現在很多人都對“脫水”這個名詞不陌生, 面對它都會不免有些驚慌失措。 沒錯, 脫水是一個比較嚴重的情況, 但是程度有所不同, 同時也是會有預防或者減緩加重的辦法的。
什麼是脫水?
根據重量計算人體內水分約占60%。 正常人通過飲用水分補充體液, 通過出汗、流淚、排尿丟失體液, 以保持體液的平衡。 當體液水準正常時, 人體內血流速度穩定並且有足夠的多餘水分形成眼淚、唾液、尿液和糞便。 當體液不足, 也就是“脫水”時, 病人會出現哭時無淚、口腔乾燥、砂紙樣舌面、尿色深黃, 而且一天總尿量也會減少。
Advertisiment
脫水是個漸進的過程。 醫學上, 根據體重的丟失量粗略估計脫水的程度, 分為輕、中、重三度。 下表可以説明我們認識不同程度脫水的特點。
導致脫水的原因
導致寶寶出現脫水的原因有很多, 最常見的是急性胃腸炎和液體攝入過少。 嘔吐和腹瀉引起的體液丟失是胃腸炎導致脫水的原因, 同時也是引發脫水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導致脫水的另一常見原因是液體攝入過少, 例如, 口咽疼痛引起的吞咽困難。 有時, 配方奶粉與水混合的比例不當——配方粉中所加水量過少, 也可引起寶寶出現脫水。
如何預防脫水?
脫水是一個比較常見的症狀, 只要瞭解可能引起脫水的原因,
Advertisiment
家庭內能夠治療脫水嗎?
儘早認識脫水症, 特別是輕-中度脫水, 就能及時開始家庭治療。
對輕度脫水來說, 可採用口服補充液體的方式。 最好的補液飲料是家庭自製米湯。
米湯的製作方法:先煮沸一升的開水, 然後倒入一碗米, 再煮沸5~10分鐘, 直至水變為稀糊狀。 將煮好的米湯倒入容器內, 加入一湯匙的糖和鹽。 待稀糊狀液體變涼至室溫時, 米湯就製作好了。
到藥店購買口服補液鹽, 也是治療脫水的好方法之一。
Advertisiment
小提示
補充液體的關鍵是均勻、慢速。 特別是小寶寶, 有時為了調整飲用液體的速度, 可將液體浸到毛巾內, 再讓寶寶吸吮毛巾。 大於1歲的幼兒還可採用吸吮冰棒的方式。
如果經過家庭補液治療以後的效果不滿意, 已經發展到了中-重度脫水, 或是引起脫水的因素持續存在, 就應及時到醫院接受醫生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