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脫臼第一時間做什麼?

寶寶脫臼了, 疼得哇哇大哭, 怎樣才能減輕痛苦又不誤傷情呢?嬰幼兒骨骼發育尚不完全, 僅僅一個不經意的提拉動作, 寶寶的小胳膊就有可能發生脫臼, 尤其是當寶寶穿得少、戶外活動增多時更容易發生這種意外,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很有必要。

吐槽人 滔滔媽 寶寶1歲半

滔滔剛剛1歲半, 比較頑皮, 晚上講完故事, 該睡覺了, 可他就是賴在地上不起來, 他爸一生氣就去拉他, 可能是勁兒使大了, 他哇哇大哭, 當時我們也沒有特別在意。 第二天早上我像每天一樣在寶寶醒後逗他玩, 突然發現他的左胳膊沒有力氣,

Advertisiment
抬不起來, 也抓不住我的手指了, 一碰就哭。 昨天還好好的, 這是怎麼了?難道是昨天晚上小胳膊被他爸爸給“拽“脫臼了?緊張之餘, 我們趕緊送他醫院, 原來真的是脫臼了。 小胳膊康復沒過多久, 有一次奶奶給他穿衣服時, 不小心用力拽了下, 結果脫臼又意外發生了, 這真讓我們很煩惱。  

脫臼好發生於1~4歲寶寶 

寶寶很容易發生脫臼。 你拉著他快跑, 或是跟他拔河試試力氣, 就可能讓他脫臼。 這裡說的脫臼, 在醫學又被稱作“小兒橈骨頭半脫位”, 經常發生在1~4歲的寶寶身上, 最容易發生脫臼的關節是肘關節和肩關節。 這是因為, 4歲以下的寶寶橈骨頭上端尚未發育完全, 肘關節囊及韌帶均較鬆弛薄弱, 穩定性和保護性都比較差,

Advertisiment
另外, 寶寶大運動能力也還沒有發育完全, 因此, 當爸爸媽媽牽拉不當、寶寶受到較強外力時, 都容易造成關節脫臼。 脫臼還與寶寶缺鈣等營養不良問題有著一定的關係。  

發生脫臼後, 如果是不會說話的小寶寶, 驟然間會啼哭不止, 會說話的寶寶除了哭之外, 還會訴說胳膊疼痛。 幼兒脫臼雖經復位, 但很容易復發,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 大致到了8歲以後, 發生脫臼的幾率才會大大降低。  

發生脫臼的信號 

一旦發生脫臼, 有些寶寶會啼哭不止, 還會訴說胳膊疼痛。 但由於小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十分完善, 一些寶寶對疼痛反應遲緩, 發生脫臼之後, 往往哭幾聲就會安靜下來。 因此, 家長要保持警覺, 平時細心觀察,

Advertisiment
如發現異常情況, 要立即檢查確認, 以免延誤寶寶的傷情。  

劇烈疼痛:一旦觸碰發生脫臼的部位時, 寶寶會因為疼痛而出現劇烈反應, 比如大哭不止。  

活動是否受限:發生脫臼部位的肢體活動會受到限制, 例如, 寶寶肘關節脫臼時, 胳膊不能抬舉、取玩具, 不能自由活動。  

關節處明顯畸形:發生脫臼部位肢體的形態位置可能會發生變化, 寶寶可能會出現肢體縮短或者延長、關節處明顯畸形等症狀。  

試試這麼做: 

將玩具放在寶寶眼前讓他伸手抓, 如果寶寶的手能舉過頭頂, 就說明寶寶的胳膊沒有發生脫臼。 反之, 如果一直避免使用手臂, 或者即使使用了也無法抬高, 那麼就很有可能是發生脫臼了。  

寶寶脫臼的應急處理 

一旦寶寶發生脫臼,

Advertisiment
家長首先要鎮靜, 不要驚慌失措, 要抓緊時間正確處理。 在脫臼後有兩三個小時左右的寶貴時間, 要趕在此時間段內由專業醫生把寶寶的關節恢復原狀。 如果脫臼後時間拖延太久, 或是關節脫位後沒有及時發現, 或處理不當, 脫位處往往會產生局部充血、腫脹現象, 復原就困難得多了, 而且有可能導致習慣性脫位, 或是關節內折等併發症。  

1.固定部位並及時送醫:寶寶脫臼之後, 家長首先要好好安慰因為疼痛而啼哭的寶寶;其次是, 用夾板、繃帶等輕輕固定脫臼的部位, 然後儘快送寶寶到醫院治療。 在送醫院過程中, 注意不要隨意移動患肢, 以避免在移動過程中對寶寶造成二次傷害。  

2.醫生及時復位:專業的醫生能很快將脫臼復位。

Advertisiment
復位時陪伴在寶寶旁邊的父母可聽到輕微彈響聲, 復位後寶寶肘部疼痛基本消失, 並可用患手上舉取物。

3.護理非常重要:脫臼復位後的護理非常重要, 護理不當, 有可能造成寶寶習慣性脫臼。 雖然復位後關節回復到原來的位置, 但受傷的韌帶或者周圍的組織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寶寶的疼痛感也沒有完全消失。 在這種情況下, 家長需要安撫好寶寶的情緒, 轉移注意力, 可用三角巾或繃帶將患肢固定在胸前7~10天, 但繃帶纏繞不宜過緊, 以免妨礙血液回流引起肢體末端水腫, 這段時間內儘量不要頻繁或動作幅度過大地活動受傷的關節, 避免再用力牽拉關節, 以免造成習慣性脫臼, 定期複查, 確認寶寶完全康復。

預防寶寶脫臼8個備忘錄 

1.在給寶寶穿衣服時,成人動作要輕,要順著寶寶,不要生拉硬拽; 

2.牽寶寶的手走路或上下臺階時,不能像提東西那樣提起小兒的手臂; 

3.避免為了試一下重量而將寶寶提起來,平時也不能拉著孩子的手臂把他提起來玩; 

4.為了逗寶寶開心玩“拔蘿蔔”、“拉大鋸”等遊戲,如用力過猛,也容易導致脫臼; 

5.很多寶寶都喜歡爸爸拽著自己的胳膊起飛、降落,這類遊戲常會導致寶寶肩關節脫臼; 

6.不要讓寶寶提過重的東西,要避免寶寶滑倒或從床上跌下來; 

7.要特別留意的是,寶寶一旦發生過脫臼,就可能多次反復地發生,所以寶寶有脫臼病史的話,家長跟寶寶玩耍或是進行身體接觸時,一定要避免在相同部位用力過大; 

8.脫臼發生還與寶寶缺鈣等營養不良有著一定的聯繫,重視給寶寶補鈣和補充維生素D也是有效的預防措施。 

確認寶寶完全康復。

預防寶寶脫臼8個備忘錄 

1.在給寶寶穿衣服時,成人動作要輕,要順著寶寶,不要生拉硬拽; 

2.牽寶寶的手走路或上下臺階時,不能像提東西那樣提起小兒的手臂; 

3.避免為了試一下重量而將寶寶提起來,平時也不能拉著孩子的手臂把他提起來玩; 

4.為了逗寶寶開心玩“拔蘿蔔”、“拉大鋸”等遊戲,如用力過猛,也容易導致脫臼; 

5.很多寶寶都喜歡爸爸拽著自己的胳膊起飛、降落,這類遊戲常會導致寶寶肩關節脫臼; 

6.不要讓寶寶提過重的東西,要避免寶寶滑倒或從床上跌下來; 

7.要特別留意的是,寶寶一旦發生過脫臼,就可能多次反復地發生,所以寶寶有脫臼病史的話,家長跟寶寶玩耍或是進行身體接觸時,一定要避免在相同部位用力過大; 

8.脫臼發生還與寶寶缺鈣等營養不良有著一定的聯繫,重視給寶寶補鈣和補充維生素D也是有效的預防措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