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脫臼了, 疼得哇哇大哭, 怎樣才能減輕痛苦又不誤傷情呢?嬰幼兒骨骼發育尚不完全, 僅僅一個不經意的提拉動作, 寶寶的小胳膊就有可能發生脫臼, 尤其是當寶寶穿得少、戶外活動增多時更容易發生這種意外, 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識很有必要。
吐槽人 滔滔媽 寶寶1歲半滔滔剛剛1歲半, 比較頑皮, 晚上講完故事, 該睡覺了, 可他就是賴在地上不起來, 他爸一生氣就去拉他, 可能是勁兒使大了, 他哇哇大哭, 當時我們也沒有特別在意。 第二天早上我像每天一樣在寶寶醒後逗他玩, 突然發現他的左胳膊沒有力氣,
Advertisiment
寶寶很容易發生脫臼。 你拉著他快跑, 或是跟他拔河試試力氣, 就可能讓他脫臼。 這裡說的脫臼, 在醫學又被稱作“小兒橈骨頭半脫位”, 經常發生在1~4歲的寶寶身上, 最容易發生脫臼的關節是肘關節和肩關節。 這是因為, 4歲以下的寶寶橈骨頭上端尚未發育完全, 肘關節囊及韌帶均較鬆弛薄弱, 穩定性和保護性都比較差,
Advertisiment
發生脫臼後, 如果是不會說話的小寶寶, 驟然間會啼哭不止, 會說話的寶寶除了哭之外, 還會訴說胳膊疼痛。 幼兒脫臼雖經復位, 但很容易復發, 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 大致到了8歲以後, 發生脫臼的幾率才會大大降低。
發生脫臼的信號一旦發生脫臼, 有些寶寶會啼哭不止, 還會訴說胳膊疼痛。 但由於小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十分完善, 一些寶寶對疼痛反應遲緩, 發生脫臼之後, 往往哭幾聲就會安靜下來。 因此, 家長要保持警覺, 平時細心觀察,
Advertisiment
劇烈疼痛:一旦觸碰發生脫臼的部位時, 寶寶會因為疼痛而出現劇烈反應, 比如大哭不止。
活動是否受限:發生脫臼部位的肢體活動會受到限制, 例如, 寶寶肘關節脫臼時, 胳膊不能抬舉、取玩具, 不能自由活動。
關節處明顯畸形:發生脫臼部位肢體的形態位置可能會發生變化, 寶寶可能會出現肢體縮短或者延長、關節處明顯畸形等症狀。
試試這麼做:
將玩具放在寶寶眼前讓他伸手抓, 如果寶寶的手能舉過頭頂, 就說明寶寶的胳膊沒有發生脫臼。 反之, 如果一直避免使用手臂, 或者即使使用了也無法抬高, 那麼就很有可能是發生脫臼了。
寶寶脫臼的應急處理一旦寶寶發生脫臼,
Advertisiment
1.固定部位並及時送醫:寶寶脫臼之後, 家長首先要好好安慰因為疼痛而啼哭的寶寶;其次是, 用夾板、繃帶等輕輕固定脫臼的部位, 然後儘快送寶寶到醫院治療。 在送醫院過程中, 注意不要隨意移動患肢, 以避免在移動過程中對寶寶造成二次傷害。
2.醫生及時復位:專業的醫生能很快將脫臼復位。
Advertisiment
3.護理非常重要:脫臼復位後的護理非常重要, 護理不當, 有可能造成寶寶習慣性脫臼。 雖然復位後關節回復到原來的位置, 但受傷的韌帶或者周圍的組織還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恢復, 寶寶的疼痛感也沒有完全消失。 在這種情況下, 家長需要安撫好寶寶的情緒, 轉移注意力, 可用三角巾或繃帶將患肢固定在胸前7~10天, 但繃帶纏繞不宜過緊, 以免妨礙血液回流引起肢體末端水腫, 這段時間內儘量不要頻繁或動作幅度過大地活動受傷的關節, 避免再用力牽拉關節, 以免造成習慣性脫臼, 定期複查, 確認寶寶完全康復。
預防寶寶脫臼8個備忘錄1.在給寶寶穿衣服時,成人動作要輕,要順著寶寶,不要生拉硬拽;
2.牽寶寶的手走路或上下臺階時,不能像提東西那樣提起小兒的手臂;
3.避免為了試一下重量而將寶寶提起來,平時也不能拉著孩子的手臂把他提起來玩;
4.為了逗寶寶開心玩“拔蘿蔔”、“拉大鋸”等遊戲,如用力過猛,也容易導致脫臼;
5.很多寶寶都喜歡爸爸拽著自己的胳膊起飛、降落,這類遊戲常會導致寶寶肩關節脫臼;
6.不要讓寶寶提過重的東西,要避免寶寶滑倒或從床上跌下來;
7.要特別留意的是,寶寶一旦發生過脫臼,就可能多次反復地發生,所以寶寶有脫臼病史的話,家長跟寶寶玩耍或是進行身體接觸時,一定要避免在相同部位用力過大;
8.脫臼發生還與寶寶缺鈣等營養不良有著一定的聯繫,重視給寶寶補鈣和補充維生素D也是有效的預防措施。
確認寶寶完全康復。預防寶寶脫臼8個備忘錄1.在給寶寶穿衣服時,成人動作要輕,要順著寶寶,不要生拉硬拽;
2.牽寶寶的手走路或上下臺階時,不能像提東西那樣提起小兒的手臂;
3.避免為了試一下重量而將寶寶提起來,平時也不能拉著孩子的手臂把他提起來玩;
4.為了逗寶寶開心玩“拔蘿蔔”、“拉大鋸”等遊戲,如用力過猛,也容易導致脫臼;
5.很多寶寶都喜歡爸爸拽著自己的胳膊起飛、降落,這類遊戲常會導致寶寶肩關節脫臼;
6.不要讓寶寶提過重的東西,要避免寶寶滑倒或從床上跌下來;
7.要特別留意的是,寶寶一旦發生過脫臼,就可能多次反復地發生,所以寶寶有脫臼病史的話,家長跟寶寶玩耍或是進行身體接觸時,一定要避免在相同部位用力過大;
8.脫臼發生還與寶寶缺鈣等營養不良有著一定的聯繫,重視給寶寶補鈣和補充維生素D也是有效的預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