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脾氣壞,怎樣改善?

珂珂媽咪:寶寶脾氣急、沒有耐性, 怎麼教育比較好?

我家寶寶14個月, 想要什麼就得馬上給他, 不然就玩命地哭鬧, 真不知道該怎麼解決才好呢?

乖乖網:孩子缺乏等待的耐心, 這和他的氣質類型、性格特點和教育有關, 但也和沒有時間概念有關。 因為嬰幼兒受思維水準的限制, 對時間的認知是很模糊的。 比如肉湯很燙, 但孩子想喝, 就得等湯涼了, 但孩子並不知道要等多久, 哪怕告訴他要等3分鐘, 他也無法理解和把握。 對於無法掌控和預知的事情, 會引發孩子的焦慮、急躁情緒。

當孩子因不能等而哭鬧時,

Advertisiment
他已經在體驗受挫感和等待之苦了, 家長要理解孩子, 耐心安撫他的情緒, 引導他漸漸學會接受這個事實, 儘量為他減少挫折帶來的痛苦。 可以在孩子等待的時間裡, 通過和他說話、給他玩具(轉移注意力)、安排任務讓他完成的方法來延遲滿足。 如在等待肉湯涼的時間裡, 和孩子一起吹涼它, 或給孩子講小故事。 這樣, 孩子既不會哭鬧, 又有好心情, 還學會了等待。

何俊媽咪:寶寶見不到媽媽就哭鬧, 怎麼辦?

我家寶寶13個月了, 每天見我出門上班, 就哭鬧個不停。 每回他奶奶怎麼拿玩具、食物逗她, 也不要, 非得哭上15~20分鐘才停止。 我該怎麼教育她呢?

乖乖網:孩子和媽媽建立了親密的依戀關係, 當習慣了這種相處模式後, 媽媽的上班離去,

Advertisiment
意味著以往的相處模式打破了, 情感聯結的時空距離拉開了, 於是產生了我們常說的“分離焦慮”。 要想儘快度過分離焦慮期, 就要不斷給孩子吃“定心丸”, 讓孩子習慣新的生活模式。

每天早上離開前, 都要和孩子“告別”:“寶貝, 來, 媽媽要去上班了, 媽媽中午一定會回來。 ”說話時面帶微笑, 神情要堅定, 表情要明朗, 不要表現出依依不捨、難捨難分甚至難過的表情, 因為孩子會受到感染的。 然後和孩子互吻, 揮手說“再見”, 之後, 不管孩子是否會哭, 都要毅然離開。

而下班剛回到家, 見到孩子後, 不要忘記舉行“相聚儀式”。 步驟是:

1. 媽媽驚喜地歡呼:“寶貝, 媽媽回來了!”

2. 熱情地抱孩子、吻孩子。

3. 給孩子傳遞媽媽回來的事實:“你看, 媽媽真回來了吧!媽媽說話算話吧。

Advertisiment

4. 誇獎孩子:“寶貝就是棒, 在家能聽話, 能好好玩, 這樣媽媽去上班也不會難過。 ”孩子是否完全聽懂不重要, 重要的是自己的一舉一動讓孩子安心、放心, 讓孩子漸漸習慣有規律的分離。

妞妞媽咪:妞妞很護自己的玩具, 怎麼辦?

妞妞在6個月以前, 對玩具從來不“感冒”, 也不懂得珍惜我給她買的玩具, 但是從7個月開始, 就不一樣了, 本來拿在手上自己也不玩的玩具, 只要有小朋友來拽拽, 她立即就用雙手拿著玩起來, 貌似拒絕別人玩自己的玩具呢。 我很想讓妞學會享受和別人一起遊戲的快樂, 該怎麼辦呢?

乖乖網:孩子7個月前後對玩具的“看法”開始不一樣了, 7個月之前對玩具的“行蹤”沒感覺, 7個月之後開始在意別人來“爭奪”玩具了,

Advertisiment
這其實是孩子正在形成“自我”意識。 她開始把自己和外界事物區分開來, 開始認識到什麼是自己的, 什麼是別人的, 這是成長過程中的重要階段, 是建立“所有權”概念的階段, 認為所有的東西都是自己的, 還認為別人拿去了會拿不回來。 所以, 如有小朋友來爭玩具, 就會引發她的焦慮和不安。 家長應該明白, 在學會分享之前, 孩子需要先學會“佔有”。

真正懂得分享的年齡應該是四五歲, 所以我們不必急著讓孩子早早學會分享, 但也不是不可以引導。 家長可以試著讓孩子分享, 如遞給小朋友一個玩具, 然後, 讓他們二人交換玩具。 平時大人也可以手中拿一個玩具和孩子交換。 但是, 如果孩子不願意分享,

Advertisiment
就不要強行讓她分享。 儘量提供多個玩具, 這樣大家不會爭;或者及時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