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長過程當中, 腸胃疾病幾乎是每個寶寶都會遇到的問題。 當聽到寶寶說肚子痛或出現哭鬧反應時, 有的父母摸不清頭緒甚至無法分辨孩子的實際狀況, 從而可能耽誤病情。 因此, 為了避免父母在遇到特殊狀況時“兵荒馬亂”, 家長應該從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來呵護寶寶的腸胃健康, 提升寶寶的抵抗力, 預防腸胃疾病上身。 那麼, 關於寶寶的“腸”識, 家長朋友們又瞭解多少呢?
關於寶寶的這些“腸”識, 媽媽你知道嗎?
小寶寶身體的各項器官和免疫系統尚未發育完善, 當有些“壞東西”乘虛而入時,
Advertisiment
0-4個月嬰兒:新生兒的腸胃構造和一般成人的腸胃構造並無太大差異, 但是剛出生的寶寶消化道裡用於分解食物的消化酶或消化液還很少。 因此, 對於初生寶寶而言, 喝母乳是最好吸收和消化的營養來源。 新生兒常見的腸胃問題為胃食道逆流, 例如孩子哭鬧時腹部壓力增加, 會導致產生胃食道逆流的情形, 由於嬰幼兒的食道位置大部分在胸腔內, 不像成人的食道有部分在腹部, 因此當腹部的壓力增加時, 寶寶相對來說容易噴出食物。
4個月-3歲寶寶:出生4個月後的嬰兒, 腸胃系統開始逐漸成熟, 消化酶的分泌也逐漸增加;寶寶2、3歲時,
Advertisiment
“腸”治久安的根源所在, 媽媽做到位了嗎?
1、小小營養素, 選擇大學問
嬰幼兒的腸胃敏感嬌嫩, 抵抗力相對成人較低, 如果吃了不新鮮的食物, 很容易引起腸胃疾病, 出現胃脹、嘔吐、腹瀉等症狀。 兒科醫生提醒家長們, 很多寶寶腹瀉是由缺乏營養素引起的, 如維生素A和鋅。
Advertisiment
另外, 適當地補充益生菌可以維持腸道內“菌”隊的平衡, 提升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 益生菌能利用寶寶體內的食物消化殘渣,
Advertisiment
2、保衛腸道健康, 媽媽有“益”識
①母乳餵養:母乳可以滿足寶寶對營養的需求, 更有助於寶寶消化能力的發育。 母乳中含有多種消化酶和抗體, 可抵消大腸桿菌所分泌的腸毒素, 保護寶寶的腸道不受侵害。
②少吃生冷:生冷食物會刺激胃腸黏膜, 導致血管收縮, 胃腸道分泌紊亂, 繼而誘發“冷食性胃腸炎”, 寶寶因此會出現腹脹、噁心、嘔吐、消化不良等不適症狀,
Advertisiment
③注意保暖:寶寶腹壁脂肪薄, 胃腸道調節功能不成熟, 易受外界寒冷影響, 出現腸胃蠕動障礙, 如胃腸蠕動減慢導致腹脹、胃腸蠕動加快導致腹瀉、胃腸痙攣導致腹痛等。
④重視細菌:如果周圍環境太乾淨, 讓寶寶沒有接觸細菌的機會, 腸道就無法接觸數量和種類足夠豐富的細菌, 會影響腸道的發育和免疫系統功能的發展。 所以, 寶寶適量接觸細菌進入到腸道後, 其免疫功能才會更加強大。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長一定要保護好寶寶的腸胃, 吃好、喝好、睡好、抵抗力好的寶寶才能夠健康快樂的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