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出生的小寶寶腸道功能尚未健全,
媽媽一旦餵養或護理不當,
往往很容易出現腹瀉。
寶寶如果長期腹瀉就會造成營養不良,
身體瘦弱,
抵抗力降低,
容易感染各種疾病。
這不僅影響寶寶的正常生長發育,
還會引起併發症。
遇到這種情況,
媽媽們都非常著急,
想盡辦法給小寶寶打針吃藥,
恨不得小寶寶馬上好起來。
其實寶寶腹瀉是由不同原因引起的,
媽媽們首先需要瞭解這些原因才能對症下藥。
寶寶腹瀉,
首先要觀察寶寶的大便來判斷是否需要吃藥打針。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腹瀉程度嚴重, 就需要從以下幾個原因入手對症下藥。
Advertisiment
原因一:餵養不當
給寶寶餵食的奶粉過濃、奶粉不適合、奶粉中加糖、奶液過涼、或過早添加米糊等澱粉類食物, 都容易導致寶寶積食, 從而引起寶寶腹瀉。
症狀:大便含泡沫, 帶有酸味或腐爛味, 有時混有消化不良的顆粒物及黏液。 常伴有嘔吐、哭鬧。
對策:糾正不科學的餵養方法。 若症狀不能改善, 應到醫院接受治療。
#p#寶寶腹瀉 媽媽怎麼辦#e#
Advertisiment
原因二:患感冒
在寶寶患感冒時常伴有腹瀉症狀, 因此, 只要從根本上把引起腹瀉的罪魁禍首——感冒治好, 也就自然而然地痊癒了。 如果擔心寶寶會出現脫水症狀, 應適當給予口服補液。
症狀:感冒、腹瀉
對策:加緊治療感冒, 預防脫水。
原因三:對奶粉過敏
100名嬰兒中有2—7名會對奶粉蛋白質過敏, 這種症狀多出現幹2—3個月的嬰兒。 有遺傳性過敏體質的寶寶更容易產生對奶粉蛋白質的過敏症狀。
症狀:使用牛奶或奶粉餵養後有難治性、非感染性的腹瀉超過兩周, 大便可混有黏液和血絲, 伴隨皮膚濕疹、蕁麻疹、氣喘等症狀。
對策:根據醫生的處方給寶寶餵食特殊的奶粉。
Advertisiment
原因四:病毒或細菌感染
因病毒或細菌感染而造成的腹瀉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腸道輪狀病毒感染。 輪狀病毒是秋冬季嬰幼兒腹瀉的主要病原。 由輪狀病毒引起的腹瀉, 約占秋冬季節小兒腹瀉的70%—80%, 所以人們常把它稱作秋季腹瀉。 2歲以下的嬰幼兒發病最多, 尤其是6個月—7歲的嬰兒。 傳染性很強, 能在家庭、幼托及兒科病房流行。 發病時伴有嘔吐發熱, 若不及時處理可出現脫水症狀, 因此要格外注意。
症狀:大便呈黃稀水樣或蛋花湯樣, 量多, 無膿血, 應考慮輪狀病毒感染。 若大便含黏液膿血, 應考慮細菌性腸炎。 常合併嘔吐發熱。
對策:不要猶豫, 立即找專家接受治療。
食療法不僅能提供營養,
Advertisiment
針對腹瀉的小寶寶, 小編給媽媽們推薦以下兩種食療法:
1、焦米湯先把米粉或奶糕研成粉, 炒到顏色發黃, 再加適量的水和糖, 然後燒成糊狀就可以了。 米粉加水以後再加熱, 就成了糊精。 糊精容易消化, 它的炭化結構有較好的吸附止瀉作用。
2、胡蘿蔔湯胡蘿蔔是鹼性食物, 所含的果膠能促使大便成形, 吸附腸黏膜上的細菌和毒素, 是一種良好的止瀉食物。 製作方法是, 將胡蘿蔔洗乾淨, 對切開, 去掉莖, 然後切成小塊加水煮爛, 再用紗布把渣過濾掉, 最後加水(按500克胡蘿蔔加1000克水的比例)加糖燒開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