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瀉是小兒常見的疾病之一, 它對小寶貝的傷害可不容小覷哦!春季正是寶寶腹瀉的高發期, 那麼小兒腹瀉要如何治療呢?下面為大家介紹小兒腹瀉的中醫家庭療法, 一起來學學吧!
小兒腹瀉很常見, 原因有兩種, 一是飲食不當, 餵養不合理所引起的腹瀉, 叫消化不良;二是食物或奶具被細菌或病毒污染, 食入後所引起的感染性腹瀉。
中醫將嬰兒腹瀉分為四型。 脾濕瀉 多發於暑天, 大便呈水樣, 臭味不大, 伴有噁心嘔吐, 食欲不好, 無煩躁口渴, 舌苔白膩, 舌質淡紅。 脾虛瀉 多發生於久病之後, 身體虛弱消瘦,
Advertisiment
小兒初現腹瀉症狀, 除吃湯藥外, 還可以採取家庭自療法:
灸法 取關元、神闕、天樞、中脘、足三裡、脾俞穴, 按艾炷無瘢痕灸法操作。 每次選用2~3個穴位, 每穴每次施灸4~5壯, 每日1次, 5次為1療程, 以施灸部倍皮膚紅暈為度。 或取神闕穴, 按艾炷隔鹽灸法施灸。
刮痧 主刮脊柱兩旁, 臂內側直至肘窩、天樞、足三裡。 嘔吐加刮內關經穴部位,
Advertisiment
敷貼 ①胡椒10粒, 研成細末, 撒于患兒臍上, 外用膠布固定。 每天1次, 連敷4~5天, 適用于脾腎陽虛型。
②朱砂、白礬、樟腦、松香各等份, 分別研末, 再混合研勻, 裝瓷瓶內, 勿令洩氣, 2日後即融合成膏。 用時挑少許藥膏撚成綠豆大小, 置臍中, 以膠布覆。
③吳茱萸、胡椒、蒼術各30克, 丁香6克。 用火焙乾研粉, 混合均勻, 裝瓶備用。 用時取藥粉2克, 用茶油或熱米湯拌勻敷貼臍部, 外用紗布封貼臍部, 每天1次。
熏洗 鬼針草30克煎湯, 泡洗兩足, 每日1次, 連用3天。 適用於消化不良。
按摩 家長用左手固定患兒拇指, 右手拇指推患兒拇指橈側100~500次,
Advertisiment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小兒腹瀉的常見因素及家庭護理方, 希望給家長朋友帶來一些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