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不妨試試家庭自療法

腹瀉是小兒常見的疾病之一, 它對小寶貝的傷害可不容小覷哦!春季正是寶寶腹瀉的高發期, 那麼小兒腹瀉要如何治療呢?下面為大家介紹小兒腹瀉的中醫家庭療法, 一起來學學吧!

小兒腹瀉很常見, 原因有兩種, 一是飲食不當, 餵養不合理所引起的腹瀉, 叫消化不良;二是食物或奶具被細菌或病毒污染, 食入後所引起的感染性腹瀉。

中醫將嬰兒腹瀉分為四型。 脾濕瀉 多發於暑天, 大便呈水樣, 臭味不大, 伴有噁心嘔吐, 食欲不好, 無煩躁口渴, 舌苔白膩, 舌質淡紅。 脾虛瀉 多發生於久病之後, 身體虛弱消瘦,

Advertisiment
面色發黃, 皮舒服肌肉鬆軟, 精神不振, 喜睡懶動, 舌質淡白, 舌苔薄或舌苔少。 濕熱瀉 多發于夏秋季, 腹瀉次數多, 每日可達10次以上, 呈水樣黃綠色便, 味腐臭, 可出現疲乏無力, 煩躁口渴, 舌苔黃膩, 舌質紅, 尿少而色黃。 傷食瀉 腹瀉次數不多, 大便黏滯不化, 味酸臭, 噁心, 吐奶快, 腹部脹硬, 食差, 面頰發紅, 病兒煩急, 手、足心熱, 舌苔厚膩。

小兒初現腹瀉症狀, 除吃湯藥外, 還可以採取家庭自療法:

灸法 取關元、神闕、天樞、中脘、足三裡、脾俞穴, 按艾炷無瘢痕灸法操作。 每次選用2~3個穴位, 每穴每次施灸4~5壯, 每日1次, 5次為1療程, 以施灸部倍皮膚紅暈為度。 或取神闕穴, 按艾炷隔鹽灸法施灸。

刮痧 主刮脊柱兩旁, 臂內側直至肘窩、天樞、足三裡。 嘔吐加刮內關經穴部位,

Advertisiment
腹脹加刮裡內庭經穴部位, 發熱加刮合谷、曲池經穴部位, 瀉甚加刮陰陵泉經穴部位。 操作方法, 輕刮以上各經穴部位3分鐘左右。

敷貼 ①胡椒10粒, 研成細末, 撒于患兒臍上, 外用膠布固定。 每天1次, 連敷4~5天, 適用于脾腎陽虛型。

②朱砂、白礬、樟腦、松香各等份, 分別研末, 再混合研勻, 裝瓷瓶內, 勿令洩氣, 2日後即融合成膏。 用時挑少許藥膏撚成綠豆大小, 置臍中, 以膠布覆。

③吳茱萸、胡椒、蒼術各30克, 丁香6克。 用火焙乾研粉, 混合均勻, 裝瓶備用。 用時取藥粉2克, 用茶油或熱米湯拌勻敷貼臍部, 外用紗布封貼臍部, 每天1次。

熏洗 鬼針草30克煎湯, 泡洗兩足, 每日1次, 連用3天。 適用於消化不良。

按摩 家長用左手固定患兒拇指, 右手拇指推患兒拇指橈側100~500次,

Advertisiment
同法推食指橈側100~500次, 同法推食指橈側100~500次, 再揉足三裡50~100次。 讓患兒仰臥, 家長用四指(拇指除外)按順時針方向揉腹患兒中脘至臍中5~10次。 最後, 患兒俯臥, 家長用雙手提捏脊。

以上為大家介紹了小兒腹瀉的常見因素及家庭護理方, 希望給家長朋友帶來一些幫助!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