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腹瀉就要用抗生素嗎?這麼想你就錯了

一年中, 兒童腹瀉有兩個發病高峰, 一個是6~8月, 常見細菌性腹瀉;另一個是10~12月, 是輪狀病毒流行季。 現代快報記者獲悉, 2016新版《兒童急性☆禁☆感染性腹瀉病臨床實踐指南》出爐。 專家介紹, 公眾對小兒腹瀉還存在不少誤區, 新指南詳細地告訴我們, 如何對付這種疾病。

補液就要掛水

頻繁腹瀉時, 寶寶很容易脫水, 但用成人止瀉藥是不合適的;補液要積極, 但補液不等於掛水。 指南強調, 對於一些輕、中度的脫水, 應以口服低滲補液鹽溶液(ORS)為主, 重度脫水或者嘔吐頻繁不能進食的寶寶, 醫生才主張靜脈輸液。

寶寶如果出現口渴、尿量比平時少、精神稍差、嘴唇發乾等情況,

Advertisiment
就是輕度脫水了;如果寶寶出現煩躁不安、手腳發涼、皮膚黏膜乾燥、眼窩和囟門凹陷, 尿量明顯減少, 即為中度脫水;如果寶寶重度脫水, 就會出現休克症狀:脈細、血壓下降, 同時會有神志淡漠、昏迷、四肢變涼、皮膚乾燥、眼窩和囟門明顯凹陷, 這是兒科危重症, 需緊急救治。

腹瀉要用抗生素

有些寶爸寶媽認為, 寶寶拉肚子就是因為腸道有炎症, 應該趕緊用消炎藥。

事實上, 絕大多數水樣便是由病毒或產毒素細菌感染引起, 如輪狀病毒、諾如病毒、產毒性大腸桿菌等, 尤其是秋季, 多以輪狀病毒感染為主。 目前醫學研究證實, 寶寶拉肚子無需抗生素治療, 用好補液治療就足以解決問題。

Advertisiment

抗生素不僅無益於腹瀉的治療, 還會降低碳水化合物的轉運, 引起腸道菌群紊亂, 誘發抗生素相關性腸炎, 加重並延誤病情。

拉肚子時應禁食

民間說法, 拉肚子時得餓一餓, 這樣才能好得快。 這個說法不對。

專家說, 如果限制寶寶的飲食或禁食過久, 會造成寶寶營養不良, 並發酸中毒, 影響生長發育。 國內外大量的研究證實, 早期進食可以縮短腹瀉病程, 改善寶寶的營養狀況。 因此應該鼓勵繼續餵養, 選擇適合年齡的飲食, 滿足寶寶的生理需要, 盡可能保證營養熱卡供應。 有嚴重嘔吐的寶寶可暫時禁食4~6小時(不禁水), 待好轉後繼續餵食, 由少到多, 由稀到稠。

此外, 不要忽視補鋅。 腹瀉的寶寶補鋅可以減少腹瀉的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

Advertisiment
能潛在阻止部分腹瀉病的復發, 有效縮短病程和降低發病率。

提醒:檢查標本, 最有意義

專家表示, 腹瀉病因的診斷, 主要依賴臨床表現及糞便檢查。

為了不影響化驗結果的準確性, 請一定要正確留取寶寶的大便標本。 在門診中, 醫生經常遇到患兒家長帶著留有孩子糞便的尿不濕來檢測。 正確的標本留取是用乾燥、清潔、不吸水的一次性專用糞便盒;如果身邊無一次性糞便盒, 家長可使用乾淨、乾燥的玻璃瓶、一次性保鮮袋等留取, 密封保存, 不要混入尿液。 標本應在1小時內完成檢查, 儘量不要超過2小時, 否則會因影響檢測結果。

寶寶腹瀉吃什麼好

傷食型

表現腹脹、腹痛, 瀉前哭吵, 大便酸臭伴有不消化奶塊,

Advertisiment
食欲不好, 有口臭。 多見於秋季腹瀉伴有消化不良患兒。

炒米粥:取粳米50克, 放入鐵鍋中幹炒至有香味溢出時加水適量, 燒湯服。

蘋果湯:取蘋果一隻, 洗淨, 連皮切碎, 加水250毫升和少量鹽, 煎湯代茶飲。 凡大於1歲的小兒可吃蘋果泥。

風寒型

腹瀉有大便稀薄如泡沫狀, 色淡, 臭味少, 伴有腸鳴腹痛。 多見於秋季腹瀉的早期。

薑茶飲:取生薑10克, 綠茶3克, 加水150毫升, 煮沸, 加紅糖少許, 飲用。

扁豆乾薑蘿蔔仔飲:取扁豆10克, 乾薑3克, 蘿蔔仔6克。 以上加水適量煎湯。 煎成後加紅糖少許, 再煎3分鐘, 取汁分數次飲用。

濕熱型

表現大便呈蛋花湯樣, 有少量粘液, 伴有發熱, 口幹, 尿深黃而少。 此型在秋季腹瀉較多見。

葛根黃芩粥:取葛根10克, 黃芩10克, 加水煎湯,

Advertisiment
去渣取汁加糯米50克, 煮粥, 加紅糖少許服用。

烏梅車前草湯:取烏挴10只, 車前草30克加水500毫升, 煎湯, 酌加紅糖, 代茶飲。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