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腹瀉怎麼緩解_寶寶腹瀉的緩解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寶寶腹瀉怎麼緩解?腹瀉是常見的“小兒四病”之一, 幾乎每個媽媽都被寶寶腹瀉困擾過。 寶寶腹瀉怎麼緩解呢?媽媽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Advertisiment

時值秋季, 天氣逐漸轉涼, 寶寶稍不注意, “小肚子”就會著涼, 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寶寶, 拉起肚子來往往讓缺乏經驗的“新媽媽”們措手不及又心疼不已。

嬰兒常發生以腹瀉為主的腸胃功能疾病, 而且主要發生於三~五歲的寶寶身上。

最常見的腹瀉原因是之一, 是媽媽將餵食寶寶的牛奶泡得過濃, 或是寶寶喝了過量的牛奶, 如此形成的“慢性腹瀉”, 長久下來會讓寶寶營養失調, 身體發育遲緩。

腹瀉的原因如果是由細菌、病毒感染而起也是嬰幼兒常見的情形。 其中又以一種長得像輪子狀的“輪狀病毒”感染為多數。 感染病毒的寶寶大便次數多達十餘次甚至更多, 且大便中多伴隨著大量的水份, 因此若腹瀉情形嚴重,

Advertisiment
會導致寶寶脫水, 甚至休克的現象。

要預防寶寶腹瀉,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以母乳來喂哺小孩。 因為母奶容易消化, 而且具有免疫細胞及抗體, 所以吃母奶的寶寶比較少拉肚子;即使拉肚子, 也很少會引起長期的慢性腹瀉。

另外,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也是防治辦法, 注意雙手的清潔、奶瓶的消毒工作。 沖泡好的牛奶也不宜放置過久, 以免孳生細菌。 如果開始要讓小朋友攝取副食品時, 要記得把握由單項、少量開始添加的原則。

如果小孩已有腹瀉的情況, 也不用擔心, 只要適當的減少進食, 飲食也宜選擇容易消化的食品, 例如嬰兒可食用去掉不容易消化的乳糖的醫用奶粉;較大的孩童則可食用不油膩的稀飯、饅頭。

Advertisiment

在用藥方面, 細菌所引發的腸炎可根據菌種選擇適合的抗菌藥;如果是病毒性腸炎就沒有特殊的藥品, 必須靠寶寶本身的免疫系統來克服。

其實腹瀉的主要治療原則, 是多補充水分及電解質, 如果只是單純的止瀉會使存在體內的細菌病毒無法隨大便排出, 反而加重嬰幼兒的病情。

1、家長的煩惱

蓓蓓媽:聽到小蓓蓓又在哭鬧, 媽媽趕緊來到蓓蓓身邊, 發現寶寶又拉肚子了, 這已是今天第5次拉肚子了, 而且大便呈現“蛋花湯”的樣子, 讓媽媽感到心疼不已, 可又手足無措。

可哥媽:都說季節變換之時, 對未滿周歲的孩子來講是疾病多發之季, 進入秋天以來, 女兒可哥已經兩次腹瀉了, 連準備注射的疫苗都只能延後了。

Advertisiment
給社區保健醫生打電話順延時間時才知道, 原來好多孩子都在這個時候生病了。 看來, 季節更替對臟腑嬌嫩的孩子來講還真是影響很大啊。

為了避免寶寶拉肚子後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父母們不如學學小兒推拿, 給寶寶及時的治療, 讓寶寶恢復的更快。

2、按摩的方法

第一步:補脾經150次

位置:拇指末節羅紋面。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 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操作:將小兒拇指屈曲, 沿著拇指的側面從指尖一直推到指根, 推100~300次要領:用力宜柔和均勻, 推動時要有節律, 頻率為每分鐘200~300次。

第二步:摩腹5分鐘

位置:腹部中間, 肚臍周圍。

手法:摩法——以手掌或食、中、環指指肚附著於一定部位或穴位上, 以腕關節連同前臂作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環形移動摩擦。

Advertisiment
以掌撫摩者稱掌摩法, 以指撫摩者稱指摩法。

3、審病求因

說到小兒腹瀉, 可以說沒有一個孩子沒經歷過。 在中醫學中又稱為小兒泄瀉, 是脾胃功能失調而致的一種消化道疾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有發生, 而以夏秋季節較多見。 古人將大便溏薄者稱為泄, 大便如水注下者稱為瀉, 合稱泄瀉。 臨床上以大便次數增多, 便質稀薄或呈水樣, 或兼有未消化的乳食殘渣及黏液為本病特徵。 如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 遷延日久, 可影響小兒營養、生長和發育。 2歲以下小兒發病率高, 年齡越小, 發病率越高。

小兒表現:腹痛脹滿, 一痛就要瀉, 瀉後腹痛減輕, 瀉下大便量多、酸臭, 伴有不消化的食物, 有的會嘔吐酸餿, 口臭,口渴,吃東西少,舌苔很厚。

推拿時增加清胃經150次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節。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4、相關疾病:小兒秋季腹瀉、痢疾

小兒秋季腹瀉是指發生在每年10~11月份這個季節的腹瀉,發病以6個月~3歲年齡的寶寶最多見。本病的病原體是輪狀病毒。在臨床上有三大特徵,即“感冒”、嘔吐、腹瀉。患兒往往起病急,開始表現為發燒、測體溫在38~39.5℃之間、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狀,同時伴有頻繁嘔吐,吐出胃內容物和奶汁,隨後24小時內開始出現腹瀉,少則一天數次,多則數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樣或蛋花湯樣,有時呈白色米湯樣,多無特殊腥臭味。

小兒秋季腹瀉的推拿治療參照以上方法即可。伴有發燒的可以增加以下穴位: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上至肘橫紋上呈一條直線。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5、生活調理

由醫生確診為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合理使用抗生素還是必要的,否則腹瀉遷延難愈,轉為慢性,更加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1、鼓勵母乳餵養,不論母乳還是人工餵養,都應在孩子四個月時添加輔食,但增添輔助食品不宜太快,不宜太多。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幹、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的添加原則。隨著胃腸道環境的不斷適應而逐漸加量。

2、氣溫過高時,應避免過多餵食富含脂肪的混合食物。

3、因嬰幼兒體溫調節功能差,室內要按時開窗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並有適當的戶外活動時間。

食療方法

1、脫脂酸牛奶

優酪乳中乳糖已分解成半乳糖,適用于腹瀉患兒。

2、焦米湯:米粉、糖

將米粉放在鍋內用文火炒至焦黃,加少量糖和水煮沸後服用。功用:焦米湯有一定的熱能,米粉炒熱後可使部分澱粉轉變成糊精,利於消化吸收;炒焦後的澱粉還有吸附腸內毒素及氣體的作用。

秋季寶寶腹瀉護理認准四招

1、別給寶寶禁食

不論寶寶是因何原因導致的腹瀉,媽媽們都不應該擅自給寶寶禁食。因為寶寶的消化道功能雖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營養素,完全給寶寶禁食,不僅不會幫助其止瀉,還有可能會造成更大的營養缺失,讓寶寶病程延長。對於吃母乳的嬰兒應繼續正常哺喂;吃配方奶的嬰兒每次奶量可以減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減量後寶寶不夠吃,可以添加含鹽分的米湯,或哺喂新鮮蔬菜汁水,以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對於1歲以上的孩子,應清淡飲食,吃麵條、稀粥等。

2、堅持喂水預防脫水

有不少媽媽覺得,寶寶拉稀是因為寶寶喝太多水或者奶導致的,於是自行減少給寶寶喂水和吃奶的次數,其實,寶寶秋季腹瀉往往都伴有嘔吐、發燒、口渴、口唇發乾等症狀,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尿少或無尿、皮膚“發蔫”、哭而無淚等,這些都是寶寶嚴重脫水的表現,所以當寶寶腹瀉時,媽媽們需格外注意給寶寶補液。

3、腹部保暖

寶寶腹瀉多與“肚子”受涼有關。特別是已經腹瀉的寶寶,如果還繼續讓腹部受涼,病情或會更加嚴重。因此,媽媽可適當給寶寶增加衣服,或用毯子、肚兜等圍住寶寶的腹部,此外,也可以用毛巾裹住熱水袋給寶寶輕敷腹部,但需要注意水溫不可太燙、時間不宜過久,以免燙傷寶寶。

4、日常護理

對於患上腹瀉的寶寶,媽媽應仔細觀察他們每次大便的性質、顏色、次數和量的多少,必要時,還可以將其大便保留送至醫院化驗;注意讓寶寶多休息,每次排便後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臀部,並塗抹一些潤膚露,防止紅臀發生;尿布要清洗乾淨,最好能煮沸消毒,或置於太陽下曝曬消毒。

口臭,口渴,吃東西少,舌苔很厚。

推拿時增加清胃經150次

位置:拇指掌面近掌端第1節。

手法:推法——以拇指側面或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4、相關疾病:小兒秋季腹瀉、痢疾

小兒秋季腹瀉是指發生在每年10~11月份這個季節的腹瀉,發病以6個月~3歲年齡的寶寶最多見。本病的病原體是輪狀病毒。在臨床上有三大特徵,即“感冒”、嘔吐、腹瀉。患兒往往起病急,開始表現為發燒、測體溫在38~39.5℃之間、咳嗽、流清鼻涕等“感冒”症狀,同時伴有頻繁嘔吐,吐出胃內容物和奶汁,隨後24小時內開始出現腹瀉,少則一天數次,多則數十次,大便稀薄,呈清水樣或蛋花湯樣,有時呈白色米湯樣,多無特殊腥臭味。

小兒秋季腹瀉的推拿治療參照以上方法即可。伴有發燒的可以增加以下穴位:

位置:前臂內側正中,自腕橫紋上至肘橫紋上呈一條直線。

手法:推法——以食、中指指肚,在穴位上作直線推動。

5、生活調理

由醫生確診為細菌感染引起的腹瀉,合理使用抗生素還是必要的,否則腹瀉遷延難愈,轉為慢性,更加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

1、鼓勵母乳餵養,不論母乳還是人工餵養,都應在孩子四個月時添加輔食,但增添輔助食品不宜太快,不宜太多。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幹、由細到粗,由一種到多種的添加原則。隨著胃腸道環境的不斷適應而逐漸加量。

2、氣溫過高時,應避免過多餵食富含脂肪的混合食物。

3、因嬰幼兒體溫調節功能差,室內要按時開窗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流通並有適當的戶外活動時間。

食療方法

1、脫脂酸牛奶

優酪乳中乳糖已分解成半乳糖,適用于腹瀉患兒。

2、焦米湯:米粉、糖

將米粉放在鍋內用文火炒至焦黃,加少量糖和水煮沸後服用。功用:焦米湯有一定的熱能,米粉炒熱後可使部分澱粉轉變成糊精,利於消化吸收;炒焦後的澱粉還有吸附腸內毒素及氣體的作用。

秋季寶寶腹瀉護理認准四招

1、別給寶寶禁食

不論寶寶是因何原因導致的腹瀉,媽媽們都不應該擅自給寶寶禁食。因為寶寶的消化道功能雖然降低了,但仍可消化吸收部分營養素,完全給寶寶禁食,不僅不會幫助其止瀉,還有可能會造成更大的營養缺失,讓寶寶病程延長。對於吃母乳的嬰兒應繼續正常哺喂;吃配方奶的嬰兒每次奶量可以減少1/3左右,奶中稍加些水。如果減量後寶寶不夠吃,可以添加含鹽分的米湯,或哺喂新鮮蔬菜汁水,以補充無機鹽和維生素;對於1歲以上的孩子,應清淡飲食,吃麵條、稀粥等。

2、堅持喂水預防脫水

有不少媽媽覺得,寶寶拉稀是因為寶寶喝太多水或者奶導致的,於是自行減少給寶寶喂水和吃奶的次數,其實,寶寶秋季腹瀉往往都伴有嘔吐、發燒、口渴、口唇發乾等症狀,情況嚴重的,甚至會出現尿少或無尿、皮膚“發蔫”、哭而無淚等,這些都是寶寶嚴重脫水的表現,所以當寶寶腹瀉時,媽媽們需格外注意給寶寶補液。

3、腹部保暖

寶寶腹瀉多與“肚子”受涼有關。特別是已經腹瀉的寶寶,如果還繼續讓腹部受涼,病情或會更加嚴重。因此,媽媽可適當給寶寶增加衣服,或用毯子、肚兜等圍住寶寶的腹部,此外,也可以用毛巾裹住熱水袋給寶寶輕敷腹部,但需要注意水溫不可太燙、時間不宜過久,以免燙傷寶寶。

4、日常護理

對於患上腹瀉的寶寶,媽媽應仔細觀察他們每次大便的性質、顏色、次數和量的多少,必要時,還可以將其大便保留送至醫院化驗;注意讓寶寶多休息,每次排便後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臀部,並塗抹一些潤膚露,防止紅臀發生;尿布要清洗乾淨,最好能煮沸消毒,或置於太陽下曝曬消毒。

相關用戶問答
  • 3回答

    秋季寶寶腹瀉怎麼辦?應該如何護理?

    拉肚子是寶寶秋季腹瀉的症狀,寶寶秋季腹瀉是一種由輪狀病毒所引起的急性腸炎,主要發生在2歲以下的嬰幼兒,多數患病寶寶除了會有拉肚子的症狀外,還會有咳嗽、鼻塞、流涕的情況,同時還伴有發熱,一般為低熱。 [詳細答案]

  • 4回答

    寶寶腹瀉怎麼辦?寶寶才7個月

    你好,根據你的描述,孩子應該的受涼了或吃了什麼寒涼的食物導致啦肚子的。可以給孩子吃點媽咪愛緩解一下症狀。如果症狀不能緩解,繼續加重的話,就要到醫院做詳細的檢查,確診病因,對症治療了。寶寶平時應注意保... [詳細答案]

  • 5回答

    寶寶腹瀉怎麼辦可以吃益生菌嗎

    您好!可以吃益生菌的。寶寶拉肚子、出虛汗,寶寶患的是嬰幼兒最常見的胃腸道疾病腹瀉。寶寶腹瀉根本原因是免疫功能差,對病毒細菌的抵抗力弱,當腸道受到感染時,便很容易感染腹瀉。同時,如果寶寶餵食太多,造成... [詳細答案]

  • 4回答

    寶寶腹瀉怎麼辦呢?9個月。

    如果發現寶寶有腹瀉的情況,家長們應多觀察孩子的大小便次數、量及性狀,必要時應及時送到醫院化驗,以便確診並對症治療,同時應對寶寶食用的物品進行清洗並做消毒處理,防止病情惡化。 [詳細答案]

  • 6回答

    寶寶腹瀉怎麼辦

    你好,寶寶如果腹瀉有時候是因為孩子消化不良導致的,或者是有些著涼導致的,平時寶媽可以適當給孩子服用點媽咪愛比較好些,平時一定要多給孩子喝點水,多注意寶寶休息和飲食。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