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腹瀉期要補鋅 母乳餵養應添加乳糖酶1-2周

寶寶秋冬季腹瀉可堅持母乳餵養

乳汁應添加乳糖酶

兒科專家崔玉濤表示, 秋季腹瀉是輪狀病毒引起的急性胃腸炎, 整個病程約5-7天。 目前無殺滅輪狀病毒的藥物。 輪狀病毒侵襲腸道可造成腸黏膜損傷, 破壞腸黏膜上的乳糖酶, 引起包括母乳在內的, 乳品中的乳糖消化障礙, 出現乳糖不耐受, 加重腹瀉。 因此, 秋瀉期間可堅持母乳餵養, 但應添加乳糖酶1-2周。

治療病毒性腹瀉的原則:1、口服補液鹽預防和治療輕-中度脫水;2、母乳餵養+乳糖酶、配方奶餵養換成無乳糖配方;3、益生菌等輔助;4、對於發熱等症狀才用退熱等對症治療;5、確診為病毒性腹瀉,

Advertisiment
就應避免使用抗生素。 “預防和治療脫水+適宜營養”是治療病毒性腹瀉的原則。

冬季寶寶腹瀉應補鋅

現認為治療急性腹瀉時, 補鋅會影響腹瀉過程中的免疫功能、小腸內的結構或功能, 以及上皮的恢復。 研究已經證實鋅在金屬酶、多聚核糖體、細胞和細胞膜功能中發揮關鍵的作用, 這也形成一個觀念:它對細胞生長和免疫系統功能發揮了核心作用。 另外也有表明在腹瀉過程中, 腸內鋅的丟失加劇了已經存在的鋅缺乏。

目前, 有關補鋅和微生態治療在嬰幼兒腹瀉的防治策略中, 成為除補液以外的另一個重要的環節。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向全球推薦5歲以下急性或慢性腹瀉患兒每天口服10~20毫克鋅,

Advertisiment
持續10~14天。

腹瀉與鋅缺乏間形成惡性循環

一些微量營養素攝入不足會增加兒童對胃腸道感染的易感性, 對胃腸道結構和功能帶來負面影響, 其中鋅缺乏易致腹瀉是和鋅參與腸道水和電解質的轉運、小腸滲透性、腸細胞酶的功能, 增強腸道組織的修復, 增強局部免疫, 以控制細菌過度生長和早期病原菌清除等有關。

一般來說, 腹瀉時由於營養物質快速通過腸道, 腸吸收黏膜的損傷和特殊運輸載體的損失, 可引起吸收不良。 另外, 腹瀉時小腸處於一種分泌狀態, 妨礙或減少營養素的吸收。 急性腹瀉時, 血清鋅和銅較正常組分別下降13.1%和12.8%, 標準口服補液鹽(ORS)治療後進一步下降22.6%和22.4%, 這表明嚴重和較長時間的腹瀉會引起血清鋅和銅的下降。

Advertisiment
腹瀉時糞便中鋅丟失增加, 遷延性腹瀉時丟失更多, 表現為血清、血漿及組織中鋅降低, 慢性或遷延性腹瀉比急性腹瀉時鋅降低更明顯, 而且血清鋅水準與病程有關。 攝入減少和丟失增多導致鋅營養狀態惡化, 後者又導致發育遲緩和腹瀉發病風險增加。 當飲食中鋅攝入較低時, 小腸的鋅吸收代償性增加, 但仍不能維持正常水準, 尤其是急性腹瀉期有鋅吸收障礙的患者。

除了上述病理生理學狀態, 細菌性腹瀉也可導致營養素消耗, 因為細胞殘片、腸細菌的增殖和未消化的固體可以吸附礦物質, 包括鋅, 並降低其生物利用率。 因此, 腹瀉時飲食攝入減少、小腸吸收不良、胃腸道丟失增多等可引起血鋅的降低,

Advertisiment
而腸黏膜再生需要的鋅因缺乏或不足, 導致病情的延續。 這樣, 在腹瀉和鋅缺乏之間形成了惡性循環。

媽媽和家長應做到:1.及早給患兒補充家中有的適宜液體, 包括ORS來預防脫水;2.繼續餵養, 腹瀉後增加餵養;3.識別脫水的體征並帶患兒就醫, 接受新ORS(較低濃度的口服補液鹽)或者靜脈補充電解質;4.每天給患兒20mg鋅, 連續補充10-14天(6個月以下的嬰兒每天10mg)

參考文獻:WHO《腹瀉治療》

論壇熱議:護理寶寶冬季腹瀉 辣媽都來曬妙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