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腹瀉止了,媽媽還要做對四件事

導讀:深秋時節, 是6個月-2歲寶寶秋瀉的高峰期。 無論是先止瀉還是先防脫, 父母都希望寶寶的腹瀉趕快好。 可是, 是不是寶寶腹瀉好了, 爸爸媽媽就可以松一口氣, 萬事大吉了呢?專家提醒:寶寶腹瀉止了, 媽媽還要做對四件事!

寶寶止瀉後, 腸道紊亂需警惕

針對寶寶腹瀉的處理, 除了注意休息和給予必要的藥物治療之外, 寶寶止瀉後腸道調理也不能忽略。 事實上, 寶寶經歷腹瀉後, 腸道內的菌群還處於紊亂狀態, 會影響腸道對食物中營養物質吸收, 使本來應該消化吸收的營養物質不能進入機體,

Advertisiment
如果不及時補充和調理腸道, 會引起寶寶體內水、電解質失調和酸堿平衡紊亂。 這也是寶寶腹瀉後, 一段時間內, 無論是寶寶精神狀態和食欲都萎靡不振的原因。 因此, 針對止瀉後寶寶腸道的調理, 媽媽需要提高警惕, 切不可掉以輕心。 只有及時呵護寶寶的腸道, 補充腸道所需營養, 調理和恢復寶寶腸道菌群平衡, 才能使寶寶迅速恢復精神, 健康狀況好轉。

那麼, 寶寶止瀉後, 媽媽應當如何調理寶寶腸道呢?


做對四大事情, 助寶寶腸道調理

首先, 也是最重要一步。 寶寶腹瀉後, 腸道菌群紊亂, 最直接的調理是媽媽要適當給寶寶補充膳食纖維, 例如:維他纖維等天然優質的水溶性膳食纖維。 膳食纖維是腸道的專屬營養物質,

Advertisiment
對提高腸道蠕動能力和促進有益菌增殖非常有利。 特別是補充維他纖維等優質水溶性膳食纖維, 能夠在寶寶止瀉後, 幫助有益菌增殖, 抑制有害菌的生長, 從而調節腸道菌群平衡, 提高腸道免疫力和抵抗力。 不僅如此, 長期服用維他纖維還可以更加安全地、全面地優化寶寶腸道, 為寶寶建立一個健康的腸道環境, 從而也減少秋季腹瀉、便秘等腸道問題發生的幾率。

其次、根據身體在腹瀉時有水分大量丟失的特點, 媽媽要注意多給寶寶補充水分, 增加流質飲食的攝入, 如牛奶、藕粉、菜汁、果汁、雞蛋湯、軟面和稀粥等, 這些流質飲食易於消化吸收, 並含有人體所需的大量電解質。

第三、在飲食中逐漸適當添加一些水果和蔬菜,

Advertisiment
如番茄、土豆、茄子、黃瓜、柑橘和紅果等。 不僅能夠補充豐富維生素C和B, 而且起到止瀉、收斂作用, 還可以增加體內津液。 雞蛋羹攝入後也有收斂作用, 並可保護胃腸黏膜和潰瘍面。 此外, 如果腹瀉時間過長, 可在每頓餐前吃上一小片烤糊的饃片, 這在醫學上又稱為“碳末”, 是中藥的一種, 可吸附細菌及毒素, 使其排出體外, 起到收斂和清潔腸道的作用。

第四、寶寶開始恢復正常進食時, 要先從流質至半流質, 再到軟飯的逐漸過渡。 要注意少量多餐, 不可一開始就吃的過多, 防止增加胃腸道負擔而引起消化不良, 腹脹等。 另外, 媽媽還要注意不要餵食油膩的食物, 避免再度刺激到寶寶的腸道。

寶寶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

Advertisiment
如果生病了, 媽媽們要給病後的寶寶更多健康關愛, 防微杜漸, 儘量減少疾病帶給寶寶的傷害, 幫助寶寶及早恢復健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