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腹瀉莫慌,用藥請慎重!

嬰兒的免疫力差, 並且腸胃功能也還未健全, 所以很容易出現腹瀉。 不少的媽媽一發現寶寶腹瀉就給孩子吃藥, 其實這是不對的。 首先, 父母們需要明確的是:寶寶發生腹瀉了, 切不可擅自用藥。 濫用藥可能會抑制寶寶的發育, 甚至引發其它更為嚴重的疾病。 所以, 父母們應及時上醫院請教兒科醫生, 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


寶寶腹瀉的原因分為非感染性和感染性。 非感染性腹瀉主要是因為餵養不當或者食物過敏或者氣候變化。 而感染性腹瀉主要是病毒引起的。 無論何種腹瀉, 寶寶的體內都會有水分與電解質的丟失,

Advertisiment
父母們應及時為寶寶補充, 以免脫水休克。 這時, 父母們應及時補充多種電解質及葡萄糖的口服補液鹽藥物。
另外, 一般只有腹瀉嚴重時才採用輸液治療, 症狀較輕時可用丁桂兒臍貼, 效果好且一般沒太大副作用, 用起來也方便, 畢竟寶寶還是不喜好藥的味道。 通常在家也可用藥物治癒。 下面為大家介紹幾類常見止瀉藥品。
1、中藥類。
現有的許多中成藥製劑在臨床上都是行之有效的, 關鍵是如何提高寶寶服藥的依從性, 小兒腹瀉甯糖漿避免了寶寶服藥引起嘔吐, 或寶寶強烈逆反情況, 使順利喂藥成為可能。 藥物劑型方面, 通過外貼肚臍給藥的就比較好, 比如小兒敷臍止瀉散是一味經典老藥,
Advertisiment
有散寒, 溫中, 消食, 開欲, 止瀉, 止脘腹疼痛, 止嘔的功效。
2、微生態製劑。
常用藥有乳酸菌素顆粒、乳酸菌素片等這類藥由於是活菌製劑, 切記不能用熱水送服和與抗生素同服。 另外, 這類藥重在調理, 如患兒單純消化不良或因腸外感染引起的腹瀉, 症狀遷延反復時, 可服用, 但療程要長。
3、抗生素類。
這類藥主要針對細菌性腸炎, 品種很多, 選藥時醫生往往根據患兒的臨床特點和便檢結果, 並結合孩子的用藥史及過敏史等。 這類藥在臨床上的問題比較突出, 濫用現象諸多, 切忌聯合用藥、重複應用、不規律用藥。 因此, 非“細菌性”腸炎是否用抗生素一定要遵醫囑, 否則後患多多。
4、黏膜保護劑。
常用藥有思密達、必奇、健兒止瀉顆粒等。
Advertisiment
服這類藥需注意它的用法, 一是空腹, 二要強調與水調和的比例。 空腹不是指飯前, 而最好在兩餐之間;怎樣與水調和, 務必認真閱讀藥物說明。 這兩條做好了, 會極大地減輕患兒症狀, 縮短病程。
最後, 預防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只有積極做好日常的預防措施, 才能讓寶寶健康成長。 下面幾點方法可以有效地預防小兒腹瀉。
1、母乳餵養。 通常母乳餵養寶寶的大便非常通暢, 一天可能排便多到6~8次, 大便往往較軟, 大多稀稀糊糊不成形, 並略帶一點酸味。
2、餵養應定時、定量。 按時逐步增添輔食, 但不宜過早、過多添加澱粉類或脂肪類食物, 也不宜突然改變輔食的種類。 可以給寶寶加喂些蘋果汁和胡蘿蔔水, 以達到收斂腸道內過多水分的目的。
Advertisiment

3、轉奶的過程應該循序漸進, 切忌速戰速決。 一般轉奶需要2周的時間, 第一次轉奶應從每天的中間餐數開始, 然後每隔幾天增加一次轉奶的餐數, 直到完全轉為新的奶粉。 考慮到寶寶的體質各不相同, 轉奶的步驟也可因人而宜, 酌情調整。
4、注意氣候變化, 及時增減衣服, 注意腹部的保暖。 每次便便後, 都要用溫水清洗寶寶的肛周, 勤換尿布, 及時處理糞便並洗手消毒, 以免重複感染。 同時加強體格鍛煉, 預防感冒、肺炎、中耳炎等疾病。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