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腹瀉重點症狀的觀察和判斷

及時抓住重點症狀, 自我判斷一下寶寶腹瀉的嚴重程度。

自診腹瀉時, 大約可以簡單地把它分為4個嚴重層級:粥樣或稀便, 一天10次以內, 不發熱或輕度發熱;水樣便, 蛋花湯樣便(哺乳小兒), 無脫水或輕度脫水, 發熱但熱度不高, 或晨退夜熱;大量水樣便, 輕度脫水或脫水較明顯, 發熱但熱度不高;膿血樣便或血便, 嘔吐、高熱、脫水明顯或較重, 嗜睡或意識模糊。

由於白細胞是醫院化驗項目, 所以這裡沒有列入。

這四個級別裡, 第一個級別最輕, 往往是積食、生理性腹瀉、輕度秋冬季腹瀉等。

第二個級別常見秋冬季腹瀉、幼稚園腹瀉等病毒性腸炎,

Advertisiment
還有輕度的細菌性腸炎, 較重的積食等。

第三個級別常見產腸毒素型細菌性腸炎。

第四個是“侵襲性”感染。

建議前兩個級別可以自診和自治療, 達到第三個標準的, 應該送醫。

現在又有個問題出現了, 要鑒別好這幾個層級, 脫水的觀察和判定很重要。

也許這麼說還是不好理解, 因為大家都知道腹瀉會丟失水和鹽, 但對脫水這個問題缺乏認識。 可以把這個表格裡的觀察專案減少到3個:尿量, 精神狀態和眼窩, 尿量正常精神狀態正常, 眼窩不凹陷或不“黑”, 就可以說沒有脫水指征(可能仍有較輕度脫水);尿量減少、口渴(小寶寶這條忽略)、淚少眼窩異常, 即可判斷有脫水(已經是中度了)。 如果尿很少了,

Advertisiment
加上表格裡的其他症狀, 應該判斷脫水較嚴重, 應送醫。

好了, 我們這一節說的是症狀鑒別。 除了積食、生理性腹瀉之外, 其他腹瀉起病都比較急、症狀出現很快, 所以按照這一節裡說的情況, 很容易就能判斷是否可以自診。

判斷之後就是簡單的治療措施了——這個還需要按照不同症狀處理, 下面分幾節來敘述。

當然, 還有比我們說的第一個層級還輕的情況, 寶寶僅僅有些腹脹或稀便, 不發熱也沒有其他症狀, 這可能是一個“前”症狀, 也許還會向嚴重發展, 也許就這麼拉幾次就沒事了。 這就需要父母們總結經驗, 辨別出哪些“前”症狀會繼續發展, 哪些不會——在每個寶寶身上, 這些可能是非常個性化的, 最有診斷權的, 還是媽媽自己。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