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腹脹謹防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

朵朵媽抱著小朵朵, 用手在寶寶的肚子上輕輕揉著。 朵朵爸在一旁看著, 問:“怎麼樣呀?有沒有效果?”朵朵媽搖搖頭, 說:“哪有這麼快呀!”

“我著急呀!寶寶肚子脹得鼓鼓的, 肯定難受!”朵朵爸看得滿頭大汗。 “親愛的, 別著急, 我慢慢給她揉著肯定有效果的。 ”正說話間, 朵朵忽然“噗”的一聲放了個屁。

“瞧!有效果吧!”朵朵媽高興地說。 “嘿嘿, 這就好這就好!老婆你揉累了換我來!”朵朵爸挽著袖子就要接手。 “噗!噗!”小朵朵好像鼓勵爸爸媽媽一樣, 又放了兩個屁。

“哈哈, 我還是第一次這麼喜歡聽屁聲呢!”朵朵爸高興得哈哈大笑。

Advertisiment

新生兒有時會出現腹脹, 小肚子被氣憋得鼓鼓的, 新手爸爸媽媽常常無法判斷這是正常現象, 還是寶寶生病的緣故。

引起肚脹的原因很多, 有生理性的也有病理性的, 本節內容就是專門來討論新生兒腹脹現象的。 成人感到肚子很撐、很脹時會說腹脹, 這是自己主觀上的感受, 但是小寶寶卻沒有辦法表達自己的感受, 只能靠爸爸媽媽的觀察。

寶寶的肚子與成人不同

看到新生兒的肚子, 你會覺得小小的身體配大大的肚子, 還向外微微鼓起, 特別是把他抱起來時肚子會顯得更大更鼓, 真是有點兒怪異。 事實上, 新生兒的肚子裡要裝下和成人一樣多的內臟器官, 腹肌又沒什麼力量, 在重力的作用下肚子就會向外鼓起下垂,

Advertisiment
 因此看上去就鼓鼓的。

既然看上去就是個鼓肚子, 那麼如何判斷寶寶有沒有腹脹呢?

方法之一:用手摸

讓寶寶躺下, 用手輕按小肚子感到軟軟的, 說明沒有腹脹。 假如肚子摸上去感到有些硬, 則可能有脹氣。

方法之二:看表現

寶寶吃奶、睡眠、活動一切都好, 說明很正常, 不需要特殊處理。 不肯吃奶、哭鬧, 有時吃下去的奶很快全部吐出來, 甚至是明顯的嘔吐, 則表示腹脹的情況比較嚴重, 應該去醫院就診。

正常腹脹(生理性腹脹)的原因

造成新生兒腹脹的原因比較多, 有正常情況也有因為生病而造成的異常情況。 先介紹正常腹脹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

一般新生兒尤其是早產兒, 在餵奶後常可見到輕度或較明顯的腹部隆起,

Advertisiment
有時還有溢奶;但寶寶安靜, 腹部柔軟, 摸不到腫塊, 排便正常, 生長發育良好。 這種腹脹是通常所說的“生理性腹脹”。 多數情況下, 腹脹是因腸道內氣體過多。 若寶寶出現腹脹, 很多時候與餵養的方式和餵養的食物有關。

原因之一:哭鬧過度。 寶寶哭鬧時吸入太多空氣而引起腹脹。

原因之二:餵奶方法不當。 人工餵養時奶汁沒有完全堵住奶嘴, 而是留出上邊的空間, 使寶寶吃進很多空氣。

原因之三:奶嘴不合適。 奶嘴上的孔眼過大, 奶水流速過快, 讓寶寶吃得太急, 吞下去太多空氣。

原因之四:奶水消化發酵。 吃進去的奶水在消化道內發酵而產生氣體。

原因之五:寶寶便秘。 寶寶幾天沒有排便也會肚脹。

該怎麼做

以下方法可以幫助寶寶:

Advertisiment

● 喂完奶之後把寶寶豎起來, 讓他趴在你的肩膀上, 輕輕拍背部, 幫助寶寶打嗝, 排出胃裡的空氣。

● 不要過度餵養牛乳。 有些學者認為牛乳中含有易引起脹氣的成分, 給寶寶吃太多或吃得太濃都可能引發肚脹。

● 多試幾個奶嘴, 選擇一個最合適的。

● 對便秘的寶寶採用按摩等方式説明排便。

異常腹脹(病理性腹脹)的原因

某些消化道疾病會造成新生兒出現腹脹, 其中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是最為兇險的一種。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是由於多種引起腸黏膜損害使之缺血、缺氧的因素, 導致小腸、結腸發生彌漫性或局部壞死的一種疾病。

新生兒壞死性小腸結腸炎有哪些症狀呢?包括以下5 個方面。

1. 發病時間。 多在出生後2 ~ 3 周內發病,

Advertisiment
出生後2 ~ 10 天為高峰期。

2. 腹脹。 最明顯的症狀是腹脹, 常為首發症狀, 症狀較輕的寶寶腹脹不嚴重。

3. 嘔吐。 常出現嘔吐, 嘔吐物帶膽汁或咖啡樣物。

4. 便血和腹瀉。 腹脹的同時可伴有腹瀉, 每天五六次至十餘次不等, 患病較重的寶寶還會拉出果醬般的黑紅色大便。

5. 其他症狀。 寶寶不肯吃奶, 食欲較差, 嚴重時面色蒼白或青灰, 肢體發涼, 休克甚至呼吸暫停, 體溫正常或有低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