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自述:為什麼“我”總在半夜哭鬧

寶寶在出生的頭3個月, 因每次吃得少、餐數多、睡眠週期短, 使得他具有睡眠時間短、頻繁小睡的特點, 很少連續睡眠超過4個小時。 對這時的寶寶來說白天、夜間沒有太大區別, 只要感到暖和了、吃飽了, 他就會呼呼大睡。 3~6個月開始, 寶寶睡眠進入穩定期, 夜間可以連續睡眠5個小時以上, 中間醒來1~2次。 可是也有些寶寶晩上睡覺總是哭鬧, 鬧得爸爸媽媽疲憊不堪。 到底有哪些原因會讓寶寶在半夜哭鬧不止呢?爸爸媽媽又該怎麼辦?

“長牙有點疼, 所以我才哭。 ”

提醒你要注意的是, 寶寶從四五個月左右開始長牙,

Advertisiment
到2歲半長全, 寶寶會因為長牙帶來的不適而哭鬧。 白天有人陪他玩, 可能會分散一些他對疼的關注力, 可到了晩上, 安靜下來, 他嘴裡有一點不適應或疼痛, 就會讓他感到不舒服, 所以才哭鬧。

你可以這麼辦:首先, 你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臉頰、下巴, 如果有明顯的口水紅疹、牙齦腫大、觸痛等, 就要考慮是否有長牙疼痛困擾著寶寶。 你可以使用局部冷敷的方法緩解寶寶的不適, 等到寶寶牙齒長出後, 睡眠會自然好轉, 所以不用過於擔心。

“我想尿尿, 所以才哭。 ”

因為憋尿而哭鬧也是寶寶半夜哭鬧的常見原因之一。 有的寶寶, 尤其是男寶寶, 因憋了尿, 膀胱飽滿的刺激使他感到不適, 於是他就會表現為睡覺不踏實、來回翻身, 有時還會因為睡不好而發脾氣哭鬧。

Advertisiment
不過, 一旦尿尿後, 寶寶就會繼續安靜地睡覺。

你可以這麼辦:寶寶臨睡前半小時, 最好不要再給他餵奶或喝太多水, 否則, 他睡著後半小時到2小時之聞, 可能會尿尿3~4次。 如果你掌握了寶寶夜裡小便的時間規律, 也可以主動在一定時間, 提前給寶寶換尿布或把尿, 這樣就可以有效減少寶寶因小便引起的哭鬧。

“鼻子堵了, 所以我才哭。 ”

有經驗的媽媽會發現, 小寶寶常會出現吃奶時的鼻塞, 尤其是剛出生不久的寶寶, 或是不幸感冒了的寶寶。 寶寶鼻腔中有很大的鼻痂, 會使鼻腔阻塞, 迫使寶寶用嘴呼吸。 這樣, 乾燥的空氣刺激咽部, 造成咳嗽等不適, 就會引起寶寶突然大哭。

你可以這麼辦:要學會用清水滴注或用器具清理鼻腔,

Advertisiment
軟化鼻痂, 清除鼻腔中的阻塞物後, 寶寶才能順利地吸吮, 繼續安然入眠。 最方便的方法是:在寶寶洗澡的時候, 利用洗澡水的蒸汽和熱度軟化和濕潤寶寶的鼻腔, 如果看到鼻孔處有鼻痂再用吸鼻器或棉簽將它弄出來。 但不要生硬地用棉簽清理寶寶的鼻腔, 如果不注意, 可能會損壞寶寶的鼻腔黏膜。

“白天太累, 晚上我可能也睡不好。 ”

寶寶神經系統發育還不完善, 抑制功能較弱。 所以如果白天受到過強的刺激或晩上睡前有過過於激烈的活動, 都會使寶寶在睡眠時, 大腦仍處於興奮狀態, 因而引發在睡眠中的突然哭鬧, 就像做噩夢一般。

你可以這麼辦:注意在睡前不要讓寶寶活動過多,

Advertisiment
使大腦興奮過高。 要保證寶寶有一個好的睡眠, 最好在睡前幫寶寶建立一種睡眠程式:洗澡、按摩、講故事(或唱歌)、調暗燈光、睡覺。 每天固定的程式, 幫寶寶喜歡上床睡覺的時間, 也幫他從白天的激動和忙碌中漸漸地靜下來, 直到安靜地睡著。

“看到媽媽鬧情緒, 我才鬧情緒的。 ”

如果是與寶寶接觸最親密的人, 尤其是媽媽, 情緒不穩定, 比如生氣、沮喪、失眠、緊張和焦慮等, 往往也容易“傳染”給寶寶, 使寶寶處於情緒緊張狀態, 因而哭鬧。 比如, 半夜寶寶哭了, 你可能因為被吵醒或不知該如何哄他, 而變得很有情緒, 那結果很可能讓他越哭越凶。

你可以這麼辦:無論是誰在看護寶寶, 最好希望不要把不良的情緒變化“接種”給還不懂事的小寶寶,

Advertisiment
影響寶寶的情緒。 當你不知道寶寶為什麼哭, 該如何哄他時, 先不要著急把他抱起來, 最好先冷靜地觀察他, 比如檢查他的尿布或身體各部位, 儘量找出他哭鬧的原因。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