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血鉛含量高易患抽動症

抽動症是一種多發性不自主的語言或者行為障礙為特徵的抽動症。 抽動症開始的症狀大多數為簡單性、不隨意性的運動抽動, 極少數為單純發聲抽動。 常見的眼、面部抽動表現為眨眼、擠眉、翻眼、咬唇、張口、點頭、搖頭、伸脖、聳肩等。 少數單純發聲抽動表現為反復咳嗽、清嗓子、發出哼聲。 症狀可在數周或數月內波動及轉移部位。 體格檢查包括神經系統檢查, 通常無異常發現。 這些動作反復發作, 無法自控, 若失治誤治, 呈漸進性加重, 出現心理障礙, 有的繼發性精神異常、強迫症等, 或有行兇、自殺行為。

Advertisiment
一般不能自愈, 只有極少數到青春期後才有緩解。

據瞭解, 兒童抽動症是一種常見慢性病, 是以運動、言語和抽搐為特點的綜合征或行為障礙, 大多起病於3至12歲, 病因尚不清楚, 兒童受驚嚇或精神緊張可能是發病誘因。 近年各地兒童抽動症患者逐年增加, 約有15%的兒童在某一階段會出現不同程度的抽動症狀, 出現頻繁擠眼、皺眉、皺鼻子、聳肩、搖頭、喉中不自主發出異常聲音等症狀, 少數孩子甚至控制不住罵人說髒話。 該病可引起兒童學習困難, 個性發展受限, 難以形成健全的人格, 很容易產生反社會心理。

目前各地對造成該病的遺傳因素研究較多, 而對環境因素的研究較少。 近期環境污染中鉛污染的因素普遍受到社會關注,

Advertisiment
那麼鉛超標與抽動症間之間存在什麼關係呢?

抽動症與血鉛含量有關

為瞭解兒童血鉛與抽動症間的聯繫, 由著名兒童發育行為專家穆主任、著名兒科專家王主任帶領專家組, 針對來診的100名兒童研究發現, 被檢驗的100例抽動症患兒組的血鉛值為125.85±30.50μɡ/L, 100例正常兒童血鉛為92.60±25.92μɡ/L, 抽動症組患兒鉛中毒發生率為68.0%, 正常兒童組則為26.0%。 研究人員在對抽動症患兒中血鉛超標者進行驅鉛治療使其血鉛水準下降後, 他們的抽動症狀也明顯緩解。 由此證明, 兒童抽動症與血鉛有一定的相關性, 高鉛血症可能是兒童抽動症的發病機制之一。

當兒童血鉛水準在100μɡ/L以上時, 即可影響其中樞神經遞質的代謝, 促使運動神經元興奮導致骨骼肌過度興奮。

Advertisiment
由於小兒神經系統正處於快速的發育和完善時期, 特別容易受到外來不良因素的影響, 再加上血腦屏障發育不健全, 輕微的鉛負荷增高即可引起神經生理過程的損害。

兒童的生長、生活環境可接觸到大量的鉛, 因為鉛塵大多在距地面1米以下(1米以下鉛濃度要比1米以上高16倍), 與兒童呼吸的高度一致, 所以其通過呼吸攝入體內的鉛遠遠高於成人;另外, 兒童鉛的排泄率僅有65%, 約有30%的鉛將滯留在體內, 遠遠高於成人, 因此易出現血鉛含量高甚至鉛中毒。 此次研究結果提醒家長, 要讓孩子養成良好衛生習慣, 改掉含咬彩色玩具、鉛筆、蠟筆等毛病, 減少被動吸煙, 常洗手, 避免因血鉛含量高誘發抽動症。

在不知道原因的情況下,

Advertisiment
家長不可給孩子亂用治療方法, 應帶孩子上國家正規醫院, 由醫生確定最佳的治療方案。 以免耽誤病情, 導致病情的發展。 對於孩子的身心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重大影響。

專家建議:

1、0—18歲青少年兒童;

2、注意力難集中、學習困難, 做事馬虎, 成績差, 缺乏耐力、不善於表達, 交流困難;

3、不能靜坐, 走路跳跑, 上課時做小動作, 咬鉛筆、敲桌子, 東張西望, 無法自製;

4、性情急躁, 愛發脾氣, 惹是生非, 不顧後果, 隨心所欲, 缺乏思考, 不聽勸, 難管教;

5、心神不定, 情感脆弱, 興奮話多, 愛管閒事, 做事粗糙, 懶散拖拉;

6、擠眉、眨眼、皺鼻、噘嘴、聳肩、搖頭、扭頸;

7、抖腿、踢腿、踮腳、跺腳、伸膝、屈膝, 甚至步態異常;

8、喉中常發怪聲, 不由自主清嗓子或乾咳, 常說髒話、粗話;

Advertisiment

9、手腳及軀體、面部肌肉不由自主抽動擺動;

10、伴有說謊、鬥毆、破壞、離家出走等行為。

專家提示:

如果您的孩子有以上症狀, 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就醫。 以免孩子的症狀被家長忽視, 任由發展, 而使孩子變本加厲, 淪入網癮、衝動暴力、違法犯罪等深淵。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