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被“緊張”侵襲怎麼辦?

八種徵兆, 寶寶正被“緊張”侵襲

睡眠

如果睡眠一向正常的孩子突然難以入睡了, 經常在半夜醒來後哭鬧, 或反常地特別嗜睡, 那麼很可能他正承受著對他而言難以承受的心理緊張。 這類壓力可能直接源自他睡眠環境的突然改變(如他不能適應和父母分開睡, 或換了一張他感到陌生的床等), 也可能間接來自於其他因素(如父母吵架、遭到大人斥責等)。

食欲

長期的食欲減退可能會導致孩子不愛吃飯甚至拒絕吃飯, 如果出現厭食而又找不到腸胃或消化方面的問題, 這很可能是寶寶的情緒出了問題。

Advertisiment

敏感

原本性格隨和的孩子突然變得異常敏感, 如:當他正在用積木搭建一座大樓並即將完工時, 卻突然倒塌了, 他可能會失望甚至絕望地大聲叫駡、號哭起來,那麼這很可能就是精神緊張所引發的神經質表現。

行為

語言能力有限的嬰幼兒排遣壓力的最常見手段便是通過咬、打、激怒或欺負玩伴等攻擊性行為。 這種下意識的“准暴力”可能源於其內心的強大壓力。

性情

如果一向熱愛幼稚園的孩子有一天突然賴在床上不起, 藉口說“我今天肚子痛、頭疼, 不想去了”, 或突然與幼稚園裡最要好的小朋友疏遠甚至不再理睬他, 此時孩子必定心中有著巨大的煩惱。

恐懼

孩子怕動物園裡的毒蛇、猛獸倒不值得大驚小怪,

Advertisiment
但如果他既害怕一個人獨睡又害怕所有的陌生人, 既害怕上幼稚園又害怕參加遊戲競賽, 那麼就一定不是正常事了---原因很簡單:越來越強、越來越多的恐懼感極可能與其內心的不安定情緒息息相關。

謊話

如果孩子突然謊話連連, 如:前天假裝生病, 昨天謊稱別的小夥伴擁有了什麼新玩具以“敦促”父母也為其購買等等, 那麼理應引起父母的注意。 要知道, 如果孩子在已經能夠分清真假的情況下撒謊, 這可能是因為他正經受著太多的壓力。

哭泣

通常寶寶哭泣是由於饑餓、疼痛、疲勞或其他類型的不適, 但如果一個本來不大愛哭的孩子變得動不動就淚眼汪汪, 那麼這也許是他正遭受心理折磨的一個信號, 而且他還下意識地將哭泣當作減輕壓力的一種有效方式。

Advertisiment

孩子有時有小病小痛, 父母給他處理一下就行, 不一定非要上醫院, 這時, 父母扮演的是“家庭醫生”角色。 但從全面來講, 父母扮演“家庭醫生”這個角色, 不僅要醫治孩子身體上的小病小痛, 還要醫治孩子心理上的小病小痛, 也就是說父母要扮演孩子的心理保健醫生角色。

通過反射情感的方法, 安撫委屈的孩子

孩子受到委屈時, 父母應該設身處地地理解孩子當時的心情。 當孩子向你表達某種感受時, 你可用孩子的原話表示你對他的理解。 這種方法, 在心理學上稱作反射情感。

如, 小勇從幼稚園回家後, 一直不高興, 媽媽問他出了什麼事, 小勇說:“今天下午, 明明不是我打劉娟的,

Advertisiment
可是老師硬說是我打的, 真氣人!”這時, 我們可以接著說:“明明不是你打的, 老師硬說是你打的, 是氣人!”小勇覺得父母是站在自己一邊的, 氣也就慢慢地消了。

又如, 孩子告訴媽媽:“今天上課時我一直舉手, 可是牛老師就是不叫我回答問題。 ”這時, 我們可以這樣說:“是啊, 一直舉手不得回答問題, 心裡一定不好受!”。

父母用孩子的原話, 把孩子的情感反射出來或者將孩子潛在心裡的話說出來, 使抑鬱的情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宣洩, 孩子的情緒便會趨向平靜。

相反, 有的父母看到孩子委屈的樣子, 一個勁地追問:“老師對你說了什麼?!幹了什麼?!”, “你為什麼不對老師說清楚?!你怎麼這麼蠢?!”

這種追問和責備, 只會火上澆油, 使孩子越加感到不滿和委屈,

Advertisiment
使孩子負性情緒的能量成倍地增長, 這更不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

心平氣和地接納孩子各種情緒的自然流露

與成人一樣, 孩子也具有喜怒哀樂等情緒體驗, 他們的情緒是毫無掩飾的, 敢愛敢恨敢說敢笑, 這是幼小孩子心理方面的一種優勢, 這種優勢會使得孩子的各種情緒能量得到及時的宣洩, 這當然有利於他們心理的健康發展。 他們這些情緒的自然流露並不是什麼可恥的事, 只要不擾亂別人的正常學習和生活, 不傷及別人, 就沒有什麼對和錯之分。 孩子情緒的自然流露應該得到鼓勵, 而不是壓抑。 發脾氣、反抗行為、哭泣、大聲喊叫比默默承受更有利於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 (當然, 這裡所提倡的情緒宣洩, 與以哭鬧為手段去達到某種不合理的需要是不一樣的。)

有的年輕父母或者不瞭解情緒自然流露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意義,或者缺乏相應的耐心,他們往往不允許孩子公開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特別是當孩子出現了不良的情緒時,他們強行地讓孩子自我壓抑,甚至有的父母還用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方式壓抑孩子的情緒的自然流露。有的男孩心裡難過時大哭不已,往往會遭致父母們的譏笑或者斥責:“男子漢也哭,羞!羞!!羞!!!”、“男子漢要堅強,不許哭!”如果長期地經常這樣壓抑自己或者受到壓抑,最終將會使孩子不堪重負,而導致心理失衡,造成人格方面的病態發展。孩子的殘忍行為、強迫行為、攻擊性行為、破壞性行為等等,很多時候就是其內心的緊張情緒得不到及時的或者正當的宣洩而造成的。

通過玩具和遊戲,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玩具不僅有玩耍功能,還具有對孩子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矯治的功能。把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孩子不同的心理問題選擇玩具。

如,為缺乏耐性、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提供積木、棋類、串珠等需要“靜心”的才能玩得好的玩具。經常玩這類玩具,有利於培養毅力和注意的堅持性。而這些玩具,對於那些性格孤僻不愛動、沉默寡語、不合群的的孩子來說,會更容易令他們沉迷於此,而失去許多與人交往的機會,孩子越是沉迷于此,他們就越發變得孤僻不愛動、沉默寡語、不合群。

製作性玩具可以糾正孩子急躁的脾氣。孩子性情暴躁,做事毛手毛腳,“破壞性”很強,他們如果自己動手製作各種各樣的玩具,會慢慢培養耐心、細緻、不急不躁的良好性格,使孩子變得心靈手巧。

給內向的孩子買些特別“好”的玩具,讓其有“資本”吸引其他孩子,並從中獲得與人交往、分享的快樂。

給性格孤僻不愛動、沉默寡語、不合群的的孩子,提供動態的玩具,如慣性玩具、聲控玩具等,讓他們在輕鬆、自由、不受壓制的遊戲氛圍中追逐汽車、飛機、坦克,踏著童車四處轉,並和小夥伴一起共同操作,使用同一玩具。

對孩子存在的某些心理行為問題可以通過遊戲方式進行矯治。如孩子對黑暗產生恐懼時,可以和孩子做這樣的遊戲——將房間裡的燈全關上,在黑暗中進行搶球比賽,看誰搶得多。多次活動後,孩子也就不怕黑暗了。

總而言之,作為一個現代的父母,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當寶寶出現種種心理緊張的徵兆時,只要父母能夠及早發現並加以適當的引導,他的心理壓力便會有效地得以緩解或消除。當然如果症狀嚴重,那就應該向心理醫生求助了。

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要想幫助孩子克服壓力先要瞭解孩子心理上有什麼壓力、壓力是從哪來的,所以就必須每天都聽孩子的傾訴,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面對面地交談,專心地看著孩子,認真地聽他說話,只要父母肯把心交給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給父母,這樣你才能瞭解孩子心理的起初情況,才能夠針對問題幫助他們。

幫助孩子面對恐懼

有時候孩子會因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比如不跟著別人翹課、不跟著別人作弊、抽煙、抄作業,別人有異性朋友自己沒有等等,就因此會受到別人的嘲笑,甚至會受到孤立,於是孩子會感到恐懼、不知所措,這時候做父母的應當教導孩子要堅持原則,不對的事一定不能做,要和孩子講清道理,讓孩子知道,能夠做到不隨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這正是一個人成熟和勇敢的表現,也是有主見、有頭腦的表現。

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經驗

父母小時候一定也曾經遇到過和孩子類似的情況,當時是怎麼樣對待的或現在遇到了什麼難題又是怎樣處理的,這些都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孩子分享,當孩子知道了父母原來也是常常會面對壓力和煩惱的時候,他們對父母所說的話就比較容易聽進去了。父母告訴子女自己是怎樣應付壓力的,那實際上是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也就增強了孩子克服壓力的勇氣和信心了。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演習,比如你假裝做你孩子的同學,要抄他的作業,或你扮演他的一個同學,慫恿他抽煙,讓他學著怎麼樣去拒絕,也可以把角色顛倒過來演習,讓孩子先經歷一下類比的情況,培養實踐經驗。

培養孩子的自尊

培養孩子的自尊可以加強他們抗拒各種不良誘惑的能力,比如讓孩子發表一些意見、建議,把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的事情交給他自己去做,並且重視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言行,駛都是培養孩子自尊的好方法。孩子有了比較強的自尊就會擁有勇氣、膽量和單間別力,就能不和一些人同流合污。

關心孩子的成長

鼓勵孩子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多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這對舒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大有裨益的。因為假如所學的東西都是他所喜歡的,他就不會覺得是負擔是壓力了;相反的,假如他所不喜歡的卻偏偏要勉強他去學的話,那肯定就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了,所以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去學這個、學那個,應該多聽聽他自己的意願。

與以哭鬧為手段去達到某種不合理的需要是不一樣的。)

有的年輕父母或者不瞭解情緒自然流露對孩子心理健康的意義,或者缺乏相應的耐心,他們往往不允許孩子公開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情緒,特別是當孩子出現了不良的情緒時,他們強行地讓孩子自我壓抑,甚至有的父母還用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方式壓抑孩子的情緒的自然流露。有的男孩心裡難過時大哭不已,往往會遭致父母們的譏笑或者斥責:“男子漢也哭,羞!羞!!羞!!!”、“男子漢要堅強,不許哭!”如果長期地經常這樣壓抑自己或者受到壓抑,最終將會使孩子不堪重負,而導致心理失衡,造成人格方面的病態發展。孩子的殘忍行為、強迫行為、攻擊性行為、破壞性行為等等,很多時候就是其內心的緊張情緒得不到及時的或者正當的宣洩而造成的。

通過玩具和遊戲,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玩具不僅有玩耍功能,還具有對孩子存在的心理問題進行矯治的功能。把爸爸媽媽可以根據孩子不同的心理問題選擇玩具。

如,為缺乏耐性、注意力不易集中的孩子提供積木、棋類、串珠等需要“靜心”的才能玩得好的玩具。經常玩這類玩具,有利於培養毅力和注意的堅持性。而這些玩具,對於那些性格孤僻不愛動、沉默寡語、不合群的的孩子來說,會更容易令他們沉迷於此,而失去許多與人交往的機會,孩子越是沉迷于此,他們就越發變得孤僻不愛動、沉默寡語、不合群。

製作性玩具可以糾正孩子急躁的脾氣。孩子性情暴躁,做事毛手毛腳,“破壞性”很強,他們如果自己動手製作各種各樣的玩具,會慢慢培養耐心、細緻、不急不躁的良好性格,使孩子變得心靈手巧。

給內向的孩子買些特別“好”的玩具,讓其有“資本”吸引其他孩子,並從中獲得與人交往、分享的快樂。

給性格孤僻不愛動、沉默寡語、不合群的的孩子,提供動態的玩具,如慣性玩具、聲控玩具等,讓他們在輕鬆、自由、不受壓制的遊戲氛圍中追逐汽車、飛機、坦克,踏著童車四處轉,並和小夥伴一起共同操作,使用同一玩具。

對孩子存在的某些心理行為問題可以通過遊戲方式進行矯治。如孩子對黑暗產生恐懼時,可以和孩子做這樣的遊戲——將房間裡的燈全關上,在黑暗中進行搶球比賽,看誰搶得多。多次活動後,孩子也就不怕黑暗了。

總而言之,作為一個現代的父母,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要促進孩子心理的健康發展。

當寶寶出現種種心理緊張的徵兆時,只要父母能夠及早發現並加以適當的引導,他的心理壓力便會有效地得以緩解或消除。當然如果症狀嚴重,那就應該向心理醫生求助了。

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

要想幫助孩子克服壓力先要瞭解孩子心理上有什麼壓力、壓力是從哪來的,所以就必須每天都聽孩子的傾訴,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面對面地交談,專心地看著孩子,認真地聽他說話,只要父母肯把心交給孩子,孩子才肯把心交給父母,這樣你才能瞭解孩子心理的起初情況,才能夠針對問題幫助他們。

幫助孩子面對恐懼

有時候孩子會因為自己和別人不一樣,比如不跟著別人翹課、不跟著別人作弊、抽煙、抄作業,別人有異性朋友自己沒有等等,就因此會受到別人的嘲笑,甚至會受到孤立,於是孩子會感到恐懼、不知所措,這時候做父母的應當教導孩子要堅持原則,不對的事一定不能做,要和孩子講清道理,讓孩子知道,能夠做到不隨波逐流是很不容易的,這正是一個人成熟和勇敢的表現,也是有主見、有頭腦的表現。

和孩子一起分享自己的經驗

父母小時候一定也曾經遇到過和孩子類似的情況,當時是怎麼樣對待的或現在遇到了什麼難題又是怎樣處理的,這些都可以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孩子分享,當孩子知道了父母原來也是常常會面對壓力和煩惱的時候,他們對父母所說的話就比較容易聽進去了。父母告訴子女自己是怎樣應付壓力的,那實際上是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很好的榜樣,也就增強了孩子克服壓力的勇氣和信心了。父母還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演習,比如你假裝做你孩子的同學,要抄他的作業,或你扮演他的一個同學,慫恿他抽煙,讓他學著怎麼樣去拒絕,也可以把角色顛倒過來演習,讓孩子先經歷一下類比的情況,培養實踐經驗。

培養孩子的自尊

培養孩子的自尊可以加強他們抗拒各種不良誘惑的能力,比如讓孩子發表一些意見、建議,把一些適合孩子年齡的事情交給他自己去做,並且重視和尊重孩子的想法和言行,駛都是培養孩子自尊的好方法。孩子有了比較強的自尊就會擁有勇氣、膽量和單間別力,就能不和一些人同流合污。

關心孩子的成長

鼓勵孩子培養廣泛的興趣愛好、多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這對舒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是大有裨益的。因為假如所學的東西都是他所喜歡的,他就不會覺得是負擔是壓力了;相反的,假如他所不喜歡的卻偏偏要勉強他去學的話,那肯定就是一種沉重的負擔了,所以最好不要強迫孩子去學這個、學那個,應該多聽聽他自己的意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