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被欺負時以牙還牙or教育為先?

寶寶被欺負時, 爸爸媽媽通常是怎麼應對的呢?不外乎兩種, 以牙還牙和教育為先。 這兩種方法分別有什麼好處跟壞處呢?


寶寶被欺負時你想幫寶寶“報仇”嗎?

以牙還牙派

@思語爸爸:我的觀點是, “別人不惹我!我也絕對不去招別人!別人如果先來惹我, 我就會毫不留情地打回去。 要不然以後寶寶去上學了, 就只有受人欺負的份!

專家點評: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寶寶在受到欺負時能夠積極反抗和自衛, 一方面怕寶寶受到欺負, 另一方面也害怕寶寶不會還手將來養成懦弱的個性。 殊不知這種“以暴制暴”的處理方式,

Advertisiment
不但不能讓寶寶解決與人交往的問題, 還會讓讓寶寶形成錯誤的觀念, 寶寶可能會認為教以牙還牙這樣的處理方法是最正確的, 在遇到什麼事情時都可以以武力、用拳頭來解決, 可能讓寶寶的行為變得有攻擊型。 從長遠的角度來看, 以暴制暴對寶寶的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home-home雖然我贊成“自衛還擊”, 寶寶之間爭論也難以評理, 但寶寶不知道出手輕重, 無論誰受傷了心裡都難受。

專家點評:寶寶的“攻擊性”很多時候並不是真的攻擊, 而是缺乏溝通的技巧, 不會用正確的語言表達, 如果我們讓寶寶以牙還牙並無助于寶寶本身問題的解決。 再者, 寶寶年齡較小, 下手的時候不知輕重, 一不小心很可能造成十分嚴重的後果。

Advertisiment
因此, 還手並不可取, 不如教寶寶防患於未然。

@林然:我一向教育寶寶要和小朋友和平共處, 但是有的我們不是這樣教育的, 所以問題不可避免, 處理起來就會複雜許多。 有一次然然被一個小男孩無緣無故地打了頭, 我用手擋著, 還連我一塊也打了起來。 小男孩的媽媽發現了什麼都不說, 不管不顧的態度, 連一句道歉的話也沒有。 有這樣的我們, 寶寶能好嗎?所以不是你不想寶寶去欺負人, 是有人想欺負你。

專家點評:如果我們在養育過程中經常讓寶寶任性而為, 往往容易造成寶寶的佔有欲強, 不願意分享, 便會發生爭搶玩具、打人抓人的行為。 而當寶寶發生了這種攻擊性行為之後, 如果得不到我們的及時和有效制止,

Advertisiment
一定程度上甚至會強化寶寶的“打人”行為。 當寶寶在家裡或外面打人時, 父母和長輩要表現出應有的尊嚴, 不能對此一笑了之, 甚至縱容寶寶, 而應該讓寶寶感受到這種攻擊行為是不被允許和讚揚的。 時間久了, 寶寶明白這種行為不被人接受, 自然會有所改變。

教育為先派

@質文:我不會教寶寶怎麼去反擊別人, 怎麼去打別人, 我會教寶寶怎麼去和人溝通, 怎樣更好地與人相處。 即使小時候你教會寶寶用武力不吃虧, 進入社會也這樣肯定會吃大虧的。 因為文明的社會人們是靠知識與智慧生存的, 並不是靠暴力和武力。


有些家長認為, 最重要的是教會寶寶如何正確與人溝通、相處

專家點評:寶寶之間的“攻擊、爭執”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溝通交流不暢造成的,

Advertisiment
因此, 注意培養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 讓其學會用語言與人溝通。 如想要別人的東西時, 先要與人商量:你的玩具還玩嗎?能不能給我玩玩?別人答應了再去拿。 平日裡, 我們就要從這些小事上教寶寶學會表達、交流, 引導寶寶尋求解決矛盾衝突的最佳辦法。 我們可以結合寶寶反映的情況, 説明他分析事情的起因, 使其明辨是非, 然後啟發他從多角度尋找解決矛盾的方法, 並進行比較、優選。

@超人和和媽:我和寶爸既不完全贊同“吃虧是福”的觀點, 也不完全贊同“以牙還牙”的態度, 凡事要客觀實際地分析, 用武力解決始終是下策, 智慧的方式才是上策。 我們可以幫寶寶分析被欺負的原因,

Advertisiment
教寶寶向對方表達抗議, 並教寶寶學會提前規避。 讓寶寶學會自我保護, 同時培養他們健康的人生態度和責任感, 學會適時地包容與自我的強悍。

專家點評:從寶寶的心理發展來看, 在兒童社會交往中, 進攻性的行為在所難免。 寶寶正是在“攻擊、被攻擊以及還擊”的過程中慢慢形成對力量的認知, 逐步認識自己的強度和限度, 發現如何通過自己的力量來解決問題, 從而學會如何與人相處。 隨著年齡的增長, 寶寶會逐漸意識到, 霸道的寶寶和懦弱的寶寶往往是孤獨的;自信而友善的寶寶更能與別人友好相處、快樂相處。


應該儘早讓寶寶學會自我保護

@柳含煙:我是當著女兒的面和打人的小朋友講道理, 從來沒有讓女兒打回去的意思。 我會告訴打人的小朋友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打人的行為造成了別人的痛苦,希望他能為自己錯誤的行為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等女兒再大一些,上學後如若經常被人無故欺負,我會教育女兒正當防衛的還手也是一種能力。

專家點評:我們儘早教寶寶學會自我保護非常重要。如果能夠學會提前做出反應就非常好:不要接近氣勢洶洶的寶寶;很小的寶寶在玩耍時,我們要注意讓寶寶和別的小朋友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一旦出現動手就馬上走開,避免進一步受到傷害。針對“來者不善”的小朋友,要早在他動手之前讓他感受到來自對方我們和寶寶的威懾力等。另外,我們需要提醒上幼稚園的小朋友:遇到有小朋友想要打他時,應該大聲告訴老師,及時制止住。

我會告訴打人的小朋友這種行為是不對的,打人的行為造成了別人的痛苦,希望他能為自己錯誤的行為向被打的小朋友道歉。等女兒再大一些,上學後如若經常被人無故欺負,我會教育女兒正當防衛的還手也是一種能力。

專家點評:我們儘早教寶寶學會自我保護非常重要。如果能夠學會提前做出反應就非常好:不要接近氣勢洶洶的寶寶;很小的寶寶在玩耍時,我們要注意讓寶寶和別的小朋友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一旦出現動手就馬上走開,避免進一步受到傷害。針對“來者不善”的小朋友,要早在他動手之前讓他感受到來自對方我們和寶寶的威懾力等。另外,我們需要提醒上幼稚園的小朋友:遇到有小朋友想要打他時,應該大聲告訴老師,及時制止住。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