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補水5要點

寶寶補水5要點

不論喝母乳或喝配方奶, 很多媽媽都會疑惑:“要不要另外給剛出生的寶寶喝開水?”“葡萄糖水可以幫寶寶去胎火?”白開水、葡萄糖水、蜂蜜水、果汁……究竟該如何給寶寶補水呢?


一 新生兒不需額外給水


對于剛出生的寶寶來說, 除了睡, 喝也是他重要的需求。 不論喝母乳或配方奶, 其中80%都是水分, 如果寶寶按時間喝奶, 在營養和水分的供應上應是足夠, 理論上3個月以前的寶寶是可以不需要再給他額外喝水的。


另外, 由于新生兒的吞咽功能尚未健全, 單純的白開水對他來說太稀, 容易嗆到,

Advertisiment
所以也不適合單獨補充, 通常給新生兒單獨喝水的目的是——清潔口腔。


二 葡萄、蜂蜜等糖水不宜


以前有人認為, 兩次喂奶中間, 可以葡萄糖水來增加寶寶的營養, 還有糖水可以去胎火等說法。 其實西醫并沒有所謂的胎火之說, 喝糖水是萬萬使不得的做法, 因為這樣寶寶不但沒有補充到營養, 害處還很多。


1. 甜味容易滿足食欲, 反而使寶寶正餐的奶水不愿意吃, 甚至提早進入厭奶期, 而且葡萄糖水的營養成分還不及正常的奶水。


2. 糖分過高會導致脹氣, 寶寶一旦脹氣, 不但不喝奶, 還容易哭鬧不止。


3. 糖水在口腔內若停留過久, 容易與細菌發酵產生酸化唾液, 讓寶寶的脆弱乳齒遭到破壞(齲齒)。


另外, 也有人會給寶寶喝蜂蜜水,

Advertisiment
但要注意在蜂蜜來源無法確認的情


況下, 最好別給寶寶喝, 萬一有肉毒桿菌則后果不堪設想。


三 檢視奶粉沖泡方法


有些新生嬰兒會有三五天才解便的現象, 王昆伊主任醫師說:“新生兒的腸胃消化和解便等功能均未發育健全, 需要時間調適。 若是喝配方奶的寶寶, 更是需要觀察, 并不一定是水分不足所致, 因此不一定要給他多喝水, 嚴重者還是請醫師做診斷。 ”


若是喝沖泡的牛奶, 要依照所購買的奶粉說明沖泡。 除了先放水再放奶粉外, 奶粉和水的比例也要正確, 市售奶粉所謂的“一匙”是指“平匙”, 這是許多媽媽容易忽略的。


四 3個月后開始單獨補水


新生兒的活動力不多, 水分消耗少, 可以不喝水。 但是, 寶寶長到3個月大以后,

Advertisiment
活力、新陳代謝都增加, 則可以開始另外給他喝水。


至于喝水的最佳時機, 建議在寶寶喝完奶后的兩餐中間。 如果是已經長牙的孩子, 還可以在喝水時清潔口腔中的奶渣。


若是夏天, 雖然寶寶也都待在冷氣房里, 但一樣容易流汗、流失水分, 更應該多補充水分。


五 電解水不要隨便喝


因為抵抗力較弱, 感冒發燒是嬰幼兒常見的疾病, 有些媽媽會在寶寶發燒時, 沖泡電解水粉末包給寶寶喝, 說是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 如果只是單純的發燒應該不需要補充電解質, 只有當寶寶有腹瀉、嘔吐、嚴重脫水時才需要(例如腸胃炎合并脫水等)。


對于1歲以下的幼童, 若有不正常體溫升高(尤其高達38.5℃以上), 建議:


1. 不要自行使用一些退燒藥物退燒,

Advertisiment
這樣會干擾之后的病情診斷, 緊急送醫才是上策。


2. 一般退燒流汗所流失的水分, 僅需要多給寶寶喝開水即可, 在不需要的情況下, 給寶寶補充過多的電解質反而會造成腎臟負擔。


較大寶寶的補水原則


1. 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 飲料大多含有大量的糖分, 喝下去之后不會如開水般快速離開胃, 可能長時間滯留, 對胃部產生不良刺激。


2. 當寶寶開始有輔食需求時, 家長最先想到的是果汁, 第一次給寶寶喝果汁最好也是稀釋過后再喝, 可從果汁:水=1:2開始。


3. 喝奶或吃飯前不要給孩子喝水, 這樣會使胃液稀釋, 不利于食物消化。 恰當的方法是, 在飯前半小時讓孩子喝少量水, 以增加其口腔內唾液的分泌, 有助于消化。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