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補鈣的幾大誤區要注意

誤區一:補鈣過頭無害處

其實, 嬰幼兒加服鈣劑應嚴格在醫生指導下進行, 補鈣過量對生長發育會造成極大危害。

·補鈣過多可使1歲以內嬰兒囟門過早閉合, 頭顱不能隨著腦部發育而充分增大, 一方面形成小頭畸形, 另一方面限制腦部發育;

·骨頭中鈣質過多, 骨骼變脆, 易發生;

·骨骼過早鈣化閉合, 使身高受到限制;

·吃太多的鈣還會使孩子腸胃不適、食欲不振, 也影響腸道對其他營養物質的吸收;

·維生素D和鈣過量都會導致兒童高鈣血症, 血液中的鈣含量過高, 孩子成年後罹患各種結石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Advertisiment
甚至會影響到心臟功能;

·極少數孩子長期補鈣過量, 還可能患上“鬼臉綜合症”:長著一張大嘴、上唇突出、鼻樑平坦、鼻孔朝天, 兩眼距離甚遠。 這類孩子往往還伴有消瘦、、心臟雜音等疾病。 補鈣補成這模樣, 是否令人後悔不迭?

誤區二:每個年齡段的孩子最好都補鈣

事實上, 每個能自行咀嚼進食、能吃塊狀食物、能在太陽底下自由奔跑的孩子, 一般不需要額外補鈣。 兩歲以內的小孩子, 因為咀嚼和消化能力有限, 食物比較單調, 戶外活動也比較少, 最好補充一定量的鈣劑和魚肝油。 魚肝油中豐富的維生素D, 能降低腸道內的鹼性, 促進鈣質在小腸內的吸收, 這是確保寶寶不缺鈣的關鍵。

誤區三:補鈣劑越細越佳

基本上,

Advertisiment
這種觀念是受廣告的誤導, 無論鈣粉的顆粒有多麼細(甚至有些廣告上說, 他們的鈣劑已經“納米化”), 鈣的吸收率也只在30%到40%之間, 根本不存在所謂“95%”的吸收率。 吃下鈣劑後, 鈣首先進入血液中, 形成含鈣細胞, 之後再通過複雜的變化過程穿透骨頭最外面的硬層, 固定到裡面的骨質中。 補鈣劑的顆粒大小只是物理變化, 並不能從根本上改變人體對鈣的吸收率, 因此貴的不一定就好。 考慮到兒童的腸胃功能較弱, 不要選擇鹼性較強的補鈣劑, 如碳酸鈣、活性鈣等。 0~2歲的孩子, 每天大約需要600毫克的鈣量, 其中400毫克完全可以從食物中取得, 因此每天需補200毫克的鈣劑。 父母可通過鈣劑中的含鈣量來換算控制, 葡萄糖酸鈣、鈣爾奇D、龍牡壯骨沖劑都可以。
Advertisiment

[1]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