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見人不愛打招呼怎麼辦?(圖)

寶寶見人不愛打招呼怎麼辦?

為什麼在家性格活潑開朗的孩子, 一到家外, 就蔫巴了, 性格顯出十分內向, 連招呼都不打, 這麼沒禮貌, 讓父母多沒面子!

見了熟人、客人甜甜地說一聲:“奶奶、爺爺或叔叔、阿姨好!”這樣的寶寶人見人愛。 可偏偏有一些孩子, 在家裡有說有笑、非常活潑, 見了外人、即便是認識的人也不肯打招呼;甚至被爸爸媽媽督促著, 仍金口難開, 令父母很尷尬, 只好怪孩子:“你怎麼這麼沒禮貌?”

“閉緊我的小嘴巴”

星期天, 媽媽帶著3歲的佩佩出去, 一上電梯就碰到了幾位鄰居, 媽媽熱情地和他們寒暄、媽媽暗暗地捏了捏她的小手,

Advertisiment
示意她招呼叔叔阿姨。 佩佩卻兩眼盯著地上, 絲毫沒有反應;媽媽忍不住了:“乖, 快問叔叔阿姨好!”佩佩緊閉著小嘴, 仿佛沒聽見似的。 媽媽有些難為情, 她弄不明白, 女兒活潑外向、伶牙俐齒, 跟小朋友玩得也不錯, 可為什麼見了長輩不打招呼呢?

寶寶心裡話

電梯裡有好幾個人, 我怎麼打招呼呀?媽媽已經向他們問好了, 幹嗎還要我說?我也不喜歡被媽媽逼著招呼別人。

行為解密

如果需要打招呼的不只是一兩個人, 寶寶有可能一時不知道如何應對;或者認為挨個問好很累, 而這個行為是為父母做的, 不是自己情願的, 索性就全免了。 這說明寶寶還沒掌握同時和多個人打招呼的技巧, 也不懂得見了人要打招呼是禮貌行為。

Advertisiment

2歲左右, 寶寶的自我意識和自尊心開始萌芽, 3歲時一些孩子就顯示出自己的主見, 因此在被父母要求著向他人問候時, 自尊心強的孩子會感到很沒面子、產生逆反情緒, 以沉默表示抗議。

媽媽拆招

招數1:說明打招呼的理由

寶寶的成長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 在這個過程中, 他們需要學會與人交往。 所以, 媽媽可以借助講故事、看圖畫書和在生活中的場景啟發孩子:熟人間打招呼是一種禮儀, 表示一個人懂禮貌、有修養, 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 它能使我們成為一個受歡迎的人;而且, 打招呼之後, 問候的和被問候的人都能感到愉快。

招數2:瞭解寶寶的想法

教子的前提是“知子”。 媽媽不妨先問問孩子是怎麼想的,

Advertisiment
然後告訴他具體怎麼做, 比如讓孩子說說在見到的人中喜歡誰, 引導其在下一次見面時主動問候這位叔叔阿姨或爺爺奶奶。 如果孩子能邁出這可喜的第一步, 接下來拓展到一次向兩個人問好、逐漸適應問候更多的人。 當然, 在這個過程中, 媽媽要真誠地做個表率, 以自己的熱情感染孩子。

如果出現孩子不願招呼人的局面, 以轉移話題的方式代替指令性的語言, 引導寶寶開口說些他感興趣的事, 才是媽媽明智的做法, 因為反復的提醒和批評可能使大家都面臨更為嚴重的尷尬境地, 還容易強化孩子的這個行為。

“媽媽說我很害羞”

每次帶磊磊出去碰見熟人, 媽媽就搶先提醒:“快叫奶奶、問爺爺好!” 磊磊則漲紅了臉,

Advertisiment
依然故我;媽媽不得不以“這孩子害羞”敷衍過去。

寶寶心裡話

見到熟悉的人, 我也想叫他們, 可媽媽越說我就越害怕, 還沒張開嘴, 心就怦怦跳, 最後就不敢說了。

行為解密

寶寶對自己的評價依賴于成人, 爸爸媽媽說他怎樣, 孩子很自然地認為自己就是什麼樣子。 相對于外向的孩子, 害羞的寶寶往往缺乏自信, 而當著孩子的面說他“害羞”, 如同給他貼上了標籤, 並深深植入其內心, 這無疑幫他們為自己的行為找到依據, 越發地讓他們回避和人打招呼。

媽媽拆招

招數1:留出一點適應時間

讓害羞的寶寶開口問好, 不能硬來。 如果孩子表現得很堅決, 父母與其不停地勸說、命令, 不如與朋友、同事、鄰居達成一致,

Advertisiment
不要求孩子稱呼他們。 但是, 父母和這些熟人碰面時, 要表現出應有的熱情和友好, 並不厭其煩地一次次把他們介紹給寶寶、再把寶寶介紹給他們。 一段時間之後, 孩子將會發自內心地接納他們, 並從父母身上學會自己該怎麼做。

招數2:幫孩子找到突破口

害羞的寶寶需要較多的嘗試與時間來適應新的環境和外人。 在某些場合, 孩子也想打招呼, 卻又不知道如何開口, 這就需要父母慢慢引導、幫他們尋找方法, 找到突破口。 比如見到同事, 媽媽可以對孩子說:“想想看, 她是哪位阿姨?你應該對她說什麼呢?”引導發寶寶說出“阿姨好!”如果寶寶說了, 即便聲音很小, 也要及時表揚, 並鼓勵他:“ 媽媽相信你下次問阿姨好的時候聲音一定會比這次大, 對不對?”以此給孩子增強信心。

“這個叔叔好可怕”

高高大大、有一雙鼓鼓的“魚眼睛”的羅叔叔是琳琳爸爸的同學,那天他到家裡來,琳琳看了他一眼就撲向媽媽懷裡,更別說打招呼了。爸爸納悶:琳琳見人通常打招呼,為什麼對羅叔叔會這樣?

寶寶心裡話

別的叔叔都喜歡笑,一點也不可怕。但這位叔叔和別人不一樣,又高又壯,眼睛又那個樣子,看起來凶巴巴的,真嚇人,我可不能招惹他!

行為解密

寶寶很單純,喜歡和不喜歡一個人僅僅靠直覺,如果哪位叔叔阿姨體態彪悍、面相不善或粗門大嗓,往往令寶寶望而生畏,避之唯恐不及,哪還會問好?

媽媽拆招

招數1:暫時回避

對於像琳琳這樣的寶寶,父母不妨先帶孩子接觸那些和藹可親、喜歡小孩、長相比較好的人,這些人能給孩子安全感。等孩子大一些,再引導他結識更多的人,包括長相特殊甚至比較醜的人,和他們打招呼。如果可能,媽媽不妨事先透露給寶寶,他將見到的人的相貌、特點,順便告訴他這位叔叔或阿姨心地特別善良、非常喜歡小孩、很會講故事等等,打消寶寶的顧慮,產生親近感。

招數2:從點頭開始

假如你的寶寶特別不願意開口,那就另闢蹊徑。告訴孩子,社交性問好的形式有很多,友好地看著對方的眼睛、微笑、握手、寒暄等等都行。你可以鼓勵寶寶先選擇最簡單的方式:點頭。如果寶寶做了,一定要表揚:“你會跟別人點頭了,媽媽真為你高興。點頭也是向別人問好的一種方式,以後長大了,寶寶還能學會其他的方式呢!”

專家點評

見面打招呼是一種社會性行為,社會性行為不像吃飯、睡覺等是天生獲得的行為,它必須經過學習。父母的熟人、朋友對於寶寶來說,可能就是個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跟不熟悉的人打招呼是需要勇氣的。作為父母,當我們的寶寶還沒有學會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行為時,我們所要做的最有效的事情就是以身作則――做寶寶行為的榜樣,做給孩子看,在各種場合應該怎樣行動。可能,即使看見父母的做法,寶寶也不能把它立刻反映在自己的行為中;父母還需要耐心地等待。不要忘了,寶寶在用自己的眼睛時刻觀察著這個世界……

文/若葵

指導專家/兒童心理學博士 周燕

對不對?”以此給孩子增強信心。

“這個叔叔好可怕”

高高大大、有一雙鼓鼓的“魚眼睛”的羅叔叔是琳琳爸爸的同學,那天他到家裡來,琳琳看了他一眼就撲向媽媽懷裡,更別說打招呼了。爸爸納悶:琳琳見人通常打招呼,為什麼對羅叔叔會這樣?

寶寶心裡話

別的叔叔都喜歡笑,一點也不可怕。但這位叔叔和別人不一樣,又高又壯,眼睛又那個樣子,看起來凶巴巴的,真嚇人,我可不能招惹他!

行為解密

寶寶很單純,喜歡和不喜歡一個人僅僅靠直覺,如果哪位叔叔阿姨體態彪悍、面相不善或粗門大嗓,往往令寶寶望而生畏,避之唯恐不及,哪還會問好?

媽媽拆招

招數1:暫時回避

對於像琳琳這樣的寶寶,父母不妨先帶孩子接觸那些和藹可親、喜歡小孩、長相比較好的人,這些人能給孩子安全感。等孩子大一些,再引導他結識更多的人,包括長相特殊甚至比較醜的人,和他們打招呼。如果可能,媽媽不妨事先透露給寶寶,他將見到的人的相貌、特點,順便告訴他這位叔叔或阿姨心地特別善良、非常喜歡小孩、很會講故事等等,打消寶寶的顧慮,產生親近感。

招數2:從點頭開始

假如你的寶寶特別不願意開口,那就另闢蹊徑。告訴孩子,社交性問好的形式有很多,友好地看著對方的眼睛、微笑、握手、寒暄等等都行。你可以鼓勵寶寶先選擇最簡單的方式:點頭。如果寶寶做了,一定要表揚:“你會跟別人點頭了,媽媽真為你高興。點頭也是向別人問好的一種方式,以後長大了,寶寶還能學會其他的方式呢!”

專家點評

見面打招呼是一種社會性行為,社會性行為不像吃飯、睡覺等是天生獲得的行為,它必須經過學習。父母的熟人、朋友對於寶寶來說,可能就是個陌生人或不熟悉的人;跟不熟悉的人打招呼是需要勇氣的。作為父母,當我們的寶寶還沒有學會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行為時,我們所要做的最有效的事情就是以身作則――做寶寶行為的榜樣,做給孩子看,在各種場合應該怎樣行動。可能,即使看見父母的做法,寶寶也不能把它立刻反映在自己的行為中;父母還需要耐心地等待。不要忘了,寶寶在用自己的眼睛時刻觀察著這個世界……

文/若葵

指導專家/兒童心理學博士 周燕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