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觸覺發展的一般規律

寶貝的觸覺發展雖然會按其自身的規律不斷行進, 但我們也可以採取一些適時的刺激, 幫助寶寶發展觸覺能力。

0~1個月

爸爸的鬍子:用帶胡茬的臉輕輕親親寶貝, 這會讓其感受到不一樣的皮膚觸覺。 另外, 這樣的擁抱還能使寶貝感受到爸爸那寬厚的臂膀所帶來的安全感和力量感。

媽媽的輕撫:新生兒很敏感, 尤其是嘴唇、眼、前額、手掌和腳底。 媽媽可以有意地用乳☆禁☆頭或手經常輕觸寶寶嘴唇, 這能讓他馬上產生吸奶動作並將臉轉到被觸方向, 同時也能增進情感交流。

2~3個月

抓玩具:為了提高寶貝的觸覺能力,

Advertisiment
可以把不同質地的玩具放在寶寶手中停一會, 還可以用玩具從寶貝的指根到指尖進行輕撫, 然後輕撫手背。 當寶貝的手自然張開時, 可以將玩具塞到他手中, 幫其練習抓握動作。

握手指:把食指放在寶寶手心上, 輕觸他的小手並向其“問好”, 引超其興趣。 再將手指從他手心移到手掌邊緣, 看寶寶能否握住手指, 反復動作直到熟練。

3~4個月

觸摸形狀:當寶寶“啊啊”講話時, 父母舉起不同顏色的正方形、長方形和三角形積木給他看, 並告知形狀。 還可以讓他摸一摸, 反復刺激有利於日後分辨形狀。

4~5個月

撥豆子:把豆子放在淺筐內, 將寶寶的小手放在豆子中, 並協助他做撥豆子的動作, 這可以幫助寶貝鍛煉手部的靈敏度和靈活性。

Advertisiment
當然, 還要記得千萬別讓他在遊戲中吞食豆子。

摸摸臉:感知面部器官。 輕柔地觸摸他臉上不同的部位, 並告訴他每個部位的名稱。 如輕撫他的鼻子, 並說:“這是你的鼻子。 ”也可引導他用手觸摸你的臉。

摸世界:父母抱著寶貝認識周圍的每一件物體時, 都要讓他的小手親自去摸一摸。

5~7個月

目標抓取:寶貝的抓握能力初步展現, 因此促進寶貝抓握能力的發展能為其體驗觸覺創造更多的機會。 可以明確指示寶貝將懸掛在床頭或者床尾的玩具抓住。 還可以手持寶貝喜歡的玩具, 但不立即給他, 鼓勵他自己來抓握。

抓泡泡:在寶貝面前吹泡泡, 五彩繽紛的小泡泡一定能吸引小寶貝去抓去碰。 這還能讓寶貝的身體得到鍛煉呢。

Advertisiment

感受物體:為寶貝製作一冊具有不同質感的識物圖卡, 例如:毛茸茸的兔子毛皮、有質感的金屬等, 讓寶貝任意觸摸擺弄。

爬中練:可在地上鋪些不同材質的布或地毯, 讓寶貝自由爬行。 既鍛煉了手腳的觸感, 又鍛煉了爬行能力。

水中摸:在洗浴盆裡放一些塑膠玩具, 如小搖鈴、小彩球、小塑膠杯等, 逗引寶貝在水中玩耍, 體驗水的流動、物體的漂浮感。

7~12個月

爬中學:寶貝可以自由爬行以及扶物站立後, 對於觸覺的體驗機會更為廣泛。 因此可以在其爬行、行走的範圍中放置觸感迥異的玩具, 例如絨毛玩具與皮球。 同時, 利用寶貝觸摸到的不同玩具來為他強化不同的方位概念, 例如可以告訴寶貝, “來媽媽這邊, 就是絨絨熊熊這邊,

Advertisiment
這是後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