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記憶與媽媽幼時經歷有關

拉什大學醫學中心和塔夫茨大學醫學院聯合開展了一項新研究, 研究員利用小鼠模擬人類試驗, 其結果顯示, 孩子的記憶力程度和學習障礙的嚴重程度有可能與其母親小時候的經歷有緊密的聯繫。

近日, 拉什大學醫學中心和塔夫茨大學醫學院聯合開展了一項新研究, 研究員利用小鼠模擬人類試驗, 其結果顯示, 孩子的記憶力程度和學習障礙的嚴重程度有可能與其母親小時候的經歷有緊密的聯繫。 據悉, 這項研究的結果詳情刊登在了《神經科學》2月4日的期刊上。

神經科學家們對記憶基因存在缺陷的青春期前小鼠腦部活動狀況進行了詳細的研究。

Advertisiment
研究人員人為改變了小鼠R

幾個月之後, 研究人員讓這些小鼠受孕, 結果發現它們所生的後代Ras - GRF1和Ras - GRF2蛋白質出現了相同的突變現象。 然而, 雖然這些新生的小鼠並沒有向它們的母親那樣接觸複雜豐富的環境, 但是它們卻並不存在記憶力缺陷的跡象。

這就是說, 與複雜豐富的環境接觸能夠幫助存在記憶力缺陷的年輕小鼠恢復正常的記憶功能, 同時還能讓這些小鼠的後代也能擁有健全的記憶力。 看來, 豐富環境刺激可引起神經形態學結構及行為學功能的改變, 而這在新生期或幼年期腦損傷康復治療中可能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來自拉什大學醫學中心的神經系統學研究員,

Advertisiment
同時也是這項探究的合作人迪安·哈特利博士表示:“這項調查的獨特性在於, 我們為數月後才會懷孕的青春期前的小鼠提供了豐富的環境刺激, 在這種刺激下, 小鼠的記憶缺陷得到修復, 並且還讓其下一代也因此而受益。 新生小鼠雖然出生後沒有經過豐富環境的刺激, 但記憶力功能卻得到了改進。 ”

哈特例博士強調說:“通過這項實驗, 我們成功的展示了豐富的環境接觸給幼年小鼠帶來的戲劇性影響, 而且這種巨大影響還將增強後代小鼠的記憶機能。 ”

為了證明後代記憶力的改善並非得益於出生後受到母親的良好撫育, 研究人員專門從上述試驗小鼠中分出一組, 在出生後它們很少與母親接觸。

Advertisiment
實驗結果顯示, 這些小鼠的記憶能力同樣得到提高, 證明了這是母親孕前豐富經歷的功勞而非後天“撫育之恩”。

來自塔夫茨大學醫學院的生物化學教授拉裡·費格博士解釋道:“這類‘後天特性的遺傳’例子早在19世紀初期就曾由吉恩·巴蒂斯特·拉馬爾克提出過。 然而, 這與當時居於正統學術地位的孟德爾遺傳學理論相悖。 孟德爾遺傳學理論認為我們從父母那裡所繼承的素質和特性來自於特殊的DNA序列, 而這一序列又是我們的父母從他們各自的雙親那裡繼承所得。 如今, 我們把這種類型的遺傳學理論稱為‘表觀遺傳學’, 其中還包括了環境感應會引起的DNA結構以及遺傳染色體變化等理論。 ”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