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認生的原因,讓寶寶告別認生的妙招

半歲到1歲的寶寶常常會認生, 黏媽媽, 不喜歡新面孔, 即便是親戚, 他也會感到焦慮不安, 如果有陌生人接近, 可能還會哭起來。

幾乎每個寶寶在一段時期都會經歷這個所謂的“認生期”。 寶寶認生為哪般?可是, 他必須學會如何與陌生人打交道, 有什麼好方法能讓寶寶在和陌生人相處時感覺更自在呢?

“女兒8個月後, 突然像換了一個人。 抱她在社區花園裡玩, 根本不要別人抱, 把我胳膊抱得緊緊的;推在小車裡, 鄰居阿姨湊過來想摸下她的臉, 竟然嚇哭了。 以前不這樣啊!”甜甜媽媽擔心女兒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Advertisiment

認生高峰期是在8~12個月

寶寶的認生期通常出現在半歲後, 尤其是8~12個月。 為什麼會這樣, 科學界也沒有定論, 科學家們猜測, 一個可能的過程和原因是這樣的:4個月以下的小寶寶認知能力較低, 還不能區分親人和陌生人, 因此, 來者不拒, 誰抱他都可以, 對陌生人他也微笑;差不多4個月後, 寶寶開始具備一定的分辨力, 但這方面的技能和經驗都還不足, 因此, 他開始仔細觀察認真比較, 細心的媽媽會注意到這個階段的寶寶警惕地注意並來回注視和比較陌生人與親人(主要是媽媽)的面孔, 對陌生人的臉注視的時間會更長一些;到6~8個月後, 寶寶開始學習坐爬, 長期觀察和比較讓寶寶得出結論, 陌生人不論是餵奶、換尿布還是陪睡等等,

Advertisiment
都是非常不靠譜兒的, 有些陌生人甚至長相恐怖動作粗魯氣味怪異嚇壞寶寶, 因此, 關鍵時刻還是得叫媽媽!

寶寶認生背後的N個秘密

寶寶的認生期通常會隨著寶寶的成長而自然產生, 很可能在一夜之間, 認生期就到來了。 其實, 認生不是壞事, 這表示寶寶正在成長。

認生是一種與生俱來的自我防禦

認生是寶寶情感發展的第一個里程碑。 這是因為此時寶寶的記憶和認知能力已經飛速發展, 可以清楚地區分出媽媽、家人和陌生人了, 而之前他還不能明確分辨的。 認生是為了讓家人(首先是媽媽)留在身邊, 並遠離陌生人, 從而避開不確定性甚至傷害。 因此, 認生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自我防禦表現,

Advertisiment
是自然而健康的。

認生和依戀是相伴而生的

對陌生人的回避和拒絕, 必然就意味著對親人的依戀, 因此媽媽覺得寶寶很黏人, 就不足為奇了。 寶寶餓了、困了或害怕的時候, 需要媽媽在身邊。 有的寶寶一看到媽媽走出房間就會緊張, 會大聲喊她, 因為他需要媽媽的陪伴, 擔心媽媽不回來了。 為克服寶寶的分離焦慮, 媽媽要是離開寶寶一會兒, 一定要告訴寶寶, 媽媽出去一下, 過會兒就會回來陪寶寶。

認生時間及程度因寶寶而異

性格內向、不太活潑、不愛出門、對媽媽過於依賴的寶寶更容易認生, 且持續時間更長, 有些甚至到2歲以後;性格外向愛玩愛鬧的寶寶認生的程度則較淺, 持續時間更短。 另外, 多數寶寶都會害怕某些特徵的人,

Advertisiment
如身材高大眼光兇惡的男人、粗聲大氣動作粗野的人、臉色陰沉的人, 還有不少寶寶害怕穿白衣服的人, 這可能是因為被穿白衣服的人打過針。

認生現象多數會在1歲後消失

那為什麼多數寶寶1歲以後就不再認生了呢?這是寶寶成長和變得成熟的緣故。 寶寶經過長期的觀察並綜合分析後認為, 指望陌生人幫自己做這做那是不現實的, 但通常遇到的陌生人倒也是無害的, 甚至還能陪自己稍微玩一會兒。 而寶寶這個階段已經慢慢學會走路了, 自信心絕對爆棚, 他開始籌畫大事, 忙著把心思放在玩耍和探索未知世界上, 認為沒必要再對陌生人投入太多的精力, 因此, 自信的寶寶變得更大度, 陌生人想和自己玩一會兒?也可以啊。

Advertisiment
這個階段爸媽會覺得寶寶不再認生了。

也有些人一輩子都會“認生”

實際上, 人的一輩子都會存在某種“認生”現象, 我們成人會對未知的事物變得不那麼自信甚至害怕露怯, 對重要而又把握不住的人, 常會坐立不安, 即便是成熟的政治家, 在面對重大複雜難題時, 也常常有如履薄冰之感。

讓寶寶告別認生的妙招

有的媽媽覺得, 寶寶認生是不夠勇敢的表現, 於是就故意把寶寶交給不熟悉的照看者, 想以此來鍛煉寶寶。 這是一種不適當的做法, 不但並不能讓寶寶變得更勇敢, 反而有可能妨礙寶寶和媽媽建立起安全型的依戀關係, 寶寶會變得更退縮, 甚至害怕媽媽。 而寶寶必須對媽媽有絕對充分的安全感, 才能以此為基礎逐步與外界建立更多的聯繫。因此,專家建議這樣做:

照顧好寶寶

媽媽要留充足的時間陪伴寶寶,心情愉悅地和他互動,細心觀察和體會他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不是餓了、尿了、困了……並及時滿足他,寶寶就會慢慢建立起可靠的安全感。小人兒會覺得,媽媽重視我,理解我,和媽媽在一起我好開心。

給寶寶挑個毛絨夥伴

給寶寶挑個大毛絨娃娃,或小熊等,當他的夥伴,讓寶寶抱抱,觀察他喜歡的程度。有些寶寶很快就喜歡上,不肯撒手,有的寶寶則要試過好幾種才能確定。平時經常讓寶寶去抱抱他的大娃娃,帶寶寶去陌生環境時,也讓寶寶帶著他的大娃娃。寶寶有媽媽,還有毛絨夥伴,會更有安全感,也就不那麼緊張了。

爸爸不能缺席

很多爸爸由於工作忙,疏于關愛寶寶,這方面需要補課。父親會和孩子玩更有刺激性的遊戲,寶寶在和爸爸遊戲中有更酷的體驗,並感到很安全很有趣。爸爸經常陪孩子,孩子自然就更大膽更主動。

創造機會讓寶寶多接觸人

寶寶出生後,爸媽要經常帶寶寶到戶外玩耍,讓寶寶接受外界豐富多彩的刺激,並故意讓寶寶和一些友好者接觸,以熟悉不同的面孔。注意個別人不太喜歡小寶寶,要避開,免得嚇著孩子。注意觀察寶寶的表情,是否樂意,是否勉強,是否疲勞。

避開粗魯者的接觸

有些人生性粗魯,說話大嗓門,做事手腳重,偏偏他們中多數又很熱情,見到小寶寶喜歡逗一逗,捏捏小臉蛋,掐掐嫩胳膊。他們大多並無惡意,但他們的言行舉止對寶寶的視覺聽覺和心理等都會造成很大的衝擊,很可能會嚇著寶寶。媽媽要提前識別他們,注意避開,實在避不開就及時制止他們粗魯的舉動。寧可讓他們說你“不通情理”,也不要對寶寶造成任何可能的傷害。

只要爸媽用心,大約在1歲到1歲半的時候,寶寶就能健康地進入生命的下一個美好階段了。

媽媽沙龍Q&A

Q:我的寶寶見到陌生人就會哭。如何讓他在看到陌生人時感覺更自在一些呢?

A:你的寶寶儘管在母體中發育了9個月,但在出生後的最初幾周見到的基本都是家人,都是熟悉的面孔。因此,當周圍都是陌生人時,他可能會感到不安,會哭,這是可以理解的。試試下面的建議,當下次有陌生人抱寶寶時,他可能就不太緊張了。

掌握基本做法

對於多數寶寶,未知的恐懼會讓其立刻大哭。可以告訴以前沒見過寶寶的人,哪些習慣可以讓你的寶寶感到自在。讓他們模仿你的動作,以取得最佳效果。例如,如果你的寶寶只喜歡用某種姿勢抱,那麼,建議第一次看到寶寶的人也用這種姿勢抱他。特別是對於小寶寶來說,重要的是要向寶寶傳遞愛和安撫,這樣他們才會感到安全愉快!

形成固定模式

在寶寶7到12個月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寶寶在陌生人面前的焦慮情緒加劇了。寶寶的焦慮一方面是因為陌生人,另一方面是因為和你分離。在和寶寶說再見之前,你可以很快地撓他一下,讓他發笑。要通過一些遊戲讓寶寶明白,把他交給一個陌生人,也不是很可怕,最後你肯定會回到他的身邊,這樣的模式一旦固定下來,寶寶就會安心得多。另外,重要的是,不要誇大分離的情緒。你花很長時間和寶寶告別,可能會讓他變得煩躁不安。

堅持你的決定

一旦你準備好了讓陌生人照看寶寶幾小時,不論是保姆還是其他你安排妥貼的人,就要堅持你的決定。開始時是最困難的,他可能會哭著不撒手,但不經過鍛煉,寶寶怎麼能適應陌生人的環境呢?當寶寶在新環境中,周圍有陌生人時,不再焦慮和害怕了,這就接近成功了。不過,你需要繼續堅持鍛煉,慢慢地,寶寶就能把和陌生人在一起當作平常事了。

才能以此為基礎逐步與外界建立更多的聯繫。因此,專家建議這樣做:

照顧好寶寶

媽媽要留充足的時間陪伴寶寶,心情愉悅地和他互動,細心觀察和體會他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不是餓了、尿了、困了……並及時滿足他,寶寶就會慢慢建立起可靠的安全感。小人兒會覺得,媽媽重視我,理解我,和媽媽在一起我好開心。

給寶寶挑個毛絨夥伴

給寶寶挑個大毛絨娃娃,或小熊等,當他的夥伴,讓寶寶抱抱,觀察他喜歡的程度。有些寶寶很快就喜歡上,不肯撒手,有的寶寶則要試過好幾種才能確定。平時經常讓寶寶去抱抱他的大娃娃,帶寶寶去陌生環境時,也讓寶寶帶著他的大娃娃。寶寶有媽媽,還有毛絨夥伴,會更有安全感,也就不那麼緊張了。

爸爸不能缺席

很多爸爸由於工作忙,疏于關愛寶寶,這方面需要補課。父親會和孩子玩更有刺激性的遊戲,寶寶在和爸爸遊戲中有更酷的體驗,並感到很安全很有趣。爸爸經常陪孩子,孩子自然就更大膽更主動。

創造機會讓寶寶多接觸人

寶寶出生後,爸媽要經常帶寶寶到戶外玩耍,讓寶寶接受外界豐富多彩的刺激,並故意讓寶寶和一些友好者接觸,以熟悉不同的面孔。注意個別人不太喜歡小寶寶,要避開,免得嚇著孩子。注意觀察寶寶的表情,是否樂意,是否勉強,是否疲勞。

避開粗魯者的接觸

有些人生性粗魯,說話大嗓門,做事手腳重,偏偏他們中多數又很熱情,見到小寶寶喜歡逗一逗,捏捏小臉蛋,掐掐嫩胳膊。他們大多並無惡意,但他們的言行舉止對寶寶的視覺聽覺和心理等都會造成很大的衝擊,很可能會嚇著寶寶。媽媽要提前識別他們,注意避開,實在避不開就及時制止他們粗魯的舉動。寧可讓他們說你“不通情理”,也不要對寶寶造成任何可能的傷害。

只要爸媽用心,大約在1歲到1歲半的時候,寶寶就能健康地進入生命的下一個美好階段了。

媽媽沙龍Q&A

Q:我的寶寶見到陌生人就會哭。如何讓他在看到陌生人時感覺更自在一些呢?

A:你的寶寶儘管在母體中發育了9個月,但在出生後的最初幾周見到的基本都是家人,都是熟悉的面孔。因此,當周圍都是陌生人時,他可能會感到不安,會哭,這是可以理解的。試試下面的建議,當下次有陌生人抱寶寶時,他可能就不太緊張了。

掌握基本做法

對於多數寶寶,未知的恐懼會讓其立刻大哭。可以告訴以前沒見過寶寶的人,哪些習慣可以讓你的寶寶感到自在。讓他們模仿你的動作,以取得最佳效果。例如,如果你的寶寶只喜歡用某種姿勢抱,那麼,建議第一次看到寶寶的人也用這種姿勢抱他。特別是對於小寶寶來說,重要的是要向寶寶傳遞愛和安撫,這樣他們才會感到安全愉快!

形成固定模式

在寶寶7到12個月的時候,你可能會發現寶寶在陌生人面前的焦慮情緒加劇了。寶寶的焦慮一方面是因為陌生人,另一方面是因為和你分離。在和寶寶說再見之前,你可以很快地撓他一下,讓他發笑。要通過一些遊戲讓寶寶明白,把他交給一個陌生人,也不是很可怕,最後你肯定會回到他的身邊,這樣的模式一旦固定下來,寶寶就會安心得多。另外,重要的是,不要誇大分離的情緒。你花很長時間和寶寶告別,可能會讓他變得煩躁不安。

堅持你的決定

一旦你準備好了讓陌生人照看寶寶幾小時,不論是保姆還是其他你安排妥貼的人,就要堅持你的決定。開始時是最困難的,他可能會哭著不撒手,但不經過鍛煉,寶寶怎麼能適應陌生人的環境呢?當寶寶在新環境中,周圍有陌生人時,不再焦慮和害怕了,這就接近成功了。不過,你需要繼續堅持鍛煉,慢慢地,寶寶就能把和陌生人在一起當作平常事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