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誤食處理辦法

寶寶的好奇心強, 無亂見到什麼東西總喜歡往嘴裡塞。 但很多東西對寶寶來說是不安全的, 甚至一些具有毒性的東西寶寶也會往嘴裡送。 寶寶免疫力低, 調節能力差, 一旦誤食後造成的傷害程度比成人更嚴重。 面對這樣的情況, 父母不可慌張。 應該沉著鎮靜地採取有效措施, 幫寶寶度過危關。

寶寶誤食後的反應

堅果、豆類或帶核食物:較為劇烈的咳嗽、呼吸困難、聲音嘶啞。 化學性液體:噁心、嘔吐、腹痛、呼吸急促、昏迷、休克。 藥物:噁心、嘔吐、腹痛、呼吸急促、痙攣、昏迷、休克。

常見的寶寶誤食情況

一些堅果如黃豆、花生等容易嗆入氣管,

Advertisiment
堵塞氣道, 引致窒息。 誤食藥物是比較常見的狀況, 寶寶通常將藥物當糖果誤食。 香皂、洗衣粉、洗手液、消毒液、殺蟲劑等清潔用品如果不好好保存也容易被寶寶誤食。 寶寶好奇心強, 容易把硬幣、鈕扣、棋子、鈕扣電池當做吃的放進嘴裡, 堵住氣管。 寶寶誤食自己的小玩具小蠟筆等。

誤食後的急救方式

誤食硬物急救措施

一旦發現寶寶有誤飲、誤食的情況, 首先要做的事情是確認寶寶剛剛吃了什麼, 量是多少, 觀察寶寶的呼吸、脈搏及臉色的狀態, 是否有嘔吐、頭暈的現象。

先觀察寶寶能否發聲, 如果還能發生, 說明硬物還在食道內, 或部分阻塞氣管, 應直接送醫院治療。 如果不能發聲, 則可能完全阻塞氣管,

Advertisiment
應立即採用急救措施。 若異物體積較小, 一般不出現特別症狀, 不需治療, 1~2天內異物會隨大便排出。 若異物體積較大, 或誤食的是尖銳的異物, 如大頭針, 雞骨頭、魚骨頭等, 必須上醫院處理。 食道異物若不及時取出, 會危及生命。 有毒, 有腐蝕性的異物, 如紐扣型電池等, 會損傷食道和胃腸粘膜, 或造成毒物吸收中毒, 必須儘快送醫院請醫生幫助取除。

良好的進食習慣

不要讓寶寶在進食過程中吵鬧、跑、跳。 監督寶寶進食, 發現寶寶將不能吃的物品放入口中時, 家長應及時給予糾正並教育寶寶。 不要當著寶寶的面服用藥物, 因為寶寶的模仿能力很強。 將堅硬的食物加工成較小顆粒或烹飪軟爛後再給寶寶食用。

如何避免寶寶誤食

Advertisiment

儘量不要在寶寶面前吃藥, 以免他誤以為藥物可任意食用。

誤食化學劑急救措施

不要馬上催吐, 應先判斷寶寶吃了什麼, 吃了多少, 什麼時候吃的。 查看該化學劑容器上是否有急救處理方法, 按照其方法採取急救措施。 當寶寶的身體接觸到化學用品後, 馬上用清水沖洗15分鐘左右。 不要給寶寶催吐, 仔細觀察寶寶的呼吸、脈搏以及臉色。 去醫院時應帶上裝有寶寶誤食物品的容器。 不要讓寶寶再吃任何東西, 包括水與牛奶, 舉例來說, 若喝下鹽酸, 喝水稀釋會使寶寶嘔吐, 也可能會嗆到。

誤食藥物急救措施

儘快弄清誤服藥物的名稱, 服藥時間長短以及誤服劑量。 如果誤服的藥物副作用很小, 劑量很少, 可以喂寶寶大量的水,

Advertisiment
通過稀釋藥物從尿中排出。 如果誤服的藥物副作用大, 或者劑量較大, 應立即採取催吐的急救措施。 用手刺激寶寶的咽喉部位或者舌根, 使其嘔吐, 從而把胃內的容物排出。 同時, 喂其大量白開水, 反復刺激催吐。 如果寶寶情況比較嚴重, 藥量過大, 時間過長, 甚至出現中毒症狀, 例如喪失意識, 必須立即就醫。 去醫院應同時攜帶剩餘藥品及說明書。

誤食防蟲劑

寶寶誤食了衛生球, 應立即喝茶水或白開水。 壓迫寶寶的舌根以催吐。 在3個小時以內, 不可餵食牛奶和脂肪高的物質。

物品存放要講究

易引起寶寶誤食的物品要存放位置高, 寶寶夠不著的地方, 或者乾脆鎖上。 盛放堅果、豆類的容器蓋子要旋緊到寶寶不能自己打開的程度。

Advertisiment
成人藥品與兒童藥品要分開保存, 並放在寶寶觸及不到的位置。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