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說謊媽媽怎麼辦?

“媽媽!我不想去幼稚園。 ”“為什麼?我腿疼!”“腿疼啊!讓我看看!”媽媽摸著孩子的腿, 小心地揉著, 最後用嘴哈了一口氣:“還疼嗎?”“不疼了。 ”孩子高興地說, “媽媽!你送我去幼稚園吧。 ”

媽媽知道, 孩子的腿並不疼, 他之所以說謊, 只是想得到媽媽更多的關心罷了。 媽媽想起自己小時候為了有好東西吃而裝病或者故意把自己凍感冒的事, 忍不住笑了。

說謊, 是兒童心理發展和智力發育必然出現的一種反映。 低齡兒童的說謊往往不是真正道德意義上的說謊, 他們還分辨不出幻想和現實的區別, 但是一旦孩子有意識地說謊,

Advertisiment
就要引起家長足夠的重視。 因為他們此時說謊是為了掩蓋自己的錯誤, 欺騙別人。

據國外心理學家們的分析, 孩子說謊有種種原因, 其中一個原因就是出於無奈, 很多時候孩子撒謊是家長逼的――這可能是很多家長都沒有想到的。

5歲的悠悠和10歲的表姐坐在桌邊一起吃點心。 表姐吃得慢條斯理, 悠悠則吃得很快。 悠悠吃完後想再去拿, 不小心碰到了玻璃杯, 杯子掉在了地上, 摔碎了。 聞聲而來的媽媽看到地上的玻璃碎片問:“誰那麼不小心?”“是姐姐!”悠悠飛快地回答。 媽媽一邊清掃一邊說:“下次一定要小心啊!紮著手怎麼辦?”表姐後來對悠悠說:“要不是怕你媽媽批評你, 我才不替你背黑鍋呢。 ”

悠悠媽媽對悠悠很嚴格,

Advertisiment
兩個孩子知道, 如果說了實話, 悠悠一定會受到責罰, 說是表姐, 悠悠媽就不好意思說什麼。 一般來說, 家庭環境寬鬆、能夠隨意發洩牢騷的孩子, 一般比較誠實;相反, 在父母過分嚴格管教下的孩子常常為了逃避責駡而說謊。

廣場上, 幾個孩子在一起玩。 一個孩子興致勃勃地說著自己在大海邊撿貝殼的趣事, 小朋友們津津有味地聽著, 有的也說著自己在其他地方遊玩的經歷。 這時, 一個名叫林林的孩子把嘴一撇:“這有什麼好玩的, 坐過海上的大船嗎?我還和我表哥去大海上打漁呢。 ”其實, 林林只是跟著表哥在一條小河邊釣過魚, 他根本就沒有見過真正的大海。 而且由於家裡經濟條件有限, 出去玩的機會也很少。

林林說謊是為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Advertisiment
提高自己在小夥伴中的地位。 這和家長有很大的關係, 如果家長成天追求和談論的是物質財富, 喜歡吹牛, 孩子也必然會受到影響。

公車上, 一個孩子彎著腿從身高線邊走過, 他的媽媽緊跟著上了車, 刷了一個人的卡。 看看司機沒說什麼, 母子兩個相互看著笑了笑。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如果家長不誠實, 這種惡習就會被孩子模仿。 有些家長當著自己小孩的面, 就經常不說實話。 比如來了電話, 父親就對孩子說:“如果有人找我, 就說我不在。 ”

提醒:孩子最初說謊時, 無論出於什麼原因, 總是比較緊張和害怕, 怕被家長識破而遭到訓斥, 但也會抱著僥倖心理。 家長發現孩子說謊後, 不要輕易給孩子下品德不好的結論,

Advertisiment
要説明他認識說謊的危害。 當發現孩子說謊時, 不一定非得讓孩子承認自己說了謊, 尤其是當著外人的面時更是如此。 當著外人的面, 非得讓孩子承認自己說了謊, 無非有兩種結果:一是孩子死不承認;二是孩子認了錯, 但自尊心大受傷害。 可以把他悄悄地叫到一邊, 指出他說謊了, 但會給他改正的機會, 他今後一定能做得很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