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變“自私”是孩子成長必經之路

[導讀]不記得何時起, 原本大方的寶寶突然變得自私起來。 他不再樂意與別的小朋友分享玩具, 更不允許你把他的零食送給別的寶寶, 甚至只要有人碰他的東西, 他就會大喊大叫、暴跳如雷, 寶寶怎麼變自私了?

“自私”是成長必經之路

yc_td:事情要一分為二, 從大方變自私, 是孩子成長的過程;原來願意分享說明孩子還沒有自我意識, 等大了一點, 孩子有些許自私, 是因為知道了自有財產和共有財產的區別, 有了自我保護意識。 從這點上來說, 是孩子的進步。 只要適當加以引導、說明道理, 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

Advertisiment
這個根本就不算什麼問題!

然然荃荃:孩子“小氣”, 不願分享, 爸媽不用急。 小寶貝的“自私”是正常現象, 是通向“分享”的必經之路。 我們要耐心等待孩子逐漸成長, 經由心智成長的歷程, 逐漸領悟和學會“分享”。 讓分享變成一件快樂的、寶貝心甘情願的事。 然然兩三歲時也曾小氣, 升級當哥哥後和弟弟玩得可好了。

斐斐媽:孩子的成長每個階段都不一樣, 2-3歲的孩子, 與外界交往了一段時間後, 懂得了有些東西是屬於自己的, 開始懂得保護自己的東西了, 這就是人性中自私的首要來源, 其實作為媽媽不必太過驚慌, 只要在旁告知他與人分享, 隨著時間變化, 孩子會懂得與人交往過程中的分享的快樂。

1069胡璟言:現在基本都是一家只有一個小孩子,

Advertisiment
東西滴歸屬感自然也很強。 讓孩子多接觸別滴小朋友, 學會大家一起分享一樣玩具或者一份食物, 從玩和吃中享受和別滴玩伴在一起滴快樂, 互相交換也是一個不錯滴方法。 小孩子小, 慢慢來。

將“分享”潛移默化

錢欣寶貝:可以經常喊小朋友來家裡玩, 把願意分享的東西和小朋友分享, 可以和寶寶說把你的東西給別人玩, 別人才會把東西給你玩。 也可以帶寶寶多多出去玩, 多接觸接觸人群, 看看小動物, 讓寶寶變得有愛心, 讓寶寶的心理變得健康, 不要強迫寶寶做不願意做的事, 要多溝通。

張鄒藝姝媽媽:可以這樣和孩子說, 太陽月亮願意和全世界的大孩子小孩子分享它們的光亮和清輝, 我們才能在白天欣賞到美麗的大自然,

Advertisiment
享受春夏秋冬的美景, 在夜晚仰望美麗的星空!孩子你願意和大家一起分享嗎?

青青:通常寶寶自私的時候我都會引導或者轉移, 當寶寶不願意把心愛的玩具分給他人時, 就不能強行搶走給其他小朋友。 慢慢引導寶寶學會與他人分享, 在分享食物時, 不妨先從寶寶身邊熟悉的親人漸次開始練習, 然後是平時熟悉的小夥伴, 最後才是身邊陌生的人。

[專家支招]

尊重寶寶的所有權, 尊重寶寶的“物權”, 無論是玩具、食物還是書籍, 只要是許諾給寶寶的, 就由寶寶來支配, 讓他相信自己真正擁有自己的東西, 而擁有的表現是“自由支配”, 可以決定是否分享。 分享是以“擁有”為前提的, 強制的“大方”會使寶寶難過、生氣、產生危機感。

Advertisiment

分階段進行分享訓練 第一階段, 通過在家中和寶寶玩遊戲, 讓寶寶相信玩具分享後能夠重新回到自己手裡。 如:向他借走一樣玩具答應他5分鐘後還給他。 第二階段, 引導寶寶嘗試和小朋友們進行交換玩具的遊戲。 如大家交換玩具3分鐘後歸還, 讓寶寶感受自己既能享用別人的玩具, 也不會因此失去自己的玩具。 最後, 組織寶寶們做集體活動, 遊戲最好選擇需要團體協作的專案, 如一起搭積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