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歲左右的孩子逐步有了較強的自我意識, 開始有“主見”。 而教育寶寶講禮貌卻容易遭到抵觸。 這時候, 身為父母我們該怎麼辦?
來自媽媽的擔憂:我的寶寶“沒禮貌”
“我的女兒現在2歲, 平時一直帶她出去玩, 1歲半之前一點也不拘束, 是個愛說愛笑的小女孩, 可是從1歲半開始突然變得認生, 不再喜歡和別人說話。 現在2歲, 更加不愛與外人, 尤其是與成人交流, 連打招呼、說再見也不幹。 她越是不說, 大人們越愛和她開玩笑, 捉弄她, 幾次把她惹哭。 明知道大人們那樣開她玩笑不對, 但我也不知該如何避免。 過後,
Advertisiment
我們平時也非常注意‘以身作則’, 儘量熱情地和周圍人打招呼, 但寶寶依然不怎麼‘懂禮貌’。 ”
相關知識連結:寶寶的“怕生敏感期”
幾乎所有的寶寶在1歲半左右都表現出認生、怯生的行為特點, 但是具體的行為表現各不一樣:有的怕成年人(像上例中的寶寶), 有的只怕陌生的男性, 還有的會怕電動玩具……寶寶認生確實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現象, 這是人類自我保護本能的遺傳和順延, 就像寶寶剛出生時, 本能地怕墜落感是一樣的。 這個過程持續的時間有長有短, 因人而異。 大部分的孩子在2歲左右達到高峰, 然後逐漸開始緩和。
Advertisiment
“認生”現象預示著寶寶已經開始有能力區分“自己人”和“陌生人”。 從精神分析的角度來看, 1歲半到3歲, 是心理發育的第二階段, 也是幼兒自然天性與社會規範要求之間的第一個衝突。 “禮貌”顯然也屬於社會規範之一, 而“認生”的天性也在這一階段逐漸達到高峰, 因此有些衝突就不奇怪啦。 只是如果家長們能更多地瞭解寶寶是怎麼想的, 也許就能更有效地引導其“不禮貌”的行為。
來自寶寶的心聲:“這些人不是家裡的, 我好害怕!”
一歲半之前的寶寶通常對一切都很好奇, 也不怕生, 待人熱情如家人。 可當寶寶1歲半左右, 逐漸開始意識到這些外人並不是那幾個和自己朝夕相處的家人,
Advertisiment
“他們好像不友善, 我該怎麼辦呀?!”
上例中媽媽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3歲前的小朋友尚不能區分什麼是開玩笑, 因此一些成人半真半假的玩笑會被寶寶們視為“威脅”的訊號。
Advertisiment
利用故事來引導
家長們可以將寶寶怕生的各種心理活動, 用一隻小動物當主角編成故事。 比如, 有一隻2歲多的小貓, 當貓媽媽帶它出去串門兒時, 小貓一見隔壁黃貓大伯就往媽媽身後躲,
Advertisiment
巧為寶寶打圓場
有些親戚、鄰居不合時宜的玩笑確實令人頭疼,既不能直接怪責他人,又不能陷寶寶于孤立無援。我們或許可以嘗試以下的辦法來為寶寶打圓場:
轉移話題:和逗弄寶寶的人聊些其他感興趣的話題,邊聊邊用手掌輕撫寶寶脊背,提供充足的安全感。
充當翻譯:我們可以將寶寶的行為解釋給別人聽——“我們寶寶啊,其實已經和你們打過招呼了,不過是用他自己的方式,人家還小,所以現在只會用眼睛看一眼,以後長大一點就會叫叔叔好啦”。另外,也可以把逗弄寶寶的言行翻譯給寶寶聽,比如“黃叔叔說你不叫他就賣掉你,其實他不是真的要這樣做。放心,有媽媽保護你”,然後抓起寶寶的小手指著那人,模仿寶寶的聲音說“你們這麼大的人,不許這樣嚇唬小孩子嘛!”如此一來,那些逗弄寶寶的人或許也就知趣了。
巧為寶寶打圓場
有些親戚、鄰居不合時宜的玩笑確實令人頭疼,既不能直接怪責他人,又不能陷寶寶于孤立無援。我們或許可以嘗試以下的辦法來為寶寶打圓場:
轉移話題:和逗弄寶寶的人聊些其他感興趣的話題,邊聊邊用手掌輕撫寶寶脊背,提供充足的安全感。
充當翻譯:我們可以將寶寶的行為解釋給別人聽——“我們寶寶啊,其實已經和你們打過招呼了,不過是用他自己的方式,人家還小,所以現在只會用眼睛看一眼,以後長大一點就會叫叔叔好啦”。另外,也可以把逗弄寶寶的言行翻譯給寶寶聽,比如“黃叔叔說你不叫他就賣掉你,其實他不是真的要這樣做。放心,有媽媽保護你”,然後抓起寶寶的小手指著那人,模仿寶寶的聲音說“你們這麼大的人,不許這樣嚇唬小孩子嘛!”如此一來,那些逗弄寶寶的人或許也就知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