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變得愛發脾氣
寶寶吃飯過程中突然哭了起來, 肯定是有理由的。 比如說特別想吃卻不能痛快地吃, 或者媽媽餵食的速度與寶寶進食的速度不合拍等。
現在寶寶已經有一定的感情表達能力了, 那麼理所當然就不會只是老老實實地吃飯了。
所以, 家長不要光想著:“真是的, 為什麼不肯好好地吃飯呢”。
“生氣”是寶寶表達感情的一種方式,
Advertisiment
表現出與寶寶共鳴的姿態
1歲左右的嬰兒, 心裡儘管有某種想法, 比如“我感覺是這樣”、“我想這樣做”等, 卻不能用語言或行動表達出來, 在難以忍耐的情況下, 就會顯得焦躁不安或者會感到精神壓抑。
父母這時候要表現出充分理解寶寶的態度。
跟孩子說:“是挺討厭的”、“寶寶發火了, 是吧。 ”然後, 想辦法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吸引孩子一起玩遊戲。 比如可以說:“看看畫冊好不好呀”、“一起來搭積木吧”等。
>>推薦閱讀:發脾氣大叫的企鵝媽媽
另外, 上幼稚園這個事情對嬰兒的情緒也有一定的影響。 環境變了, 還要和沒有見過的人接觸, 寶寶肯定會感到茫然失措的。
Advertisiment
克服了這些困難, 在孩子的眼裡世界就會更加寬闊, 所以就當做寶寶人生途中的一個磨煉吧。
寶寶敲打自己的腦袋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 一點點地自己會做的事情越來越多, 於是自我意識也開始萌發了。
但是, 畢竟孩子一個人自己能夠做的事情還很有限, 事情的結果不如意的話, 有時就會發起火來。
換句話說, 發火是孩子感情亢奮的表現。 有的孩子這時候會投擲玩具, 還有的孩子會咚咚地敲自己的腦袋。
孩子們通過這些事情, 漸漸地就會懂得不是任何事情你想怎樣就會怎樣的, 這樣才能成長起來。
一般來說, 孩子不會做那些讓自己的身體受到的損害超過極限的事情。 所以, 隨著成長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