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耐心的媽媽, 也一定會被孩子的所作所為折磨得瞬間就想爆粗!
所以當一天好媽媽容易, 幾十年如一日地當好媽媽那靠的就不光是耐心, 還要有知識和技巧。 孩子就好像是大人的鏡子, 任何行為都出自模仿和本性。 所以如果有一天當你推開家門, 發現你家原本天真可愛的小天使變成了小魔鬼時, 請不要害怕。
孩子還是原來孩子, 只是你打開他的方式不對!換個角度看也許就完全不一樣了。
NO1:孩子不好好吃飯, 卻又動不動喊"餓!"如果媽媽確信自己的廚藝沒問題的話, 那麼你家寶寶應該就是傳說中的"天生美食家"。
Advertisiment
如此萌到化的飯菜還會擔心寶寶吃不下麼?另外需要提醒注意的是, 媽媽要根據寶寶不同的發展階段儘量把食物做成方便吞咽或咀嚼的形狀。
NO2:沒徵兆沒緣由地大哭通常寶寶哭無外乎幾種情況, 一是想要引起注意, 二是希望滿足需求, 三是確實受到了傷害(身體or心理)。 先要找到寶寶哭鬧的原因, 再去安撫寶寶情緒。 如果寶寶習慣用哭來獲得滿足, 那麼恰恰是平時受到的關注太多了, 你完全可以忽視他一會兒。
等他瞭解到這招沒用了, 便會馬上會擦乾眼淚又變成一條好漢!
NO3:"不不不!"永遠跟你對著幹!讓他刷牙不刷!讓他洗臉不洗!讓他上床睡覺他也像完全沒聽見!總之他喜歡跟你對著幹,
Advertisiment
媽媽先別忙著發火, 因為寶寶肯定是到了自主意識發展的敏感期, 他已經試圖自己掌控世界而不是一味聽憑大人的安排。
這時候你千萬別跟他硬碰硬, 嘗試著把想要他做的事反過來說, 說不定就有神奇的效果!
NO4:分分鐘把乾淨整潔的房間切換成垃圾堆溫馨的環境, 可愛的孩子, 這樣的場景只會出現地電視裡。 事實上每一位媽媽都知道, 每天不停要做的事就是打-掃-房-間!孩子的規則感沒有建立, 不懂得每一件淩亂的玩具都有它該去的地方, 但只要通過後天的引導和學習孩子很快就能對他的"領地"重新規劃。
Advertisiment
這時候媽媽需要做的就是忍住!別收拾!
NO5:貼在電視前看動畫片這個太好解決了, 媽媽只要堅持做到"不坐到指定距離上的位置就不打開電視!"
NO6:對地攤上的劣質玩具毫無抵抗力地攤玩具以色彩炫麗、價格低廉、且品質毫無保證而一統玩具江湖。 孩子常常路過就會走不動路。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好解決。 可以引入零花錢的概念, 讓孩子在一定程度內自主支配自己的財產, 無論他被什麼樣的地攤玩具吸引, 只要在他的預算範圍內都可以買, 媽媽不要過多干涉。
等到下次碰到真正喜歡的東西而沒錢買時, 自然就對其他可有可無的雞肋有了抵抗力。
NO7:永遠在找東西早上出門前永遠在找東西, 媽媽我鞋子在哪兒?襪子在哪兒?衣服在哪兒?帽子在哪兒?……快要遲到了,
Advertisiment
《弟子規》裡說的很明白, "置冠服, 有定位, 勿亂頓, 致污穢。 "每樣東西都有自己的位置, 每天回來把它們放回原位, 第二天找起來就很方便了!
另外配合第4條, 讓寶寶從小養成收拾房間的好習慣, 不但可以順利解決這個問題, 還能從小鍛煉寶寶的觀察力和記憶力!
NO8:穿髒襪子在床上跳看著雪白的床單上被踩滿了黑腳印, 媽媽肯定要瘋了。 不過寶寶兩歲後是跳躍的敏感期。 特別是雙腿並列跳對於前庭覺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所以蹦蹦跳跳不應該制止還應該鼓勵。 只不過再看到孩子上床亂蹦的時候別忘了大喊一聲:"襪子脫了沒!"
Advertisiment
有條件的家裡乾脆買個蹦床回來讓孩子體驗"飛得更高"的感受吧!這樣他們就會放過你的床單了。
NO9:睡覺頭腳亂竄, 經常睡得正香時突然挨一腳還沒有分床睡的寶寶一定是上天派來拯救爸媽晚上失眠的天使, 因為有了他們, 爸媽個個都能練成"秒睡"神功, 因為不知道他什麼時候就會來一腳, 把你從美夢中踢出來。
但如果這已經嚴重地影響到睡眠品質的話, 媽媽們就可以考慮分床了, 起碼讓他先從同房不同床開始吧!
NO10:不分時間場合的"媽媽我要大(小)便!"寶寶如廁訓練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而且每個寶寶的生長發育都不一樣, 所以帶娃出門難免就會有各種尷尬的情況發生。
如果是短時間出行,可以視寶寶進食飲水量的多少帶他去廁所提醒他大小便。如果長時間在外面,除了事先把廁所找好之外,還要記得帶娃出門必備的乾淨衣褲+濕紙巾。如果需要長時間坐車的話,那麼準備一個寶寶專用的便攜移動廁所也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是短時間出行,可以視寶寶進食飲水量的多少帶他去廁所提醒他大小便。如果長時間在外面,除了事先把廁所找好之外,還要記得帶娃出門必備的乾淨衣褲+濕紙巾。如果需要長時間坐車的話,那麼準備一個寶寶專用的便攜移動廁所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