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走路外八字該怎麼糾正

生活中我們看到有些小寶寶走路外八字, 就像小鴨子一樣, 媽媽們可能不知道寶寶這樣的情況很有可能是髖關節脫位。

髖關節由骨盆的髖臼和股骨頭構成, 這兩者如同中醫藥師搗藥用的臼和杵。 位置正常可以相互促進發育。 當嬰兒出生時或發育過程中出現位置異常, 兩者不能正常地相互促進發育, 就會導致發育不良。 這種發育不良可以是單側發病, 也可以是雙側發病。

單側發病的, 一般表現為兩邊腹股溝和臀部的皮紋不對稱, 下肢長度不一樣:患病的側出現膝外翻, 下肢兩邊不等長度久而久之會形成脊柱往側彎曲。

Advertisiment
如果是雙側發病, 患兒臀部會增寬, 走起路來便成鴨步, 並漸漸出現腰椎向前凸出。

由於小兒先髖治療越早效果越好, 因此早發現極為重要。 這就要求年輕家長們平時多多細心觀察寶寶的舉止, 若發現下列情況:

1、一側下肢活動少, 蹬踩力量小於另一側,

2、雙側大腿內側皮膚皺折不對稱, 患側皮紋較健側深陷,

3、為患兒洗澡或更換尿布時在髖關節部位可聞及彈響聲,

4、雙下肢不等長,

5、患兒行走步態跛(單側髖脫位)或搖擺, 即所謂”鴨步(雙側髖脫位), 臀部扁而寬, 會陰部增寬, 臀部後聳。

發現以上的情況, 應引起家長注意, 並及時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x線檢查即可確診。 不同年齡的患兒, 治療方法的選擇是不同的。

Advertisiment

小於6個月大的患兒採用吊帶進行保守治療,

6個月到3歲大的患兒, 則需先行手法或者手術進行復位後, 應用“石膏+支架”的方法進行系統治療,

大於3歲的患兒則需要進行手術, 手術的方式有很多, 要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進行選擇。

專家提示:

在這些過程中, 定期、系統的複查是治療的關鍵, 可以根據髖關節發育的動態變化進行適當的調整, 降低後遺症和併發症的發生。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