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過早的學會走路未必是聰明的表現, 如果什麼事情都和聰明掛鉤的話, 實在太草率了點。 寶寶學習走路太早的話, 腿骨頭會變形, 以後八字腿、O型腿非常難看, 同時可能也會影響走路姿勢, 所以不可急。
很多家長會把寶寶成長的每一步都當做成一場比賽,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下。 而實際上, 這些比較是很不必要的。 瑞士的醫學專家發現, 孩子學會走路的年齡不會對他們今後的成長帶來影響。
正常來說, 寶寶在6個半月左右可以自己坐著, 最早為不到4個月, 最遲會在1歲之後才能坐起來;而寶寶學會走路的年齡通常是12個月,
Advertisiment
寶寶走路早的危害
1、容易導致扁平足:
90%的扁平足是由於足部過早負擔過重引起。 過早地讓寶寶站立或學步, 會損害足部韌帶和肌肉, 影響足弓的形成, 於是造成扁平足。
2、導致羅圈腿:
很多孩子並不缺鈣, 但還是會出現X型腿或O型腿, 這與孩子過早學步也有一定的關係。 孩子骨骼中水分有機物成分較多,
Advertisiment
寶寶學走路穿什麼鞋子好?
1、材質:牢固、柔軟的面料布面、布底製成的鞋子既舒適, 透氣性又好;軟牛皮、軟羊皮製作的鞋子, 鞋底是柔軟有彈性的牛筋底, 不僅舒適, 而且安全。 不要給寶寶穿人造革、塑膠底的童鞋, 因為它既不透氣, 還易滑倒摔跤。
2、鞋底:鞋底不要特別軟, 特別軟的鞋底不但不能給寶寶以很好的支撐力量, 反而會增加寶寶的學步難度。 但鞋弓要有一定的柔軟度, 這樣可以讓寶寶運動自如。 另外, 鞋底要防滑, 這樣寶寶不容易跌倒。 而且, 鞋底不能太薄, 要讓寶寶的腳有蹬地的感覺。 鞋底的前部要稍稍抬起一些, 有一定的前蹺度,
Advertisiment
寶寶學走路時的建議
1.多給寶寶吃含鈣食物
媽媽平時應該多給寶寶吃含鈣食物, 保證寶寶骨骼的正常發育, 幫助寶寶學步。
2.讓寶寶從爬行開始
循序漸進, 讓寶寶從爬行開始, 因為這樣可以鍛煉寶寶腿部肌肉的張力和力量, 有利於學步。 家長可以讓寶寶在地板或硬的墊子(太軟的平面不利於寶寶練習)爬行, 可適當利用玩具進行誘導。
3.適當讓寶寶做仰臥起坐
要經常練習寶寶的肌肉力量, 還可以讓寶寶做仰臥起坐運動。 拉著寶寶雙手做以下動作:坐起–站立–坐下–躺下,
Advertisiment
溫馨提示:家長在拉寶寶的雙手時不能太過用力, 以防用力不當造成寶寶脫臼。
4.讓寶寶蹬腿彈跳
雙手托住寶寶的腋下, 托起寶寶, 讓寶寶做蹬腿彈跳動作, 練習寶寶腿部的伸展能力。
5.少抱著寶寶, 多讓寶寶自由活動
有些家長老是抱著寶寶不放, 或者把他放在一個地方。 家長應該多給寶寶自由活動的機會, 鼓勵他四處遊走, 進行探索。
溫馨提示, 記得清理雜物和容易發生意外的物品, 給寶寶一個安全的空間。
6.鼓勵寶寶站起來抓取目標玩具
站立是寶寶學走路的前提, 不妨將寶寶喜歡的玩具放在與寶寶高度差不多的沙發或茶几上, 鼓勵他扶著站起來抓取玩具, 還可以把玩具放在沙發上或拿在爸媽的手裡,
Advertisiment
7.讓寶寶練習放手站立
剛開始放手站立時, 寶寶可能會因為害怕不願意這樣做。 家長可以遞給寶寶單手拿不住的玩具, 如皮球、布娃娃等, 讓寶寶不知不覺放開雙手, 獨自站立。 也可以把玩具放在另一邊, 逗引寶寶轉動身體, 獨自站立。
8.對寶寶進行扶走訓練
讓寶寶在可以扶走的環境裡自由活動, 讓他扶著牆面、沙發、茶几、小床、欄杆、學步車、凳子慢慢的移步。 為了保證安全, 家長可以在寶寶身後, 扶住寶寶的胳膊, 帶動他向前邁步走, 慢慢地過渡到握住寶寶的一隻胳膊讓他自己走, 可以配合口令, 以調動寶寶的興趣。
溫馨提示:不能牽拉或者提寶寶的前臂讓他行走, 容易造成寶寶脫臼。
9.蹲在寶寶的前方
當寶寶扶著會走後,爸媽可以蹲在寶寶的前方,展開雙臂或者用玩具,鼓勵寶寶過來,先是一兩步,然後再一點點增加距離。等寶寶敢獨自向前走以後,爸媽可以分別站在兩頭,讓寶寶在中間來回走。
10.對寶寶進行安撫和鼓勵
寶寶學走路時,摔倒是不可避免的,爸媽不宜過度緊張,過度緊張反而會加劇寶寶對學步的恐懼。當寶寶學步跌倒時,媽媽應給予安撫和鼓勵,讓寶寶有安全感。
9.蹲在寶寶的前方
當寶寶扶著會走後,爸媽可以蹲在寶寶的前方,展開雙臂或者用玩具,鼓勵寶寶過來,先是一兩步,然後再一點點增加距離。等寶寶敢獨自向前走以後,爸媽可以分別站在兩頭,讓寶寶在中間來回走。
10.對寶寶進行安撫和鼓勵
寶寶學走路時,摔倒是不可避免的,爸媽不宜過度緊張,過度緊張反而會加劇寶寶對學步的恐懼。當寶寶學步跌倒時,媽媽應給予安撫和鼓勵,讓寶寶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