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越亂越聰明

很多寶寶們到了2、3歲後, 就開始在家裡上天入地, 胡作非為:不是將餐巾紙抽出來撕成漫天飛舞的雪花, 就是把玩具當垃圾, 扔的到處都是……為此, 媽媽們也是頭疼不已!寶寶們為什麼就不能安安靜靜、乾淨整潔的玩耍呢?


其實, 這些行為可是個好信號!因為, 寶寶們越亂, 可能就越聰明!

從2歲多開始, 寶寶們開始領悟到空間的魅力, 空間敏感期悄然而至。 然而, 空間是個很抽象的概念, 聰明的寶寶們便學會了通過各種方式, 體驗對空間的感知。

【空間敏感期有何表現】

最開始表現為喜歡扔、爬、抓、移動物體等。

Advertisiment
寶寶大多會先通過抛灑或移動物體來感知空間的存在, 在通過觀察物體的運動情況來想像空間, 最後通過物品和空間之間的關係來建構空間概念。

稍大一點後, 他們開始喜歡爬高、旋轉、從高處往下跳等。 除了用四肢感受空間之外, 還會用皮膚、肌肉以及身體的各種感官去感受空間的大小、高低、遠近等, 這些感受也是兒童空間智慧發展的關鍵。 在體驗中, 寶寶們逐漸將自己同現有的物質世界進行結合, 最終實現心智的成長。 這些成長都是寶寶在自由的環境和具體的生活中完成的。

寶寶對空間的把握決定了他未來的行為探索與思維智力的發展, 為日後的成長成才埋下了非常重要的伏筆。

【空間敏感期如何教育】

1、密切觀察,

Advertisiment
發現時機


對於0-6寶寶而言, 90%的家庭生活佔據了成長的大部分時間。 這一時期也正是各種敏感期接踵而至的時候, 每個小小的舉動和反應都可能是相應敏感期到來的徵召, 因此, 親人們在養育過程中, 一定要留心寶寶們的一言一行, 找准教育的切入點和時機, 才能讓寶寶們收穫更多的知識和本領。

如果寶寶喜歡抓起什麼就往遠處扔、喜歡被爸爸舉高高的話, 那就可能是到了空間敏感期咯!

科學教具助力成長

進入空間敏感期的寶寶是十分難管教的, 一是根本管不了, 該扔還是扔, 該跑還是跑;二是寶寶們對於空間的探索方式多且雜, 但不同的方式對寶寶們的智力及運動能力開發都有著不同的促進作用,

Advertisiment
因此, 原則上, 我們建議媽媽們千萬要淡定、冷靜處理。 因為一旦干涉, 可能就剝奪了他們的學習機會。 如果擔心家中的小物件被他們破壞, 也可以嘗試一些專業的早教器材或玩具。

如果寶寶喜歡扔東西, 可以採購一些毛絨玩具等不易傷害到寶寶和家裡其他物品的東西;如果寶寶喜歡爬高, 則可以多帶他去戶外, 練習臂力和肢體協調性。

而可以提供豐富早教遊戲的早教機燈專業教具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如小天才早教機中, 就有專門針對空間敏感期的《躲貓貓》、《不亂扔垃圾》、《超級還原機》、《比比藍大沖關》等內容, 都是培養寶寶空間意識和感覺的不錯教材。

日本教育理論家木村久一對早期教育曾經發表過這樣的言論:如果孩子的興趣和熱情一開始就得到順利發展的話,

Advertisiment
大多數孩子將會成為英才或天才。 足以看出早期教育的重要意義。 而作為促進大腦發育的重要敏感期之一, 空間敏感期也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媽媽關注和重視, 希望更多的媽媽和寶寶能因此獲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