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趴著好處多,不願意趴怎麼破?

趴著好處多多(沒錯, 就是傳說中萬能的“多趴”), 但是孩子不喜歡, 不願意趴, 怎麼破?小編來救場咯!

什麼是俯臥時間?

俯臥時間是指在寶寶清醒、有看護的情況下, 胃部(肚子)著地。 匍匐趴著對寶寶有很多益處, 可以幫助他鍛煉頭部、頸部、肩部的肌肉, 並促進運動技能的發育。 俯臥也可以防止寶寶頭型後部過扁和部分畸形偏頭。

寶寶的頭蓋骨很軟, 有幾塊活動的平面, 如果長時間睡在同一位置, 頭蓋骨裡的這幾塊平面骨會變扁平。 我們建議寶寶仰臥睡覺以防止嬰兒猝死綜合征, 同時, 應該在寶寶清醒時讓他多趴著,

Advertisiment
體驗不同的姿勢, 以降低寶寶扁頭的風險。

研究表明, 多趴的寶寶會更早學會匍匐爬行;寶寶俯臥越多, 他就能越早學會翻身、肚子著地匍匐前進、用四肢爬行和獨坐。

可以讓新生兒在家長的大腿上趴著, 每天堅持2-3次, 每次幾分鐘。 等你的寶寶強壯些了, 就可以在換尿布或小睡醒來時把他放置在地板的毯子上, 並在他跟前放置符合他月齡的小玩具。 當寶寶適應了俯臥後, 要讓他更多地趴著, 3-4月齡的寶寶建議每天俯臥至少20分鐘以上。

切記, 俯臥一定要有人看護。 如果趴著的寶寶覺得煩躁或者瞌睡了, 請給他換個姿勢, 或把寶寶放進小床裡休息。

如何讓你的寶寶趴著更舒適

美國兒科學會兒童保育和早期教育委員會主席Danette Glassy認為,

Advertisiment
寶寶用肚子趴著可以讓他們學習如何俯臥撐起身體、翻身、坐起、爬行和拉著站起來。 嬰兒若較少俯臥, 他們的運動技能發育會有所延緩。

現在我們都知道了寶寶的俯臥很重要, 但當寶寶趴著煩躁了、哭鬧了, 你該怎麼辦?大多數寶寶都習慣于仰臥睡眠, 他們並不熟悉趴著的姿勢, 而且趴著也不如仰臥舒服。 所以如果你的寶寶不願意趴著, 這是很正常的。

可以嘗試以下幾種方法, 讓寶寶更好地適應。

寶寶趴著的時候陪伴左右

在他還未習慣趴著的時候用“媽媽陪伴”策略使他逐漸適應。 陪你的寶寶一起趴在地板上, 鼓勵他、跟他講話、搖搖撥浪鼓、做鬼臉、玩捉迷藏等等, 寶寶可能還會很喜歡看你抬腿和卷腹。

Advertisiment
另一個好方法是把寶寶的肚子貼著你的肚子, 在地板上、躺椅、浴缸裡皆可。

如果寶寶已經可以控制頭部(大約在4個月), 你可以帶他玩飛翔動作:大人平躺在地上, 彎曲雙腿, 把寶寶的肚子抵住你的腿, 頭部對著膝蓋, 扶穩他, 然後彎曲你的雙腿。 他會非常享受這樣的新視野。 你也可以把他放在床上, 靠近床沿, 然後你坐在床邊的地上, 臉靠近他。 這個姿勢讓他更容易跟你有互動, 柔軟的床面也會讓寶寶覺得舒適。

注意:要告訴寶寶的看護人或保姆, 俯臥很重要, 同時寶寶睡著時用仰臥也很重要。

提供些有趣的玩意兒

在他趴著的時候給個他喜歡玩的玩意兒:支起一本紙板書或放一個玩具在寶寶跟前, 或者有燈的、帶鏡子的、會動的畫面、音樂、吱嘎發聲的都可以。

Advertisiment
也可以把寶寶放在彩色墊子或兒童軟墊上, 有的墊子自帶支起的玩具、鏡子等小設備。 在趴趴墊上建議把寶寶的襪子脫掉, 使他能觸到地面。

訓練寶寶獨立支撐

當寶寶3-4個月, 頸部有一定的力量時(可以控制頭部之後, 還不能支撐起前臂), 可以在寶寶的胸前或腋下放一塊毛巾或一隻枕頭, 把他的手放在枕頭前方(如果他試圖翻過來, 你可以用手按住他的屁股)。 等到他能獨立用前臂支起身體了, 再把枕頭抽走, 讓他鍛煉自己的運動能力。

注意:有的寶寶喜歡趴在大的練習球上滾動, 家長要一手扶住寶寶一手控制球慢慢前後滾動。

選擇好的訓練時機

寶寶過餓或過飽時都不適宜趴著,

Advertisiment
最好是餐後一小時, 可避免吐奶或反酸。 當寶寶開始哭鬧(即使只玩了一分鐘), 也要試著跟他講話, 與他玩耍來安撫他一會兒。 當他趴夠了就把他抱起來, 稍後再趴。 寶寶對俯臥的喜愛和趴著的時間會隨著經驗和哄勸而增加。 多數寶寶會翻身了之後會更喜歡趴著。

注意:有的家長發現換完尿布給寶寶趴一會兒是個不錯的選擇(讓寶寶趴一會兒給他換個視角, 會讓他很開心), 注意要抓緊他, 以防滾落。

瞭解寶寶的喜好

找出寶寶不喜歡趴的原因, 可能是身體下面的毯子壓著難受, 或者粗毛地毯看著有點嚇人, 或者地板太冷、太滑都有可能。 有的媽媽發現寶寶可以舔到自己的拳頭, 他就很喜歡趴著, 還有媽媽發現只要寶寶光屁股他就很願意趴!試試看寶寶是否願意趴著給你做撫觸, 如果可行的話,這個姿勢的撫觸會讓他很舒服。

如果可行的話,這個姿勢的撫觸會讓他很舒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