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跟人打架,家長要怎麼處理?

“2歲的男娃老是跟人打架, 幾乎每天都有家長找上門來投訴, 氣死了!”樂樂媽媽抱怨道。 “我們家跟你家相反, 老是被其他小寶寶打, 我都不知道怎麼教育了!”另一個媽媽擔憂的說。 小朋友打打鬧鬧是很常見的事情, 但家長卻不能當小事簡單處理。

Advertisiment

幼兒心理專家解答:幼兒打鬧目的性強

小孩子之間的打鬧, 目的性很強, 很少帶有主觀惡意, 一般是為了搶奪某種東西, 例如搶玩具、吃的。 打鬧也是孩子之間相處的一種模式, 家長在保證孩子安全的前提下, 不要過多干涉。

家長處理不當會引發寶寶心理問題

但是對於孩子打鬧, 如果家長沒有處理好, 將直接影響寶寶的心理健康和良好性格的形成。 如果寶寶經常受欺負, 家長沒有處理好, 就會容易出現自卑、怯懦等負面情緒;如果寶寶在打架中處於上風, 而家長卻沒能及時制止寶寶, 寶寶則會養成霸道、欺淩他人的性格。

Advertisiment

家長應引導孩子自我保護和自我處理

一旦孩子打鬧, 做家長的該如何正確處理呢?首先, 家長要先觀察寶寶有沒有處於危險中, 如果處於危險, 把寶寶拉出來。 如果觀察寶寶可以自己解決, 就放手讓寶寶自己解決。 其次, 安撫好寶寶的情緒, 如果寶寶委屈了, 一直哭, 就讓寶寶哭, 釋放自己的情緒。 等寶寶穩定好情緒後, 跟寶寶講一些自我防衛的方法, 當有人來打寶寶時, 寶寶應大聲喝止, 說:“你沒有權利打我”。 如果對方動手, 教寶寶伸手擋住對方, 並及時求助老師或家長。

家長處理孩子打鬧時, 應先瞭解自己孩子的性格, 不要一出現打鬧, 便認為自己孩子受委屈了, 有可能自家寶寶先打人的。 對於性格較內向膽小的寶寶,

Advertisiment
在求助老師家長無果的情況下, 家長應告訴寶寶可以還手, 還手是為了保護自己而不是傷害對方。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