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輔食添加有講究 這個時間表蘊藏大學問 很多新手爸媽忽視了

2017-11-27 1184

寶寶輔食添加時間表是怎麼樣的呢?無疑, 寶寶成長的每個階段該吃什麼樣的輔食都有著嚴格的規定, 今天小編就在此為大家介紹寶寶輔食添加時間表, 希望對廣大新手爸媽有幫助。

寶寶輔食添加時間表

何時添加輔食?

理論上輔食添加是4個月以上, 可是真正在生活中要根據自己寶貝的情況而定, 大部分的寶寶是在6個月時才正式添加。 寶媽也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來判斷是否開始添加輔食:

體重:體重需要達到出生時的2倍, 至少達到6千克。

吃不飽:比如說寶寶原來能一夜睡到天亮, 現在卻經常半夜哭鬧,

Advertisiment
或者睡眠時間越來越短;每天母乳餵養次數增加到8-10次或喂配方奶粉1000毫升, 但寶寶仍處於饑餓狀態, 一會兒就哭, 一會兒就想吃。 當寶寶在6個月前後出現生長加速期時, 是開始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

發育:寶寶能控制頭部和上半身, 能夠扶著或靠著坐, 胸能挺起來, 頭能豎起來, 寶寶可以通過轉頭、前傾、後仰等來表示想吃或不想吃, 這樣就不會發生強迫餵食的情況。

行為:如別人在寶寶旁邊吃飯時, 寶寶會感興趣, 可能還會來抓勺子, 搶筷子。 如果寶寶將手或玩具往嘴裡塞, 說明寶寶對吃飯有了興趣。

伸舌反射:很多父母都發現剛給寶寶喂輔食時, 寶寶常常把剛喂進嘴裡的東西吐出來, 認為是寶寶不愛吃。 其實寶寶這種伸舌頭的表現是一種本能的自我保護,

Advertisiment
稱為“伸舌反射”, 說明喂輔食還不到時候。 伸舌反射一般到4個月前後才會消失。 如果在消失之前堅持喂輔食, 一味地硬塞、硬喂, 不僅父母很有挫折感, 讓寶寶也覺得不愉快, 不利於良好飲食習慣的培養。

吃東西:如果當父母舀起食物放進寶寶嘴裡時, 寶寶會嘗試著舔進嘴裡並咽下, 寶寶笑著, 顯得很高興、很好吃的樣子, 說明寶寶對吃東西有興趣, 這時就可以放心給寶寶餵食了。 如果寶寶將食物吐出, 把頭轉開或推開父母的手, 說明寶寶不要吃也不想吃。 父母一定不能勉強, 隔幾天再試試。

Advertisiment

4-6個月寶寶的輔食添加

這時的寶寶絕大部分還沒有長牙, 乳牙即將萌出, 喜歡吞咽食物, 因此泥糊狀食物非常適合寶寶。

4-6個月的寶寶飲食仍以母乳或配方奶為主, 輔食添加以嘗試吃為主要目的。 添加的量從1-2勺開始, 以後逐步增加。 主要提供流質及泥糊狀食品。 依次提供米粉(可用母乳、配方奶或蘋果汁調配), 蔬菜泥, 水果汁或泥(果汁先從兌水開始,

Advertisiment
然後再喝原汁), 接下來是果泥。

可以享用的食物

米粉:喂蛋白至少要等到寶寶1歲以後, 有過敏家族史的寶寶喂蛋黃的時間可以推遲到6個月以後。 過去主張先蛋黃, 現在醫生建議先從單純的米粉開始以防過敏。

水果:酸味重的水果如柳丁、檸檬、獼猴桃先不要給寶寶吃。

蔬菜:如胡蘿蔔、馬鈴薯、青豆、南瓜等

添加原則

奶和乳製品是寶寶的主要食品。 每日飲奶量約為600-800毫升, 不要超過1000毫升。

提前進行規律哺乳的訓練, 一般以每日哺乳5次, 間隔4小時為宜。

食物要呈泥糊狀、滑軟、易咽, 不要加任何調味劑(如鹽、味精、雞精、醬油、香油、糖等)。

使用小勺餵食。 選擇大小合適、質地較軟的勺子。 開始時, 只在小勺前面舀上少許食物, 輕輕地平伸小勺,

Advertisiment
放在寶寶的舌尖部位上, 然後撤出小勺。 要避免小勺進入口腔過深或用勺壓寶寶的舌頭, 這會引起寶寶的反感。

頭兩天以1~2勺開始, 若寶寶消化、吸收得很好, 再慢慢增加一些。

每添加一種新的食物, 要在前一種食物食用3~5天, 寶寶沒有出現任何異常之後進行。 可以從添加最不容易引起過敏的嬰兒米粉開始。

4~5個月, 每天加一次輔食即可, 一般可放在寶寶小睡起床之後。 開始時對於不太愛吃泥糊狀食物的寶寶可先吃泥糊狀食物後再餵奶;而對於特別愛吃泥糊狀食物的寶寶, 可先餵奶後喂泥糊狀食物。

輔食DIY

菠菜水原料:鮮菠菜葉100克, 水100克制法:將菠菜洗淨, 切成絲把水燒沸, 放入菠菜, 煮5-6分後離火, 再悶10分鐘, 倒出湯汁, 即可餵食

胡蘿蔔泥將胡蘿蔔洗淨煮(或蒸)熟,去皮,切成薄片,取出少量,碾碎加湯,攪拌成糊狀即可。同樣的方法可製作成土豆泥、南瓜泥等塊根狀食品的泥。

7-9個月寶寶的輔食添加

這一時期,寶寶胃蛋白酶開始發揮作用了,因此這一階段的寶寶可以開始接受肉類食物,但這並不表明寶寶的消化功能已經接近成人了。所以,在食物的添加上,仍然要堅持輔食添加循序漸進的總體原則。

除繼續熟悉各種食物的新味道和感覺外,還應該逐漸改變食物的質感和顆粒大小,逐漸從泥糊狀食物向固體食物過渡,使輔食取代一頓奶而成為獨立的一餐,同時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可以享用的食物

蛋、魚、肉、肝、穀類、水果、蔬菜等。蛋類從最初的蛋黃泥逐漸轉為蛋羹,到8個多月時,可以是煮蛋或炒蛋,從碎末逐漸過渡到小塊兒狀;魚類、瘦肉類、肝類、蔬菜類、水果類食物也應該有同樣的變化過程。

添加原則

奶和乳製品是寶寶的主要食品。每日飲奶量約為600~800毫升,不要超過1000毫升。每日3餐,每餐逐漸加至2/3碗(250毫升/碗)。

觀察寶寶的大便。如出現腹瀉,表明寶寶發生了消化不良,需要停止添加。如大便中帶有未消化的食物,需要降低食物的攝入量或將食物做得更細小一些。

不要喂得過飽。寶寶在1歲以內,營養攝入的主要來源仍是奶類。如果輔食喂得過多,寶寶可能會自動減少奶量的攝入。

經常更換食物。寶寶會厭煩總是吃一種食物。當他拒絕吃他愛吃的食物時,說明需要給他換口味了。

避免將食物混合。不要把多種食物混在一起,以免寶寶發生過敏後,不易找出致敏食物。少鹽,不放糖。

輔食DIY

雞蛋羹將1個雞蛋打入碗中,調勻,加入少許鹽,繼續攪拌,加入等量涼開水,攪拌均勻。然後放入加涼水的蒸鍋內,水開後繼續蒸8~10分鐘至蛋糊凝成羹狀就可以了。

胡蘿蔔絲餅材料:胡蘿蔔、豬肉、雞蛋、芹菜、香油做法:1、胡蘿蔔、豬肉、芹菜切碎並用調味料充分攪拌。2、將攪拌好的材料做成厚約1公分的圓餅。3、鍋內放少許油小火將餅煎熟,至兩面金黃即可。也可將餅用保鮮膜覆蓋,放入鍋內蒸熟。4、對孩子的視力發育有益,還可促進食欲與小腸的吸收功能。

10-12個月寶寶的輔食添加

雖然寶寶的牙還沒有幾顆,但已經會用牙床咀嚼食物,這一時期,讓寶寶充分練習咀嚼尤其重要。此時,寶寶已經進入換奶晚期,寶寶已由出生時以乳類為主漸漸過渡到乳類提供一半或更多嬰兒所需營養的階段。寶寶每日應繼續母乳餵養並吃3次主食和1次點心。

不僅要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還要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以促進咀嚼肌的發育、牙齒的萌出和頜骨的正常發育與塑形,以及腸胃道功能及消化酶活性的提高。單純吃泥糊狀食物雖然能夠滿足營養均衡的要求,但是其餘的任務卻很難實現。可以適當增加食物的硬度。

可以享用的食物

寶寶的食物應從稠粥轉為軟飯;從爛麵條轉為包子、餃子、饅頭片;從菜末、肉末轉為碎菜、碎肉。

添加原則

飲食規律向3餐1點2頓奶轉變,同時保證一日飲奶不少於600毫升。恰當地搭配食物種類,以保證寶寶的營養均衡。在增加了固體食物的同時,需要注意食物的軟硬度。水果類可以稍硬一些,但是肉類、菜類、主食類還應該是軟一些的。因為此時寶寶的磨牙還沒有長出,如果食物過硬,寶寶不容易嚼爛,容易發生危險。寶寶用手拿東西吃時,旁邊應有成人看護,寶寶吃的時候要坐好,最好不要在玩耍的時候吃東西。

輔食DIY

南瓜拌飯原料:南瓜、米、白菜葉,鹽極少量。

作法:1、南瓜去皮後,取一小片切成碎粒。2、米加水泡後,放在電飯煲內,待水沸後,加入南瓜粒、白菜葉煮至米、瓜熟爛。加調味即成。

功效:南瓜含維生素A、B1、B2、C、胡蘿蔔素及蛋白質,有驅除蛔蟲、絛蟲之功效。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介紹的寶寶輔食添加時間表相關知識,相信大家有所瞭解了吧,供大家參考學習哦。

即可餵食

胡蘿蔔泥將胡蘿蔔洗淨煮(或蒸)熟,去皮,切成薄片,取出少量,碾碎加湯,攪拌成糊狀即可。同樣的方法可製作成土豆泥、南瓜泥等塊根狀食品的泥。

7-9個月寶寶的輔食添加

這一時期,寶寶胃蛋白酶開始發揮作用了,因此這一階段的寶寶可以開始接受肉類食物,但這並不表明寶寶的消化功能已經接近成人了。所以,在食物的添加上,仍然要堅持輔食添加循序漸進的總體原則。

除繼續熟悉各種食物的新味道和感覺外,還應該逐漸改變食物的質感和顆粒大小,逐漸從泥糊狀食物向固體食物過渡,使輔食取代一頓奶而成為獨立的一餐,同時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

可以享用的食物

蛋、魚、肉、肝、穀類、水果、蔬菜等。蛋類從最初的蛋黃泥逐漸轉為蛋羹,到8個多月時,可以是煮蛋或炒蛋,從碎末逐漸過渡到小塊兒狀;魚類、瘦肉類、肝類、蔬菜類、水果類食物也應該有同樣的變化過程。

添加原則

奶和乳製品是寶寶的主要食品。每日飲奶量約為600~800毫升,不要超過1000毫升。每日3餐,每餐逐漸加至2/3碗(250毫升/碗)。

觀察寶寶的大便。如出現腹瀉,表明寶寶發生了消化不良,需要停止添加。如大便中帶有未消化的食物,需要降低食物的攝入量或將食物做得更細小一些。

不要喂得過飽。寶寶在1歲以內,營養攝入的主要來源仍是奶類。如果輔食喂得過多,寶寶可能會自動減少奶量的攝入。

經常更換食物。寶寶會厭煩總是吃一種食物。當他拒絕吃他愛吃的食物時,說明需要給他換口味了。

避免將食物混合。不要把多種食物混在一起,以免寶寶發生過敏後,不易找出致敏食物。少鹽,不放糖。

輔食DIY

雞蛋羹將1個雞蛋打入碗中,調勻,加入少許鹽,繼續攪拌,加入等量涼開水,攪拌均勻。然後放入加涼水的蒸鍋內,水開後繼續蒸8~10分鐘至蛋糊凝成羹狀就可以了。

胡蘿蔔絲餅材料:胡蘿蔔、豬肉、雞蛋、芹菜、香油做法:1、胡蘿蔔、豬肉、芹菜切碎並用調味料充分攪拌。2、將攪拌好的材料做成厚約1公分的圓餅。3、鍋內放少許油小火將餅煎熟,至兩面金黃即可。也可將餅用保鮮膜覆蓋,放入鍋內蒸熟。4、對孩子的視力發育有益,還可促進食欲與小腸的吸收功能。

10-12個月寶寶的輔食添加

雖然寶寶的牙還沒有幾顆,但已經會用牙床咀嚼食物,這一時期,讓寶寶充分練習咀嚼尤其重要。此時,寶寶已經進入換奶晚期,寶寶已由出生時以乳類為主漸漸過渡到乳類提供一半或更多嬰兒所需營養的階段。寶寶每日應繼續母乳餵養並吃3次主食和1次點心。

不僅要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還要鍛煉寶寶的咀嚼能力,以促進咀嚼肌的發育、牙齒的萌出和頜骨的正常發育與塑形,以及腸胃道功能及消化酶活性的提高。單純吃泥糊狀食物雖然能夠滿足營養均衡的要求,但是其餘的任務卻很難實現。可以適當增加食物的硬度。

可以享用的食物

寶寶的食物應從稠粥轉為軟飯;從爛麵條轉為包子、餃子、饅頭片;從菜末、肉末轉為碎菜、碎肉。

添加原則

飲食規律向3餐1點2頓奶轉變,同時保證一日飲奶不少於600毫升。恰當地搭配食物種類,以保證寶寶的營養均衡。在增加了固體食物的同時,需要注意食物的軟硬度。水果類可以稍硬一些,但是肉類、菜類、主食類還應該是軟一些的。因為此時寶寶的磨牙還沒有長出,如果食物過硬,寶寶不容易嚼爛,容易發生危險。寶寶用手拿東西吃時,旁邊應有成人看護,寶寶吃的時候要坐好,最好不要在玩耍的時候吃東西。

輔食DIY

南瓜拌飯原料:南瓜、米、白菜葉,鹽極少量。

作法:1、南瓜去皮後,取一小片切成碎粒。2、米加水泡後,放在電飯煲內,待水沸後,加入南瓜粒、白菜葉煮至米、瓜熟爛。加調味即成。

功效:南瓜含維生素A、B1、B2、C、胡蘿蔔素及蛋白質,有驅除蛔蟲、絛蟲之功效。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介紹的寶寶輔食添加時間表相關知識,相信大家有所瞭解了吧,供大家參考學習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