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的苦味不是不可避免, 只要喝對了時間、溫度, 加對了佐料, 寶寶完全可以輕鬆地接受中藥。
中藥性質溫和, 標本兼治, 副作用小, 對於正在生病的小寶寶來說, 是不錯的選擇。 但令媽媽們煩惱的是, 很多寶寶因為中藥入口苦澀難喝而拒絕服用, 儘管媽媽一再灌輸良藥苦口利於病, 小寶寶卻依然只在乎口味, 絕不會對苦心動。 幸好中醫專家們總結出去苦的良方, 這下媽媽們就不用擔心寶寶喝中藥的問題了。
方法1 選對時間很重要上午8~10點或下午2~3點服藥
專家解析:研究發現, 一天24小時內人體吸收藥物的黃金時間分別在上午的8~10點鐘和下午的2~3點鐘,
Advertisiment
放涼後再喝, 最好控制在15℃ ~36℃
專家解析:人體口腔內的溫度為36.2℃ ~37.2℃, 味覺神經纖維大多分佈於舌面, 當湯藥溫度與舌頭的溫度相近時, 味覺神經處於最佳工作狀態, 對五味的感知最靈敏, 此時喝湯藥味道最苦。 因此, 中藥湯劑的溫度控制在15℃ ~36℃, 既可防止燙嘴, 又可減輕苦味。
方法3 速度加快易入加快服藥速度, 減少藥液在口中停留的時間
Advertisiment
專家解析:研究表明, 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頭的前半部, 以舌尖最為突出。 因此, 藥液入口後, 最好迅速含貯於舌根部, 自然咽下, 也可用湯匙直接將藥液送至舌根順勢咽下。 掌握服藥速度, 藥液在口中停留的時間越長, 感覺味道越苦。 因此, 建議媽媽鼓勵寶寶一口氣喝下湯藥, 或者親自用湯匙喂寶寶, 這是減少藥液苦味的好辦法, 也可採用吸管服用。
方法4 喝點開水去苦味喝些溫開水, 可以減少藥液在口腔內的殘留
專家解析:寶寶服用中藥湯劑後, 如果能立即喝些溫開水, 既有利於胃腸道對藥液的吸收, 還可以減少藥液在口腔內的殘留, 在一定程度上能減少藥液的苦味。
方法5 加點蜂蜜也不錯煎好後調些蜂蜜,
Advertisiment
專家解析:一般中醫在開中藥時大多都會加入甘草作為調味。 但對於部分寶寶來說, 僅憑甘草的甜味, 根本沒辦法讓他們接受中藥那種嗆鼻和苦澀的味道。 最好煎好後調些蜂蜜, 最好是兒童專用蜂蜜, 這樣中藥的味道能順口些。 蜂蜜的主要成分是果糖和葡萄糖, 容易被寶寶的腸胃吸收, 且營養豐富, 具有潤肺、潤腸等藥用價值。 但也要注意的是, 蜂蜜中的多種微量元素有可能改變藥效, 因此需遵醫囑。 另外, 也可以在不影響療效的情況下, 加入甜菊葉子, 同樣能達到中和苦味的作用。
如果寶寶感受風寒, 出現打噴嚏、流清涕等症, 溫度高一些可以説明寶寶發汗解表。
對於遇涼容易腹瀉的寶寶,
Advertisiment
糖不可以隨意加
大多數人習慣在中藥湯劑裡放點糖, 使得服用時口感好一些。 其實, 去苦味隨意加糖不可取。 從中醫觀點來看, 糖也是一味藥。 中藥有寒、熱、溫、涼四氣和辛、甘、酸、苦、鹹五味。 不同口感的中藥具有不同的藥效。 白糖性偏熱, 因此有些中藥湯劑加了白糖, 會改變藥性而影響療效。 紅糖味甘易生濕, 舌苔厚膩的濕熱患兒不能加。 患有寒症疾病的患兒藥物中可加適量紅糖。
生薑可止吐
如果劑量不大, 加糖等方法還不能讓寶寶喝下中藥的話, 生薑可來幫忙。 媽媽們可在寶寶喝藥前5分鐘左右用一片新切的生薑擦塗患兒內關穴, 因為生薑具有止嘔的作用。 另外, 喂藥應在兩餐之間,
Advertisiment
忌口沒那麼麻煩
很多媽媽覺得喝中藥還有一件很頭疼的事:在服藥期間有N多忌口, 不能吃辣、不能吃綠豆、不能喝茶、不能吃海鮮等等, 讓寶寶生病時吃飯也不香。 其實, 沒那麼緊張。
喝中藥前後一小時忌口
綠豆、濃茶等食物或許有解藥的作用, 但只要你家寶寶不是這樣喝藥:一口中藥一口濃茶, 那就沒什麼問題。 為了穩妥起見, 只要讓寶寶做到在喝藥的前後一小時忌口, 別吃那些有風險的食物就行了。
服藥時吃平和食物
中藥的忌口都是一些生冷寒涼或燥熱的食物, 無論是否忌口,這些食物本來就不應該多吃。所以,為了服藥安全,也為了寶寶的身體健康,建議讓寶寶多吃一些中性平和的食物,例如紅薯、扁豆、牛奶、銀耳、雞肉、蘑菇等。
碗底藥渣喝還是倒?藥汁喝完了,碗底還有藥渣,我擔心浪費,但是藥渣太苦,實在喝不下。
專家:其實,碗底藥渣最好倒掉。這是因為,一般情況下,中藥是不用洗乾淨才煲的。碗底藥渣裡可能夾雜一些垃圾、泥末等,所以最好不要喝下去。
無論是否忌口,這些食物本來就不應該多吃。所以,為了服藥安全,也為了寶寶的身體健康,建議讓寶寶多吃一些中性平和的食物,例如紅薯、扁豆、牛奶、銀耳、雞肉、蘑菇等。碗底藥渣喝還是倒?藥汁喝完了,碗底還有藥渣,我擔心浪費,但是藥渣太苦,實在喝不下。
專家:其實,碗底藥渣最好倒掉。這是因為,一般情況下,中藥是不用洗乾淨才煲的。碗底藥渣裡可能夾雜一些垃圾、泥末等,所以最好不要喝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