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寶寶過節也有節日病 該如何應對了

春節期間可謂是喜慶熱鬧, 等待寶寶的是各種假期、各種禮物、各種大餐、各種happy……而媽媽要做的是在各種歡樂中保持冷靜, 做好防護, 牢記春節寶寶飲食禁忌, 別讓“節日病”趁虛而入。

節日病Top.1消化不良

飲食不規律和暴飲暴食是節日裡寶寶最愛出的問題。 加之節日裡家家戶戶備有大量觸手可及的零食, 大人也會在節日裡放鬆對寶寶零食的限制, 寶寶就會因為吃多了零食影響正餐的攝入, 擾亂腸胃功能, 導致消化不良。

Advertisiment

消化不良的症狀表現:寶寶會出現腸胃不適, 排便次數不是特別頻繁, 大便非常臭, 量很大, 略稀, 但不會呈現水樣便, 且大便中常常夾雜沒有消化的食物殘渣。

何時需要看醫生:

媽媽可取少量寶寶的大便去醫院做個簡單的化驗, 判斷是否有病菌感染。 如果沒有感染, 確診僅是消化不良型腹瀉, 可以不必服藥, 在家調整飲食即可。

對策: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飲食!

Advertisiment

消化不良症狀緩解後不能馬上給寶寶進補。 寶寶出現腸胃問題, 往往會導致體重不增, 甚至下降。 看著短短幾天時間就瘦了一圈的小人兒, 父母難免心疼著急。 因此, 等寶寶症狀稍有緩解, 父母就會迫不及待地開始給寶寶補充營養。 事實上, 寶寶嬌嫩的胃腸道出現不適, 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恢復。 即使消化不良的症狀緩解, 也並不意味著胃腸道功能完全復原。 如果此時大量攝入肉類等難以消化的食物, 就很容易導致舊病復發。 因此, 在症狀剛剛開始好轉的一段時間裡, 寶寶還是最好選擇清淡易消化的飲食, 循序漸進地向正常飲食過渡。

Advertisiment

節日病Top.2食物過敏

春節期間, 走親訪友是不可缺少的傳統內容, 利用假期出外遊玩也漸漸為大家喜愛接受。 在走親訪友和出外遊玩的過程中, 寶寶很容易接觸到和自己家庭環境不同的新環境, 以及新鮮的食物和飲食習慣。 如果寶寶本身就屬於過敏體質, 就一定要把好病從口入關, 提防因為“嘗鮮”而導致的食物過敏。

Advertisiment

食物過敏的症狀表現:由於過敏原和寶寶體質的不同, 食物過敏的症狀表現也會千差萬別。 通常情況下, 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這3個部位的症狀表現相對會比較明顯。 有些寶寶會同時出現多個症狀, 而有些寶寶則只會出現一個單一的症狀, 嚴重時寶寶甚至可能出現呼吸困難甚至過敏性休克。

呼吸道:流鼻涕、打噴嚏、喘鳴、鼻塞、眼淚汪汪、咳嗽、支氣管炎的反復發作等

消化道:嘔吐、腹痛、腹瀉、腹脹、消化道出血、體重增加緩慢、肛門附近出現灼熱紅疹等

皮膚:蕁麻疹、濕疹、手腳腫大、皮膚乾燥發癢、嘴唇或眼皮腫脹、喉頭水腫等

Advertisiment

何時需要看醫生:

●當寶寶身上出現大片的蕁麻疹時, 媽媽需要知道此時寶寶的消化道和呼吸道裡也可能已經出現了同樣的蕁麻疹。 如果寶寶沒有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或腹痛等症狀, 可以暫時在家觀察, 媽媽給寶寶塗些抗過敏的藥膏。

●如果寶寶出現呼吸困難的現象, 則需要讓寶寶平躺, 解開寶寶的衣服, 抬高寶寶的後脖頸, 以便讓寶寶的呼吸道儘量打開。 開窗通風,並迅速撥打急救電話。

●如果寶寶腹瀉或嘔吐,媽媽需要立即給寶寶補水,以防出現脫水症狀,並儘快將寶寶送往醫院。

對策:讓寶寶避食該種食物!

目前尚沒有對食物過敏的有效治療方法。當確定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後,媽媽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讓寶寶避食該種食物。媽媽一定很關心,如果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就永遠都不能吃這種食物了嗎?不是的,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他的免疫系統和胃腸道屏障功能也會逐漸成熟。在小時候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可能逐漸能夠耐受。但也有一些食物比如魚蝦或花生,因其含有某種特殊的蛋白質,一旦寶寶對其產生過敏反應,也很可能終生都不能耐受。

節日病Top.3感冒發燒

守歲、狂歡嚴重擾亂了寶寶的正常作息,睡眠不足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打亂日常生活節奏,水分攝入不足,走親訪友又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機會,總之,這些都為感冒發燒埋下了隱患。

感冒發燒的症狀表現:如果你認為寶寶感冒也和我們大人一樣,是從嗓子疼、流鼻涕開始的話,那麼你一定是位新手媽媽。由於寶寶的免疫系統發育不夠健全,局限能力低,孩子越小發病就越會從全身症狀開始。有經驗的媽媽都知道,寶寶感冒最初的表現往往是發燒,接著才會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涕等局部症狀。

何時需要看醫生:

在家護理的前提必須是,寶寶的精神狀態很好。如果寶寶的體溫退到正常值,但依舊持續哭鬧或精神萎靡,往往說明寶寶病得比較嚴重。父母不可繼續在家護理,應儘快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對策:隨時測量體溫,並做好體溫記錄!

●寶寶發燒時,媽媽要隨時測量體溫,並做好體溫記錄。如果寶寶發燒超過38.5℃,需要按醫囑服用小兒口服退燒藥。除了服用退燒藥,媽媽還可在寶寶低燒時,或者兩次退燒藥之間,利用比如泡溫水澡、貼小冰貼等物理方法輔助寶寶退燒。

●給寶寶擦鼻涕的時候,動作儘量要輕柔,否則容易因為反復擦拭,而造成鼻部皮膚紅腫疼痛。條件允許的話,最好用溫水幫寶寶清洗鼻涕,這樣就能有效地保護寶寶嬌嫩的皮膚了。比起流鼻涕,鼻塞的寶寶要更難受一些,在家裡媽媽可以採取霧化、噴生理鹽水等方法幫寶寶緩解症狀。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對付嗓子疼的最好辦法就是多喝水,必要的時候可以服用一些含片來緩解疼痛。媽媽更擔心的往往是不會表達的小孩子,事實上,小寶寶相對成人而言,對口腔的疼痛感覺要弱得多。因此,媽媽大可以安慰自己,寶寶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疼,從而讓自己的精神放輕鬆一點。

●當寶寶劇烈乾咳的時候,可在咳嗽的間隙,及時給寶寶喝口水,或僅僅是提醒寶寶吞咽一下,往往這樣就能夠中斷持續的乾咳。不至於讓寶寶咳到嘔吐了。痰作為一種分泌物,粘在氣管壁上,不利於氣管壁炎症的修復。因此對於有痰的寶寶,父母可利用外力幫寶寶把氣管壁上的痰液震盪下來,從而方便咳嗽力量較弱的寶寶將痰咳出。具體手法如下:把寶寶的背部,分別以肩胛骨為橫軸,脊柱為縱軸,分為4份。空掌由下向上拍打左邊兩份,再空掌由下向上拍打右邊兩份,左右交替進行。拍打時要用些力,否則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開窗通風,並迅速撥打急救電話。

●如果寶寶腹瀉或嘔吐,媽媽需要立即給寶寶補水,以防出現脫水症狀,並儘快將寶寶送往醫院。

對策:讓寶寶避食該種食物!

目前尚沒有對食物過敏的有效治療方法。當確定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後,媽媽最需要注意的就是讓寶寶避食該種食物。媽媽一定很關心,如果寶寶對某種食物過敏,就永遠都不能吃這種食物了嗎?不是的,隨著寶寶的生長發育,他的免疫系統和胃腸道屏障功能也會逐漸成熟。在小時候引起寶寶過敏的食物,隨著年齡的增長,寶寶可能逐漸能夠耐受。但也有一些食物比如魚蝦或花生,因其含有某種特殊的蛋白質,一旦寶寶對其產生過敏反應,也很可能終生都不能耐受。

節日病Top.3感冒發燒

守歲、狂歡嚴重擾亂了寶寶的正常作息,睡眠不足導致自身免疫力下降,打亂日常生活節奏,水分攝入不足,走親訪友又增加了交叉感染的機會,總之,這些都為感冒發燒埋下了隱患。

感冒發燒的症狀表現:如果你認為寶寶感冒也和我們大人一樣,是從嗓子疼、流鼻涕開始的話,那麼你一定是位新手媽媽。由於寶寶的免疫系統發育不夠健全,局限能力低,孩子越小發病就越會從全身症狀開始。有經驗的媽媽都知道,寶寶感冒最初的表現往往是發燒,接著才會陸續出現咳嗽、流鼻涕等局部症狀。

何時需要看醫生:

在家護理的前提必須是,寶寶的精神狀態很好。如果寶寶的體溫退到正常值,但依舊持續哭鬧或精神萎靡,往往說明寶寶病得比較嚴重。父母不可繼續在家護理,應儘快帶寶寶到醫院就診。

對策:隨時測量體溫,並做好體溫記錄!

●寶寶發燒時,媽媽要隨時測量體溫,並做好體溫記錄。如果寶寶發燒超過38.5℃,需要按醫囑服用小兒口服退燒藥。除了服用退燒藥,媽媽還可在寶寶低燒時,或者兩次退燒藥之間,利用比如泡溫水澡、貼小冰貼等物理方法輔助寶寶退燒。

●給寶寶擦鼻涕的時候,動作儘量要輕柔,否則容易因為反復擦拭,而造成鼻部皮膚紅腫疼痛。條件允許的話,最好用溫水幫寶寶清洗鼻涕,這樣就能有效地保護寶寶嬌嫩的皮膚了。比起流鼻涕,鼻塞的寶寶要更難受一些,在家裡媽媽可以採取霧化、噴生理鹽水等方法幫寶寶緩解症狀。

●對於大一些的孩子,對付嗓子疼的最好辦法就是多喝水,必要的時候可以服用一些含片來緩解疼痛。媽媽更擔心的往往是不會表達的小孩子,事實上,小寶寶相對成人而言,對口腔的疼痛感覺要弱得多。因此,媽媽大可以安慰自己,寶寶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疼,從而讓自己的精神放輕鬆一點。

●當寶寶劇烈乾咳的時候,可在咳嗽的間隙,及時給寶寶喝口水,或僅僅是提醒寶寶吞咽一下,往往這樣就能夠中斷持續的乾咳。不至於讓寶寶咳到嘔吐了。痰作為一種分泌物,粘在氣管壁上,不利於氣管壁炎症的修復。因此對於有痰的寶寶,父母可利用外力幫寶寶把氣管壁上的痰液震盪下來,從而方便咳嗽力量較弱的寶寶將痰咳出。具體手法如下:把寶寶的背部,分別以肩胛骨為橫軸,脊柱為縱軸,分為4份。空掌由下向上拍打左邊兩份,再空掌由下向上拍打右邊兩份,左右交替進行。拍打時要用些力,否則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