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媽媽熱點>正文

寶寶過節健康新指南

假期臨近, 春節放假時間長, 家長少不了要帶孩子回鄉探親、走親訪友、外出旅遊等。 孩子的健康問題一直是家長的關注重點, 那麼如何保證孩子安全過節呢?兒科專家提醒, 家長應科學應對疾病, 關注孩子心理, 讓孩子健健康康、全家人愉快地度過春節。

Advertisiment

過節吃什麼

有些家長很難擺脫“雞鴨魚肉有營養, 讓孩子們多吃”、“喜興節日可以開禁零食”等的觀念, 但其實這種想法有失偏頗, 那麼究竟怎樣才能讓孩子吃得更健康呢。

一 魚禽肉蛋, 搭配菜

葷與素搭配, 使體內酸堿平衡。 如果寶寶光吃“肉肉”就吃飽了, 體液呈酸性, 酸性體質是病毒繁衍的溫床。

二 小盤小碗, 盛上來

花樣多, 但量不多, 寶寶每樣嘗兩口, 不會過量。 過年別讓寶寶吃撐著了。 若讓寶寶貪食了油膩厚味食物, 輕則一頓頂三頓, 重則不吐下瀉, 還有可能招來急性胰腺炎, 那這年就別過了。

三 大人飲酒,

Advertisiment
兒不沾

過年少不了酒, 但是逗寶寶嘗酒, 不是樂兒。 寶寶正值生長發育的階段, 五臟六腑尚屬“嬌髒”, 難以承受酒精之害, 尤其傷胃, 傷肝、傷腦。


過節吃什麼

四 各種零食, 收起來

招待客人的各種零食, 別總放在那兒。 寶寶吃東西沒節制, 如果是“零食大開放,

Advertisiment
任其自取”, 常常會吃病了。

五 撤下飲料, 上白水

有的飲料含有一些人體不需要的成分, 由腎臟排出, 反而需要帶走水分, 往往越喝越渴。 白開水的優點就是“白”, 最解渴, 最養人。

六 冰糖葫蘆, 分著吃

一大串山楂糖葫蘆, 寶寶一個人吃, 胃裡又盛著“高蛋白”, 這一攪和, 沒准就變成“胃結石”了。 一家人分著吃, 寶寶吃一兩棵足矣。

Advertisiment

過節穿什麼

穿

有不少家長簡單地認為:冷了就加衣服, 熱了就減衣服不就得了?其實, 孩子們初春時節的穿衣很有講究。

一 不易察覺的靜電

容易感冒的季節, 父母們總喜歡給寶寶們穿上厚厚的衣服, 但是, 這樣也引發了新的威脅——靜電!

事實上, 靜電產生的原因就是摩擦, 尤其是在乾燥季節裡, 化纖製品的衣物相互之間的摩擦極易產生靜電。 有媽媽反映:“乾燥寒冷的季節裡, 非常怕孩子感冒, 所以給他穿的較多, 脫衣服時經常會聽到劈劈啪啪的靜電聲音, 有時孩子都被‘電’哭了。 ”媽媽們可曾想到, 除此之外, 靜電還會影響到小寶貝的健康呢?

首先, 它會使血液的鹼性濃度升高,

Advertisiment
而鈣質減少, 這對於正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嬰幼兒來說實在是大忌諱。 還有, 靜電吸附的大量塵埃中含有多種病毒、細菌與有害物質, 它們會使寶寶的皮膚起斑發炎, 抵抗力弱的寶寶甚至有可能引發氣管炎、哮喘和心律失常等等。

在購買寶寶的衣服時, 最好選擇全棉等天然面料, 不要因為耐髒和洗滌方便而購買純化纖面料的衣物。 同時, 在日常的寶寶衣物洗護中最好加入一些衣物護理劑。


過節穿什麼

二 衣物變形寶寶痛苦

7歲前的寶寶,水嫩嫩的皮膚吹彈可破,這是因為他們肌膚的角質層還沒有發育成熟,真皮與纖維組織都相對較薄。花花綠綠的世界對孩子的吸引力太大了,可如此幼嫩的肌膚又怎能抵擋得住衣物的摩擦和乾燥的環境呢?

事實上,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是最停不下來的,寶寶的好動常常使得衣物變得傷害性加強。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衣物穿著一段時間後,由於污垢的累積和纖維的老化,衣物將有可能變得剛硬甚至變形。而這種變形對於寶寶來說無疑是一痛苦。通常寶寶的皮膚僅有成人皮膚的1/10厚度,衣物一旦發生變形,其與寶寶的摩擦將變得更加頻繁,皮膚受損的幾率自然大大增加。常見的因為衣物變形而引起的寶寶症狀是瘙癢難忍,更嚴重的情況則可能出現脫皮或發炎。

不同質地的衣物需要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例如羊毛織物在30攝氏度以上的水溶液中要收縮變形,故洗滌浴溫度不宜超過40攝氏度,全棉衣物也需柔順護理,才能保證持久不變形。對於變硬變僵的衣服,通過添加衣物護理劑會讓它們分外柔順,這是媽媽們值得借鑒的。謹記!要讓寶寶穿得舒適,而不要讓寶寶遷就衣物!


過節穿什麼

三 衣物上的大量細菌

父母們總是希望孩子穿得漂亮活潑,尤其是那些剛擁有寶寶的家長們,總是熱衷於為孩子添置新衣,但是,一件衣服買回家之前,你知道它要經過多少人的手嗎?

讓我們一起來粗略地算一算吧!製作一件成衣需要經過剪裁,縫製、熨燙、檢驗、包裝、運輸等等環節,一個流水線下來,衣服經過無數個人的手,也沾上了無數的細菌。對於那些肌膚抵抗能力還相對較差的嬰幼兒來說,這些細菌將有極大可能造成皮膚問題,嚴重的甚至還可能引起腹瀉或傷口感染。

經常聽到媽媽們抱怨:“新衣服買回來每次都是洗過後才穿,可是我的寶寶還是會經常出現皮膚過敏啊,感染啊這些問題,真是很讓人著急!”是的,現代媽媽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家人,有時為了圖省事,常常會把寶寶的衣服和爸爸媽媽的混在一起洗滌。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種不恰當的洗衣方式也有可能讓寶寶們的衣服感染上各種成人衣物上的細菌,而細菌也會通過衣物傳染到寶寶嬌嫩的肌膚上。對於成人來說,一些低過敏性細菌引起的傷害不值一提,而對於寶寶來說,他們自身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善,抵抗力較弱,因此較容易出現皮膚過敏,如:紅斑、紅疹、丘疹、水皰,甚至脫皮等。成人衣物上所沾染的細菌正在成為嬌嫩肌膚的最大潛在威脅。

寶寶嬌嫩的肌膚,決定了他們的衣物應該特殊對待,在此,專家提醒家長們:寶寶衣物應單獨洗護,同時,對於新購買的寶寶衣物必須單獨洗滌、充分護理後,才能讓寶寶穿上。

特別提醒:在寒冷的北方,不少爸爸媽媽都習慣給寶寶戴上口罩或者用圍巾護住口鼻,以為這樣寶寶的小臉就不會凍著了。其實,經常這樣做會降低寶寶上呼吸道對冷空氣的適應性,使寶寶缺乏對傷風感冒、支氣管炎等病的抵抗能力。而且,因圍巾多是纖維製品,如果用它來護口,會使纖維吸入寶寶體內,可能誘發過敏體質的寶寶發生哮喘症,有時候還會因圍巾厚,堵住寶寶的口鼻而影響到寶寶正常的肺部換氣。


過節需注意

春節期間,在各種拜年的活動中,父母的精力往往容易被分散,而保姆也回家過年了,寶寶一不留神便會處於無人看管的狀態。在你應接不暇招呼客人的過程中,寶寶隨時會因為你的一時疏忽而發生各種意外。下面讓小編帶你們一起去看看,春節期間,寶寶最有可能遇到什麼家居意外吧。

一 防止寶寶燒傷燙傷:不少家庭的煤火、爐火、取暖器位置較低,寶寶很容易摸到,稍不注意就會發生意外。另外,有的地方還有放煙花爆竹的習俗,寶寶最好遠離這些危險物品。如果寶寶不慎燙傷,傷口不嚴重的話,可以用涼水沖洗,或浸泡10分鐘,然後送往醫院處理。如果很嚴重,應馬上送醫院。

二 防止寶寶被電擊:春節期間,家裡人多,電吹風、烘乾機、電熨斗等電器的使用頻率較高,用完後要及時切斷電源,防止寶寶觸摸。

三 防止異物卡喉:對於小寶寶來說,異物卡喉是極容易發生的事情。各種堅果、玩具上面掉下來的小部件等都可能對寶寶造成傷害。父母要提高警惕。萬一寶寶誤食這些物品,要讓寶寶面朝下,頭部稍低,在寶寶背部拍幾下,將異物震出,隨後送醫院做全面檢查。


過節需注意

四 防止寶寶被碎裂的器皿碎片割傷:寶寶喜歡那些晶瑩剔透的飾品與用具,因此,父母應將玻璃杯、煙灰缸、各種玻璃小飾品等收好,放在寶寶夠不著的位置。免得寶寶碰碎這些器皿被其碎片割傷。

五 防止寶寶酒精中毒:吃飯時,大人應盯緊自己的酒杯,吃完飯及時將酒杯裡剩餘的酒倒掉,免得寶寶因為好奇而嘗試。萬一寶寶酒精中毒,應及時向醫生求助。

六 防止寶寶被氣球或塑膠袋窒息:氣球是春節裝飾家庭環境的好材料,也是寶寶心愛的玩物,寶寶在學著吹氣球時有可能不小心將氣球吸入而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另外寶寶喜歡將空塑膠袋等套在頭上玩耍,不小心也可能造成窒息,因此,父母最好不要讓3歲以下的寶寶玩這些物品。

七 防止小朋友之間爭鬥:寶寶畢竟還小,當有小朋友來家坐客時,他們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引起爭端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抓傷對方或者將對方推倒摔傷。大人一定要時刻關注寶寶與小客人玩耍的情況,遇到問題,及時採取措施。


過節出行需注意

一 乘飛機要保護好耳膜

如果選擇乘飛機,第一要務就是保護好寶寶的耳膜。小一點的寶寶,可以在起飛或降落時餵奶或喝水。稍大點的寶寶,可以逗他哈哈大笑。再大點的孩子,可以教他不停張嘴。記住,寶寶在起飛降落時如果哭鬧,千萬不要制止,因為這正是說明寶寶的耳朵難受,哇哇大哭的動作正好能緩解這種難受。王雪梅說,只要寶寶沒有中耳炎等疾病,乘飛機是不會損傷耳膜的。

丁宗一還提醒,乘飛機睡覺時,一定要蓋好毯子後,把安全帶系在毯子外面。不但能提醒空乘這裡有小寶寶,還能使孩子和毯子更貼合。抱嬰兒的家長要注意,自己不能睡得太死,否則孩子受擠壓後容易窒息。

二 搭火車,帶寶寶多透氣

現在的火車多是空調車,窗戶密閉,空氣不夠流通,很容易導致交叉感染。因此,王雪梅提醒,坐火車一定要多帶寶寶透透氣。可以過一個多鐘頭,就帶寶寶去車廂的交接處,這裡的空氣比較流通。但有的人會在這裡吸煙,父母一定要先“打探好”環境,再帶寶寶過去。

另外,適當活動也很重要。丁宗一說,長途旅行中,身體的活動相對減少,可以帶孩子多走動走動,以防下肢靜脈血液迴圈不暢。白天停車時,可以帶寶寶去月臺走走。不過注意,一定不要讓寶寶單獨行動,一來防止拐帶,二來防止火車顛簸,寶寶被碰傷或撞傷。

此外,還要特別警惕開水,預防燙傷。在遇到緊急停車時,要警惕水杯晃倒或掉下茶桌,防止寶寶被燙傷或砸傷。最後,要儘量給寶寶創造舒適的乘車環境,4個小時以上的車程就要選擇臥鋪出行。


過節出行需注意

三 汽車,必須用安全座椅

自駕車出行時,不要以為小嬰兒抱在懷裡就安全,一定要用嬰兒專用的安全座椅(現在許多品牌都有從新生兒就可以開始使用的安全座椅)。座椅要安裝在駕駛員身後的位置,這是全車最安全的地方。千萬不要放在副駕上,首先不懂事的孩子可能對駕駛員的操作造成干擾,其次,副駕駛座位是車裡最危險的位置。月齡太小的孩子,安全座椅要面朝座位,倒著安裝。

出行時家長一般都會給孩子準備熱的水或者飲料,如果在汽車行進途中進食,很容易嗆到孩子,燙傷嘴部面部,甚至窒息。喝水時,最好停車喝完再走。食物方面要吃鬆軟的,比如麵包、蛋糕等,最好不要有豆類、堅果類、帶核的食物,這些東西容易嗆到孩子,造成氣管異物。最好行駛2個小時左右就找個地方停下來,讓孩子透透氣,活動活動。


過節出行需注意

四 外出應預防疾病

專家介紹:“元旦過後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迅速增多,多數是因為過節期間生活不規律、飲食不規律、外出遊玩過於疲勞、著涼所致。還有十幾天就要過春節了,家長們要注意留意孩子的健康。”

1、通風多運動遠離感冒

冬季,氣溫低,特別是臨近春節,是孩子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提醒家長:“首先要注意房子的通風,每天最少通風10分鐘,可各屋輪流開窗通風換氣,保證室內空氣新鮮。再是要多增加戶外活動。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讓孩子進行日光浴,增強體質。在室內曬太陽時要開窗,同時衣著適宜。不要過度包裹,也不要讓孩子受冷。再是保證孩子飲食的營養均衡,增加蔬菜攝入量,避免吃膨化食品、糖類、乳酸飲料等。”最後要避免孩子接觸感染源,儘量不要帶孩子去超市、商場等人多、空氣又不能很好流通的地方,以免易患呼吸道疾病。

2、高燒抽搐需服退燒藥

近日,市民姚先生兩歲半的寶寶開始發燒,高達39.2℃,而且孩子兩手握緊拳頭,身體強直,四肢抽動,搖頭瞪眼,口吐白沫,送到醫院。如果孩子高燒抽搐,家長首先要鎮靜,儘量減少對患兒的刺激,不要大呼小喚,應讓小兒平臥,頭偏一側,鬆開衣領,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口腔唾液及嘔吐物返流入氣管內,以免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二要用拇指按壓正在抽搐患兒的人中穴(在人中的中部稍偏上)有可能一時止住抽搐,但應配合物理降溫,才能防止再抽搐。三是如患兒同時伴有高熱,應給予降溫處理,如給服退熱鎮靜藥、冷毛巾敷前額、頭枕冰袋或用30%~50%的溫酒精擦浴等。四要防止小兒抽搐時碰傷、墜床、咬傷舌頭,家長要隨時在患兒身旁照看;必要時可在口腔內上下牙齒間放一不易咬斷的硬物,以防再次抽搐時咬傷舌頭。五是在處理患兒驚厥的過程中,家長千萬不要拼命搖動患兒,應讓其保持安靜,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患兒肢體強直性抽搐時不要用力去拉,以免發生骨折。


過節穿什麼

二 衣物變形寶寶痛苦

7歲前的寶寶,水嫩嫩的皮膚吹彈可破,這是因為他們肌膚的角質層還沒有發育成熟,真皮與纖維組織都相對較薄。花花綠綠的世界對孩子的吸引力太大了,可如此幼嫩的肌膚又怎能抵擋得住衣物的摩擦和乾燥的環境呢?

事實上,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是最停不下來的,寶寶的好動常常使得衣物變得傷害性加強。幾乎所有人都知道,衣物穿著一段時間後,由於污垢的累積和纖維的老化,衣物將有可能變得剛硬甚至變形。而這種變形對於寶寶來說無疑是一痛苦。通常寶寶的皮膚僅有成人皮膚的1/10厚度,衣物一旦發生變形,其與寶寶的摩擦將變得更加頻繁,皮膚受損的幾率自然大大增加。常見的因為衣物變形而引起的寶寶症狀是瘙癢難忍,更嚴重的情況則可能出現脫皮或發炎。

不同質地的衣物需要有不同的處理方法,例如羊毛織物在30攝氏度以上的水溶液中要收縮變形,故洗滌浴溫度不宜超過40攝氏度,全棉衣物也需柔順護理,才能保證持久不變形。對於變硬變僵的衣服,通過添加衣物護理劑會讓它們分外柔順,這是媽媽們值得借鑒的。謹記!要讓寶寶穿得舒適,而不要讓寶寶遷就衣物!


過節穿什麼

三 衣物上的大量細菌

父母們總是希望孩子穿得漂亮活潑,尤其是那些剛擁有寶寶的家長們,總是熱衷於為孩子添置新衣,但是,一件衣服買回家之前,你知道它要經過多少人的手嗎?

讓我們一起來粗略地算一算吧!製作一件成衣需要經過剪裁,縫製、熨燙、檢驗、包裝、運輸等等環節,一個流水線下來,衣服經過無數個人的手,也沾上了無數的細菌。對於那些肌膚抵抗能力還相對較差的嬰幼兒來說,這些細菌將有極大可能造成皮膚問題,嚴重的甚至還可能引起腹瀉或傷口感染。

經常聽到媽媽們抱怨:“新衣服買回來每次都是洗過後才穿,可是我的寶寶還是會經常出現皮膚過敏啊,感染啊這些問題,真是很讓人著急!”是的,現代媽媽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家人,有時為了圖省事,常常會把寶寶的衣服和爸爸媽媽的混在一起洗滌。可是你有沒有想過,這種不恰當的洗衣方式也有可能讓寶寶們的衣服感染上各種成人衣物上的細菌,而細菌也會通過衣物傳染到寶寶嬌嫩的肌膚上。對於成人來說,一些低過敏性細菌引起的傷害不值一提,而對於寶寶來說,他們自身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善,抵抗力較弱,因此較容易出現皮膚過敏,如:紅斑、紅疹、丘疹、水皰,甚至脫皮等。成人衣物上所沾染的細菌正在成為嬌嫩肌膚的最大潛在威脅。

寶寶嬌嫩的肌膚,決定了他們的衣物應該特殊對待,在此,專家提醒家長們:寶寶衣物應單獨洗護,同時,對於新購買的寶寶衣物必須單獨洗滌、充分護理後,才能讓寶寶穿上。

特別提醒:在寒冷的北方,不少爸爸媽媽都習慣給寶寶戴上口罩或者用圍巾護住口鼻,以為這樣寶寶的小臉就不會凍著了。其實,經常這樣做會降低寶寶上呼吸道對冷空氣的適應性,使寶寶缺乏對傷風感冒、支氣管炎等病的抵抗能力。而且,因圍巾多是纖維製品,如果用它來護口,會使纖維吸入寶寶體內,可能誘發過敏體質的寶寶發生哮喘症,有時候還會因圍巾厚,堵住寶寶的口鼻而影響到寶寶正常的肺部換氣。


過節需注意

春節期間,在各種拜年的活動中,父母的精力往往容易被分散,而保姆也回家過年了,寶寶一不留神便會處於無人看管的狀態。在你應接不暇招呼客人的過程中,寶寶隨時會因為你的一時疏忽而發生各種意外。下面讓小編帶你們一起去看看,春節期間,寶寶最有可能遇到什麼家居意外吧。

一 防止寶寶燒傷燙傷:不少家庭的煤火、爐火、取暖器位置較低,寶寶很容易摸到,稍不注意就會發生意外。另外,有的地方還有放煙花爆竹的習俗,寶寶最好遠離這些危險物品。如果寶寶不慎燙傷,傷口不嚴重的話,可以用涼水沖洗,或浸泡10分鐘,然後送往醫院處理。如果很嚴重,應馬上送醫院。

二 防止寶寶被電擊:春節期間,家裡人多,電吹風、烘乾機、電熨斗等電器的使用頻率較高,用完後要及時切斷電源,防止寶寶觸摸。

三 防止異物卡喉:對於小寶寶來說,異物卡喉是極容易發生的事情。各種堅果、玩具上面掉下來的小部件等都可能對寶寶造成傷害。父母要提高警惕。萬一寶寶誤食這些物品,要讓寶寶面朝下,頭部稍低,在寶寶背部拍幾下,將異物震出,隨後送醫院做全面檢查。


過節需注意

四 防止寶寶被碎裂的器皿碎片割傷:寶寶喜歡那些晶瑩剔透的飾品與用具,因此,父母應將玻璃杯、煙灰缸、各種玻璃小飾品等收好,放在寶寶夠不著的位置。免得寶寶碰碎這些器皿被其碎片割傷。

五 防止寶寶酒精中毒:吃飯時,大人應盯緊自己的酒杯,吃完飯及時將酒杯裡剩餘的酒倒掉,免得寶寶因為好奇而嘗試。萬一寶寶酒精中毒,應及時向醫生求助。

六 防止寶寶被氣球或塑膠袋窒息:氣球是春節裝飾家庭環境的好材料,也是寶寶心愛的玩物,寶寶在學著吹氣球時有可能不小心將氣球吸入而堵塞呼吸道,造成窒息。另外寶寶喜歡將空塑膠袋等套在頭上玩耍,不小心也可能造成窒息,因此,父母最好不要讓3歲以下的寶寶玩這些物品。

七 防止小朋友之間爭鬥:寶寶畢竟還小,當有小朋友來家坐客時,他們常常因為一些小事引起爭端而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抓傷對方或者將對方推倒摔傷。大人一定要時刻關注寶寶與小客人玩耍的情況,遇到問題,及時採取措施。


過節出行需注意

一 乘飛機要保護好耳膜

如果選擇乘飛機,第一要務就是保護好寶寶的耳膜。小一點的寶寶,可以在起飛或降落時餵奶或喝水。稍大點的寶寶,可以逗他哈哈大笑。再大點的孩子,可以教他不停張嘴。記住,寶寶在起飛降落時如果哭鬧,千萬不要制止,因為這正是說明寶寶的耳朵難受,哇哇大哭的動作正好能緩解這種難受。王雪梅說,只要寶寶沒有中耳炎等疾病,乘飛機是不會損傷耳膜的。

丁宗一還提醒,乘飛機睡覺時,一定要蓋好毯子後,把安全帶系在毯子外面。不但能提醒空乘這裡有小寶寶,還能使孩子和毯子更貼合。抱嬰兒的家長要注意,自己不能睡得太死,否則孩子受擠壓後容易窒息。

二 搭火車,帶寶寶多透氣

現在的火車多是空調車,窗戶密閉,空氣不夠流通,很容易導致交叉感染。因此,王雪梅提醒,坐火車一定要多帶寶寶透透氣。可以過一個多鐘頭,就帶寶寶去車廂的交接處,這裡的空氣比較流通。但有的人會在這裡吸煙,父母一定要先“打探好”環境,再帶寶寶過去。

另外,適當活動也很重要。丁宗一說,長途旅行中,身體的活動相對減少,可以帶孩子多走動走動,以防下肢靜脈血液迴圈不暢。白天停車時,可以帶寶寶去月臺走走。不過注意,一定不要讓寶寶單獨行動,一來防止拐帶,二來防止火車顛簸,寶寶被碰傷或撞傷。

此外,還要特別警惕開水,預防燙傷。在遇到緊急停車時,要警惕水杯晃倒或掉下茶桌,防止寶寶被燙傷或砸傷。最後,要儘量給寶寶創造舒適的乘車環境,4個小時以上的車程就要選擇臥鋪出行。


過節出行需注意

三 汽車,必須用安全座椅

自駕車出行時,不要以為小嬰兒抱在懷裡就安全,一定要用嬰兒專用的安全座椅(現在許多品牌都有從新生兒就可以開始使用的安全座椅)。座椅要安裝在駕駛員身後的位置,這是全車最安全的地方。千萬不要放在副駕上,首先不懂事的孩子可能對駕駛員的操作造成干擾,其次,副駕駛座位是車裡最危險的位置。月齡太小的孩子,安全座椅要面朝座位,倒著安裝。

出行時家長一般都會給孩子準備熱的水或者飲料,如果在汽車行進途中進食,很容易嗆到孩子,燙傷嘴部面部,甚至窒息。喝水時,最好停車喝完再走。食物方面要吃鬆軟的,比如麵包、蛋糕等,最好不要有豆類、堅果類、帶核的食物,這些東西容易嗆到孩子,造成氣管異物。最好行駛2個小時左右就找個地方停下來,讓孩子透透氣,活動活動。


過節出行需注意

四 外出應預防疾病

專家介紹:“元旦過後患呼吸道疾病的孩子迅速增多,多數是因為過節期間生活不規律、飲食不規律、外出遊玩過於疲勞、著涼所致。還有十幾天就要過春節了,家長們要注意留意孩子的健康。”

1、通風多運動遠離感冒

冬季,氣溫低,特別是臨近春節,是孩子呼吸道疾病的高發期。提醒家長:“首先要注意房子的通風,每天最少通風10分鐘,可各屋輪流開窗通風換氣,保證室內空氣新鮮。再是要多增加戶外活動。在天氣允許的情況下,儘量多帶孩子到戶外活動,讓孩子進行日光浴,增強體質。在室內曬太陽時要開窗,同時衣著適宜。不要過度包裹,也不要讓孩子受冷。再是保證孩子飲食的營養均衡,增加蔬菜攝入量,避免吃膨化食品、糖類、乳酸飲料等。”最後要避免孩子接觸感染源,儘量不要帶孩子去超市、商場等人多、空氣又不能很好流通的地方,以免易患呼吸道疾病。

2、高燒抽搐需服退燒藥

近日,市民姚先生兩歲半的寶寶開始發燒,高達39.2℃,而且孩子兩手握緊拳頭,身體強直,四肢抽動,搖頭瞪眼,口吐白沫,送到醫院。如果孩子高燒抽搐,家長首先要鎮靜,儘量減少對患兒的刺激,不要大呼小喚,應讓小兒平臥,頭偏一側,鬆開衣領,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口腔唾液及嘔吐物返流入氣管內,以免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二要用拇指按壓正在抽搐患兒的人中穴(在人中的中部稍偏上)有可能一時止住抽搐,但應配合物理降溫,才能防止再抽搐。三是如患兒同時伴有高熱,應給予降溫處理,如給服退熱鎮靜藥、冷毛巾敷前額、頭枕冰袋或用30%~50%的溫酒精擦浴等。四要防止小兒抽搐時碰傷、墜床、咬傷舌頭,家長要隨時在患兒身旁照看;必要時可在口腔內上下牙齒間放一不易咬斷的硬物,以防再次抽搐時咬傷舌頭。五是在處理患兒驚厥的過程中,家長千萬不要拼命搖動患兒,應讓其保持安靜,避免一切不必要的刺激;患兒肢體強直性抽搐時不要用力去拉,以免發生骨折。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