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長了鵝口瘡,該怎麼辦才好

鵝口瘡, 中醫又叫“雪口病”, 是一種叫白色念珠菌的黴菌感染, 新生寶寶很容易感染的一種口腔疾病。 其特點是在口腔頰粘膜、牙齦、舌面、上顎甚至咽部出現白色點狀的白膜, 看上去很象奶塊, 用紗布不易擦掉。 寶寶在吃奶時會感到疼痛, 並出現哭鬧不止。

哪些情況均可感染鵝口瘡:

1、母親陰☆禁☆道有黴菌感染嬰兒出生時通過產道, 接觸母體的分泌物而感染;

2、奶瓶奶嘴消毒不徹底, 母乳餵養時, 媽媽的乳☆禁☆頭不清潔都可以是感染的來源;

3、接觸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 另外, 嬰幼兒在6~7個月時開始長牙此時牙床可能有輕度脹痛感,

Advertisiment
嬰幼兒便愛咬手指, 咬玩具這樣就易把細菌、黴菌帶入口腔, 引起感染;

4、在幼稚園過集體生活有時因交叉感染可患鵝口瘡;

5、長期服用抗菌素或不適當應用激素治療, 造成體內菌群失調, 黴菌乘虛而入並大量繁殖, 引起鵝口瘡。

寶寶出現鵝口瘡時, 新媽媽不用擔心, 一般按以下的方法防治很快就會治癒的。

首先, 要注意保持寶寶的口腔衛生, 每次在寶寶吃奶前, 媽媽要把手洗乾淨, 再用溫水把乳☆禁☆頭擦洗乾淨;人工餵養的寶寶, 奶瓶、奶嘴要保持清潔、乾爽, 及時消毒, 消毒的方法可以煮沸消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