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長牙慢不一定是缺鈣

 寶寶一般在4-10月之間, 下頜中切牙開始萌出, 直到2歲半乳牙全部萌出。 然而, 最近有一位著急的媽媽說, 她的寶寶一歲三個月了才長三顆牙, 去檢查了也不缺鈣, 該怎麼辦?另外, 孩子長牙期需要怎樣的護理, 飲食方面有哪些講究呢?帶著問題,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育嬰師馮海波先生對寶寶長牙的問題做出了自己的見解。

馮老師強調, 關於寶寶牙齒生長和鈣的關係, 需要家長們瞭解以下幾點。 一、用血鈣來衡量鈣的水準是不準確的。 因為身體要維持生命的運轉, 必須保持穩定的血鈣水準, 當血鈣不足的時候,
Advertisiment
要麼從食物中補充, 要麼從骨骼中借調, 所以測量血鈣相當不準確。 二、鈣只是牙齒發育的影響因素, 起次要作用。 真正決定牙齒生長的是基因。 所以, 如果寶寶比較晚長牙, 家長也不用太著急。 但是, 家長也可以通過營養的調整和外界的刺激來幫助孩子順利長牙。 首先, 骨骼的營養需求, 主要是蛋白質、鈣、VC、磷(相對不缺)、鎂等元素。 可以通過食物補鈣, 比如蝦米幹炒後打成粉, 每餐加一勺;多吃脆骨、紅肉、菌類。 除此, 可為寶寶選擇水果和堅果類零食。 這類食物富含維生素C和磷、鈣、鎂、鋅。 其次, 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的參與。 寶寶從母體中帶來的VD很快就會消耗完, 而母乳並不能很好地傳遞, 寶寶自身合成的能力也不足以滿足生長的需求。
Advertisiment
故在補鈣的同時, 需要補充額外的VD, 也就是俗稱的魚肝油。 再次, 牙齒的發育, 需要一些外界的刺激。 也就是大家俗稱的“磨牙”。 通過硬的食物對牙齦的刺激, 從而激發牙齒的生長。 比如胡蘿蔔、蘋果、紅薯乾、乳酪等。 1歲以後的寶寶, 就可以直接教吃大塊的肉, 吃白米飯, 鍛煉他的咀嚼能力和吞咽能力。 最後, 要保證寶寶的睡眠時間。 家長要配合寶寶的生活時間表。 因為睡眠中, 身體是發育最快的時候。 此外, 平時多帶孩子出去曬太陽, 和大自然親近。 家長可增加孩子的運動訓練, 控制孩子的體重。 胖寶寶相比較正常寶寶, 更容易缺鈣, 發育遲緩。 馮老師還提醒家長, 個體間存在差異, 我們常說的一些指標是平均的大概範圍,
Advertisiment
是一個指導的數值, 在此基礎上, 家長們要客觀地分析孩子的情況, 不要和其他孩子攀比。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