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長牙時的表現與應對措施

一般來說, 寶寶出生後4~10個月開始出乳牙, 1歲時萌出6~8顆, 2歲至2歲半時出齊, 長滿完整的20顆乳牙。

大多數寶寶通常在6個月和7個月大時, 會逐漸萌發乳牙。 不過有的寶寶可能出生後3、4個月就會長牙, 也有的寶寶則延後到11、12個月才會長牙, 通常長前牙會有前後6個月的差異, 後牙的差異甚至可達1年。

寶寶即將長牙時有以下這些症狀表現:

1.流口水:寶寶出牙前2個月左右, 大多數寶寶都會不停流口水。

2.牙床出血:有些寶寶長牙會造成牙床內出血, 形成一個淤青色的肉瘤, 可以用冷敷來減輕寶寶牙齦疼痛, 加速內出血的吸收。

Advertisiment

3.啃咬:不少寶寶在即將長牙時, 牙床會很癢, 所以看到什麼東西都會放進嘴裡咬一下。 想要借助啃咬來減輕牙床的疼痛和癢等不適。

如何應對寶寶長牙

1.給東西讓寶寶咬。 比如消過毒的、凹凸不平的橡皮牙環或切成條狀的生胡蘿蔔和蘋果等, 媽媽也可以買一些磨牙棒給寶寶。

2.寶寶長牙疼癢時, 媽媽可以洗淨手給寶寶按摩牙床。 剛開始寶寶可能會因為摩擦疼對按摩牙床排斥, 但慢慢地按摩後疼痛減輕, 就會安靜下來並願意讓媽媽用手指幫助自己按摩牙床, 緩解疼痛了。

3.補充鈣質。 哺乳期的媽媽要多吃含鈣豐富的牛奶、豆類、芝麻等食物, 寶寶也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補充鈣劑。

4.加強寶寶的口腔衛生。 在每次哺乳或喂輔食後,

Advertisiment
都要給寶寶喂點溫開水沖洗寶寶口腔, 把殘留物沖掉。 同時每天早晚2次用寶寶專用指套牙刷給寶寶刷洗牙齦和剛露出的小牙。

5.自製健康的磨牙棒。 有不少媽媽喜歡去商場買現成的磨牙棒幫助寶寶緩解出牙引起的牙齦不適。 其實, 媽媽在家完全可以用食物自製磨牙棒, 既簡單又安全, 還非常健康。

做法:1.新鮮果蔬磨牙棒:將硬的蔬菜比如胡蘿蔔、黃瓜等去皮, 切成小條狀或各種各樣的形狀, 讓寶寶去啃去咬。 2.紅薯乾磨牙棒:將新鮮的紅薯洗淨去皮, 切成條狀, 然後蒸熟曬至半幹。 這樣的紅薯棒特別與嚼勁和韌性, 但不堅硬, 特別適合寶寶啃咬。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