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長高的白皮書

每個媽媽都希望自己的兒子長得高高大大, 女兒高挑苗條, 6招——讓寶寶將身高的潛力發揮到極至。 想讓寶寶長高, 光有主觀願望不夠的, 試試以下招法, 讓寶寶快快長高。

寶寶長高有規律

孩子的生長發育有兩個高峰期, 一是嬰幼兒時期, 另一個是青春期, 尤以嬰幼兒時期生長最快, 正常新生兒身長平均為50釐米, 生後的頭三個月, 寶寶生長發育速度最快, 平均每個月身長能增加3一3.5釐米, 生後4一6個月, 生長速度有所減緩, 平均每個月的身長增加2釐米, 生後6一12個月, 平均每個月身長增加1一1.5釐米, 出生後第一年身長增長25釐米,

Advertisiment
第二年的生長發育速度較第一年慢, 第二年身長增加10釐米, 2歲以後, 青春期前, 孩子的生長發育速度進一步放緩, 平行每年長高5釐米。

2歲以上孩子的生長發育是受季節影響的, 一般說來, 春天孩子的身高上得快, 春天孩子身高的省長速度是秋天的2一2.5倍, 而秋天孩子的體重增加較快, 但2歲以下的寶寶的生長發育不受季節影響, 而是遵從自身的規律。

高矮, 誰主沉浮?

現代科學研究表明, 在決定身體高度諸多因素中, 遺傳因素占30%, 身高70%則取決於後天因素。 因此, 個子矮的爸爸媽媽別灰心, 寶寶的高矮還有70%掌握在你手裡。

6招, 讓寶寶快快長

1:吃得好, 長得高

豐富而均衡的營養是寶寶長高的物質基礎, 媽媽應當讓寶寶適當多吃些富含各類營養的食物,

Advertisiment
如蛋、魚、蝦、奶類、瘦肉等動物形食物, 以及富含維生素C、A和無機鹽的新鮮的蔬菜和水果。 同時確保孩子每天均衡地攝取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 無機鹽等營養素, 每天至少喝400毫升奶, 這些都是寶寶生長發育不可或缺的。

要想寶寶長得高, 飲食調理做到4不要:

A不要隨意吃補品和微量元素, 在日常生活中, 只要飲食搭配合理, 寶寶不挑食、偏食, 不吃少吃加工過於精細的食物, 就能保證微量元素的需要, 若孩子出現生長過緩, 經常鬧病、腿抽筋等症狀, 應該帶寶寶據醫院檢查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含量, 如果嚴重缺乏, 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 有針對性地補充微量元素。

B不要過量攝入糖分和脂肪。

Advertisiment
過量的糖分妨礙骨骼生長, 而皮下組織積累過多會促進性激素分泌, 導致寶寶生長速度降低。

C少喝或不喝碳酸飲料。 碳酸飲料一旦進入人體會分泌構成骨骼的重要成分——鈣質, 使其隨大小便排出, 從而破壞骨骼的省長。

D少吃快速食品, 快速食品不僅營養價值低, 被寶寶吸收後會使血糖濃度增高, 抑制生長激素的分泌,

2:睡得好, 長得高

科學研究表明, 寶寶熟睡時生長激素的分泌速度較清晰時大大提高, 而晚上10點到淩晨2點是寶寶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時間段, 因此早睡早起保證寶寶在10點以前入睡, 讓寶寶快快長。

3:鍛煉鍛煉, 長得高

適量的體育鍛煉能促進生長激素的分泌, 運動後半小時, 生長激素的分泌達到最高峰。

Advertisiment

爸爸媽媽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的運用都有助於增高, 有些運動恰恰不利於長個兒, 廣播操, 游泳跳繩, 短跑等使身體舒展的運動, 有利於長個兒, 而那些負重, 收縮性的運動, 譬如舉重舉啞鈴, 拉力器, 摔跤, 長距離跑步等對身高增長是不利的。

鍛煉不是一朝一夕的, 要持之以恆, 最好每週鍛煉四五次或每天鍛煉1小時。

4:開開心心長得高

研究顯示, 寶寶情緒低落時, 生長激素分泌減少, 所以爸爸媽媽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強加給寶寶, 以免造成寶寶心理負擔過重影響寶寶的生長發育, 不利於長個兒。

若孩子身高年增長速度明顯小於平均值 , 應及時到醫院做針對的檢查治療, 不要盲目地使用增高藥以免錯失了最佳治療機會。

Advertisiment

5:健康的寶寶, 長得高

身體健康是寶寶長高的保證, 生病的寶寶, 吃不好, 睡不好, 機體的主要能量都用於和疾病做鬥爭了, 所以寶寶的生長要受到影響, 長期患慢性疾病會嚴重影響營養代謝和生長發育, 所以寶寶有病, 一定要及時治療, 千萬不要讓他轉成慢性。

6:挺拔的寶寶, 長得高

媽媽爸爸要注意寶寶正確的站立行走姿勢, 正確的姿勢保證孩子骨骼的正常生長, 對寶寶長高也很重要, 有的寶寶坐立走的姿勢不正確造成腰椎, 頸椎彎曲而影響身高。

記錄寶寶的成長歷程

媽媽爸爸應當定期為寶寶測量身高和體重, 瞭解寶寶生長發育的基本狀況, 專門建立一個成長記錄本, 記錄每一次測量的結果, 並和生長發育量表比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