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防蟎,清洗兒童玩具最重要!

防蟎一定要常開窗透氣、通風, 保持乾燥的環境, 讓蟎蟲無滋生之地。 房間一定要經常打開門窗, 堅持通風、透光。 特別是在使用空調時就更要注意室內的通風、換氣。

隨著天氣漸漸轉暖, 蟎蟲也開始悄悄繁殖。 蟎類以人類汗液、分泌物、脫落的皮屑為食, 在20~30℃、相對濕度65%~80%的環境繁殖迅速。 有研究指出, 即使是非常整潔的人家裡, 平均每張床上的被褥蟎蟲和塵埃蟎蟲也至少有1500萬隻, 所以除蟎是每個家庭特別是有過敏體質成員家庭的重要任務。

蟎蟲為何引發過敏呢?因為蟎蟲的分泌物、排泄物和屍體分解物等內含15種以上不同形式的對人體有害的蛋白質,

Advertisiment
直徑往往只有10微米左右, 可以吸入人體鼻部、肺部的深處, 成為過敏原, 誘發哮喘、過敏性鼻炎和過敏性結膜炎等。 同時蟎蟲叮咬皮膚後其唾液蛋白及其他蟲體蛋白可引起人體發生過敏反應, 從而出現瘙癢、風團、水皰等症狀, 也就是丘疹性蕁麻疹。 兒童因為抵抗力差, 皮膚嬌嫩, 更容易受到蟎蟲的滋擾。 小兒患了丘疹性蕁麻疹後會自覺奇癢難忍, 尤以夜間劇烈, 常因此而哭鬧不止, 影響睡眠。 有的孩子因搔抓致皮疹破潰而繼發化膿感染, 變成膿皰, 並出現發熱等症狀, 少數患兒甚至誘發敗血症, 影響身體健康, 所以不可等閒視之。

防蟎一定要常開窗透氣、通風, 保持乾燥的環境,

Advertisiment
讓蟎蟲無滋生之地。 房間一定要經常打開門窗, 堅持通風、透光。 特別是在使用空調時就更要注意室內的通風、換氣。

如果不想和蟎蟲同床共枕, 要定期燙洗床單、被套、枕巾和枕套。 千萬不要忽視枕芯和床墊的衛生, 這些也是蟎蟲最容易存活的地方。 每兩周左右可以用約50℃左右的熱水清洗一次床上用品, 無法水洗的要在太陽下暴曬2小時以上。 曬完後一定要注意拍打, 進一步驅趕蟎蟲。 床上最好不要蓋毛毯, 室內最好不要鋪地毯, 牆上也最好不要擺放掛毯等容易堆積灰塵的物件。 打掃衛生時, 宜拖地而不宜掃地, 避免塵蟎隨飄浮的空氣被人吸人。 此外, 貓狗等寵物身上有時也會成為蟎蟲的滋生地, 有過敏史的人,

Advertisiment
最好不要養寵物。 不貯存過多的食物餅乾、奶粉、白糖、片糖、麥芽糖等含糖量高的食物, 因為這些是蟎蟲的最愛。 裝有食物的器皿要擰緊蓋子。 儘量不要在涼席、沙發等上面吃東西。

蟎蟲是皮膚健康的殺手

有關專家明確指出, 目前, 成年人的蟎蟲感染率已高達97%以上, 蟎蟲已成為繼蒼蠅、跳蚤之後危害人類健康的又一大害蟲。 在居室的陰暗角落、地毯、床墊、枕頭、沙發、空調裡, 都能發現蟎蟲。

居住環境養“蟎”為患

根據有關調查顯示, 在生活水準較高的大城市, 居室裡的蟎類達16種以上, 其分佈以地毯最多。 春季濕度達到80%~90%, 正是“養育”蟎蟲的最佳“溫床”。 現在城市居民樓多數通風和採光較差, 而蟎蟲又有喜濕熱、怕光的特性, 加上很多居室衛生死角清理不幹靜,

Advertisiment
為蟎蟲的繁殖生長及傳播營造了條件。 特別是許多家庭在使用空調後從來不清洗吸塵網, 這樣, 吸塵網上吸附著大量的灰塵、蟎蟲、花粉、蝨子和黴菌, 會引發較大規模的感染。

皮膚病罪魁禍首是“小蟎”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不斷提高, 膳食結構中的營養物質也隨之增加, 許多人的油脂分泌變得旺盛, 這就給蟎蟲提供了一個更適宜繁殖和生存的環境, 使其成為影響人體肌膚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 蟎蟲寄生在人體皮膚的毛囊深處, 吸收皮膚營養, 從而破壞毛囊皮脂腺, 使毛囊內出現創面, 造成皮膚毛孔擴大、出現黑頭並產生炎症反應。

提早預防保健康

預防蟎蟲危害已成為現代人面臨的重要健康問題。

Advertisiment
人們要提高防蟎、除蟎意識, 平時注意維護家庭和辦公環境的清潔;空調開機時間不宜過長, 一般1~3小時後關機, 然後打開窗戶更換新鮮空氣;房間內保持清潔, 減少疾病的污染源。 常坐辦公室的白領, 應間歇站起來進行活動, 促進血液迴圈, 增強抵抗力;清潔房間時儘量防止灰塵揚起, 保持房間充分的通風和採光;勤洗勤曬衣物;同時儘量使用具有防蟎功能的護膚和清潔用品, 千萬不要再“蟎”不在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