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需掛急診的10大症狀

寶寶的抵抗力、耐受力較低, 一旦身體出現問題, 往往比大人來得嚴重與危險, 因此多數家長發覺寶寶情況不對時, 常直接選擇送往急診, 但究竟哪些情況家長可以先行在家處理, 什麼情況必須緊急送醫院治療呢?家長可根據寶寶的情況來做初步評估。 以嘔吐為例, 如果寶寶出現上吐下瀉, 但嘔吐次數不是很頻繁, 空腹休息4~6小時後, 嘔吐情形有顯著改善, 便可先在家休養;若空腹休息後還是會嘔吐, 則懷疑有脫水現象, 需立即送醫院檢查。

此外, 家長可觀察寶寶的生命體征:包括呼吸、脈搏、血壓、體溫等,

Advertisiment
同時也應留意寶寶的皮膚顏色、意識、疼痛反應等徵兆。 如果寶寶的狀況異于正常標準, 一定要馬上送急診, 不要耽誤就醫時間。

嬰幼兒正常生命體征

呼吸:新生兒~1 歲, 每分鐘約30~45次;1~3 歲, 每分鐘約20~30次。 年齡越小, 呼吸次數越快。

脈搏:新生兒~1 歲, 每分鐘約120~160 次;1~3 歲, 每分鐘約100~120次。 年齡越小, 脈搏越快。

血壓:一般為70~105/30~50毫米汞柱。 嬰幼兒的血壓比成人低, 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高。

體溫:正常嬰幼兒的體溫, 腋下或頸部為35.9℃~37.2℃, 口腔內36.2℃~37.3℃, 肛門內36.5℃~37.5℃。 下午高於上午, 活動、飽餐後可有短時間輕度升高。

需要掛急診的10大症狀

雖然寶寶無法表達自己的不舒服, 但他的身體會出現許多症狀, 仔細留意這些症狀, 有助於爸媽評估是否需要掛急診。 以下是寶寶需要急診的10大症狀,

Advertisiment
有助於爸媽瞭解什麼情況下該送寶寶去急診。

高熱

3個月以下的寶寶發燒;超過3個月的寶寶發燒超過3日以上;任何時候發燒超過40.1℃。

咳嗽

咳嗽伴有氣急、鼻翼煽動, 出現嘴唇青紫;聲音嘶啞, 咳嗽聲如破竹;咳嗽超過2天, 伴發燒;突然發生呼吸急促、氣急、不能平臥, 不能哭叫、喝水。

嘔吐

嬰幼兒劇烈嘔吐, 吃下的食物幾乎全部吐出;吐出咖啡樣或血樣物質;噴射樣嘔吐, 尤其是伴有發燒或頭部遭重擊後。

腹瀉

一天超過4次, 或大便呈黏凍狀;大便像柏油或果醬樣;一日超過8小時沒有小便, 伴有口唇乾燥或眼眶凹陷。

呼吸困難

寶寶呼吸急促或每次喘氣會使肋骨隨著牽動要立刻就診;此外要警惕的是氣管異物造成的呼吸困難;1~3歲寶寶高熱且每分鐘呼吸超過40次也需急診。

Advertisiment

腹痛

腹部劇烈疼痛, 嬰幼兒表現為哭鬧或換尿布時觸及腹部即大聲哭鬧。

出血

出血不止可引起失血性休克, 導致死亡。 常見的出血有吐血、咯血、便血、衄血及各種外傷出血等。

驚厥

高熱驚厥會使寶寶四肢抽動、緊咬牙關, 甚至昏迷。 寶寶的皮膚會出現淡藍色, 雙眼上翻, 此時需要爸媽保持鎮靜並帶寶寶急診。 另一種罕見情況是癲癇和腦膜炎引起的驚厥, 寶寶往往體溫不高, 當驚厥持續超過3分鐘, 趕快撥打急救電話。

脫水

低齡寶寶在發熱、嘔吐或腹瀉的情況下很容易脫水, 因此爸媽要每隔15分鐘喂寶寶點電解液或果汁等。 如果寶寶拒絕喝任何液體, 並且眼窩深陷、嘴唇乾裂,

Advertisiment
必須急診。 脫水嚴重可引起休克甚至死亡。

頭部受傷

寶寶跌落或跌倒後出現意識不清、短暫昏迷、視線模糊或噴射狀嘔吐現象, 不要遲疑, 立刻急診。

意外傷害

摔跤後大哭難以撫慰或頭部著地後悶聲不響, 伴嘔吐;上肢被牽拉後哭鬧不止, 觸痛明顯;受傷後關節明顯腫脹, 不能用力或肢體出現畸形;觸電、燙傷、溺水、車禍、毒蟲咬傷、貓狗咬傷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