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音樂啟蒙

專家們的研究發現:寶寶接觸音樂越早則越有益處。 音樂不僅可增進寶寶的樂感, 更重要的是多聽西方高雅的古典音樂, 還能開發寶寶的右腦, 從而使左右腦功能平衡。

對幼兒進行音樂啟蒙的方法如下:

1.讓寶寶聆聽周圍的聲音

如果你的寶寶剛剛出生, 便應該逐漸引導聆聽周圍的聲音及音樂:如能發出悅耳聲音的玩具、風鈴等等。

自然界的聲音:如颳風聲、雷雨聲及雨滴聲、流水聲;各種昆蟲、鳥類、家禽發出的鳴叫聲。

各種交通工具的聲音:如火車的隆隆轟鳴聲、飛機的嗡嗡聲;汽車、火車及輪船發出的鳴笛聲。

Advertisiment

讓寶寶辨別家中親人的說話聲音:如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及鄰居的說話聲音, 辨別人們表達的不同情感, 如高興、生氣、著急等。

如果你的寶寶已經大一些了, 可以讓寶寶閉眼聽三種聲音, 即小鈴、小鼓及木魚。 然後, 請寶寶說出聲音的發出順序。

唱不同的歌曲給寶寶聽, 給寶寶聽不同樂器的聲音, 如口琴、笛子、小提琴、鋼琴、手風琴等;聽不同樂器演奏的樂曲或交響曲。

2.玩能製造悅耳聲音的遊戲

當寶寶能和你一起玩遊戲時, 就可以和他一起玩能製造各種聲音的遊戲:如用小木棒敲擊翻過來的桶、鍋、盆、陶器以及各種能敲擊出悅耳聲音的用具。 也可將沙子、小石頭裝入廢棄的紙盒

或不透明的小瓶中, 讓寶寶搖搖,

Advertisiment
聽聽會發出什麼聲音。

把多個裝有不同體積水的瓶子, 讓寶寶用湯匙輕輕敲打, 每個瓶子會發出不同的音高。

摩擦不同材質的東西, 如搓玻璃紙、紙袋、塑膠袋;把橡皮筋抻長後放開, 就能夠發出弦聲。

有條件時, 媽媽可敲打真正不同的樂器, 然後, 將不同樂器發出的聲音, 排列出和諧的節奏。 如先敲定音鼓“咚咚”兩下, 隨後敲三角鐵“叮”一下。 這樣, 即可有序地排列出“咚咚叮——咚咚叮……的音樂節奏”。 經常這樣訓練, 能增強寶寶的節奏感。

3.做有節奏感的遊戲

用撥浪鼓、鈴鼓打出有節奏的聲音讓寶寶聽, 然後, 讓寶寶自己拿著敲打。

讓寶寶騎在媽媽的腿上, 一邊給念有節奏的兒歌, 一邊使寶寶身體上下顫動。

與寶寶一同做拉鋸、扯鋸的遊戲,

Advertisiment
並且一邊做一邊唱歌;或有節奏地念兒歌。

用兩塊竹板(可用積木代替), 敲打出快慢、長短不同的聲音, 以表示不同的動作。 讓寶寶聽一聽, 哪個聲音像馬兒在奔跑?哪個聲音像大熊走來了?

讓寶寶做各種模仿動作, 如打鼓、吹喇叭及學小兔跳、小鳥飛。

4.讓寶寶多聽音樂或給他唱搖籃曲

寶寶在3歲前聽覺最為敏銳, 是訓練音感的最佳時機。 因此, 從寶寶一出生起, 媽媽每次喂完奶, 一邊輕輕拍動寶寶的背, 或輕輕推動搖籃, 一邊哼唱搖籃曲。

媽媽給寶寶唱搖籃曲, 或是經常播放一些旋律優美的世界經典名曲, 如莫札特、蕭邦、舒伯特、勃拉姆斯、李斯特等偉大音樂家的作品。 不要總是聽一兩首曲子, 聽熟後就要進行更換。

Advertisiment
這樣, 可使寶寶從多次反復的聽唱中, 產生熟悉的感覺, 從而體會到樂曲中的節拍、音調及強弱。 由此, 聽力將會有所提高, 有助於寶寶學習語言, 增進記憶力、模仿力和專注力。 更為可貴的是, 能夠促進想像力、創造力的發展。

相關用戶問答
  • 5回答

    什麼是音樂啟蒙?

    音樂啟蒙,就是讓孩子開始接觸音樂,從音樂當中能夠學習一些東西,通過音樂達到認知世界的目的。這樣可以讓孩子更好的從另外一個角度接受事物。音樂也是比較柔和的方式讓孩子理解的。 [詳細答案]

  • 5回答

    音樂啟蒙怎麼進行?

    可以從兩個方面進行深入,一方面是生活。清晨;遊戲或者是睡前,都可以選擇放一些溫柔、安靜的曲子,放寶寶接受。同時,也可以帶孩子去大自然感受音樂的美,讓他開始接觸到這些美妙的自然之音。 [詳細答案]

  • 1回答

    寶寶語言啟蒙重要嗎

    如果要發展嬰兒的語言能力,家長就要常常對著他們說話,對他們發出的聲音作出回應。父母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要讓嬰兒學會理解並使用語言。 [詳細答案]

  • 5回答

    怎麼對3個月的寶寶進行啟蒙教育?

    根據你的情況來看,你想給寶寶好的啟蒙教育,你就要多些跟小孩玩啊,這樣也是一種很好的教育啊。而這個時期的小孩,,一般是以多聽,多看為主的。所以你就要給寶寶準備色彩鮮豔的玩具或是圖片,給寶寶刺激視覺,然... [詳細答案]

  • 3回答

    3歲的寶寶適合聽哪些早教音樂?

    各種中外經典的音樂都是很不錯的選擇,一定要給孩子聽正版的CD音樂,而且盡可能用品質好的音箱設備,不要給孩子聽電腦上下載的MP3,因為那些都是有音質損耗的音樂,從小給孩子最好的聲音刺激有利於孩子聽力的...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