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頭三年,父愛比你想像中的更重要

2歲-孩子需要父母雙方給予的安全感

2歲以前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關鍵時期, 在這一時期孩子通過對外界資訊的收集判斷個人的存在價值, 以及他是否可以相信自己和他人, 如果他在與父母生活的過程中不斷的確認“我是可愛的”, 他的任何需要幫助和關注的時候都能得到積極的回應, 同時確認“我是有價值的”, “爸爸媽媽很愛我, 我可以愛自己, 也可以愛別人”。 在這個“安全感”建立的過程中, 如果父母雙方或者其中的一方給孩子的回饋是不積極的, 漫不經心的, 那麼孩子收集到的資訊會是“我不重要,

Advertisiment
我沒有價值, 爸爸媽媽不愛我, 我一無是處是討人嫌的”, 直接導致的結果是孩子“沒有自信心, 很難相信周圍的人”。

孩子的“對愛的確認”以及“安全感”是來自父母雙方的, 如果孩子“對愛的確認”只從母親那裡來, 那麼孩子的“安全感”建立也很難完全。 因此在孩子3歲之前, 同樣需要父親的關注和積極的參與養育。

Advertisiment

2歲半-男孩需以父親為模仿物件

2歲半左右的孩子開始對自己的性別有意識, 即明白自己是男孩還是女孩。 這對家裡有男寶寶的父親尤為重要。 當男孩子確認自己的性別後, 他開始尋找這個性別的模仿物件。 在一個家庭裡, 這個角色當然是自己的父親。

這個時期父親對男孩的成長來說非常重要, 他將會模仿父親的所有行為來確認自己的性別身份, 但是如果這個時期孩子接觸不到父親或者很少有機會接觸父親, 那麼在家裡的角色模仿物件就會轉向媽媽, 所以為什麼我們會發現身邊有些男人很女孩子氣甚至像女人, 這與孩子從小建立的成長模仿物件有關係。

Advertisiment

男孩需要一個男性的偶像, 而對於女孩來說, 則需要一個男性來欣賞。 女孩子和從小和父親的關係也會影響到他成年以後和其他男人的關係, 包括男朋友或者未來的老公。

3歲前-與父母相處均衡個性發展

通常來說, 男人的個性中比較多“敢於冒險和探索外界的勇氣和信心”,

Advertisiment
女人會偏保守和小心。 所以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 如果經常和媽媽呆在一起的孩子, 個性比較敏感, 對新環境的適應時間比較長。

相反, 如果和爸爸互動比較多的孩子, 則會比較勇敢, 喜歡探索新事物, 個性上會更加的獨立和自信。

在孩子在3歲以前, 是孩子對他所生存的環境的認知能力、體能、社交、語言、個性等形成的關鍵時期, 這個階段父親的角色將對孩子後天的能力和性格養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