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頭總往一側偏,是斜頸嗎?花錢做按摩有必要嗎?

最近朋友發來資訊詢問:寶寶頭總是喜歡偏向一側, 會不會是斜頸啊?有人推薦做按摩, 要不要做呢?

確實, 斜頸的寶寶有頭偏向一側睡覺的習慣, 但也不能就此斷定寶寶是斜頸啊。 至於花錢做按摩, 就更沒必要了。 接下來嘟媽跟大家好好說說關於斜頸的問題, 如果寶寶真的被診斷是斜頸, 不做按摩又該怎樣治療呢?

什麼是斜頸?

咱們先來搞清楚, 到底什麼是斜頸。 斜頸, 我們又俗稱“歪脖子”, 是寶寶總是喜歡把頭或者頸部持續的保持在一個扭動的位置, 或者其他讓你感覺異常位置的情況。 比如有時候你會發現,

Advertisiment
寶寶總習慣把頭靠在肩膀上, 或者趴著的時候, 總喜歡一側臉貼著床面。 如果長時間保持這種姿勢, 你還會發現寶寶的一側頭部變得扁平, 兩側臉看上去也不一樣大。 如果未能及時治療, 甚至可能造成永久性的面部發育畸形以及不對稱, 影響美觀。

寶寶斜頸最常見的是先天性的斜頸, 也就是在寶寶出生的時候就發生了。 還有一種是後天獲得性的, 可能是某些疾病導致的, 我們後面會提到。

如何判斷寶寶是不是斜頸?

很多媽媽只要看到寶寶頭偏向一側就開始擔心了, 而有些媽媽則認為寶寶頭偏一點沒關係, 慢慢就好了, 根本不放在心上。 到底什麼樣的情況才真正需要擔心呢?

通常來說, 小寶寶由於頸部肌肉尚未發育良好,

Advertisiment
可能會出現頭偏向一側的情況, 等到寶寶頸部肌肉逐漸強壯, 這種情況會好轉, 所以不用擔心。 但是除了頭偏向一側之外, 如果寶寶還有以下情況, 就要警惕斜頸了:

寶寶總喜歡看著你的一側, 而不能隨著你的移動而變化視線;

如果是母乳餵養, 很難在某一側哺乳, 或者寶寶只喜歡媽媽的一側乳☆禁☆房;

寶寶頭轉動的時候受到限制;

在一側頸部摸到有腫塊;

臉部看起來不均勻, 一邊大一邊小

也就是說, 如果寶寶只是睡覺的時候喜歡這樣的姿勢, 或者剛剛開始頭控不好的時候, 有一些頭偏向一側, 也不用太擔心。 但是如果除此之外, 還有以上幾項中的一項或者多項, 那麼就一定要去醫院進行檢查了,

Advertisiment
很可能是斜頸引起的。

另外, 一般情況下, 先天性斜頸在寶寶兩個月前就能夠被診斷了。 可是如果寶寶已經8、9個月了, 各種發育正常, 也沒有偏頭等問題, 平時你也沒發現寶寶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醫生突然跟你說寶寶得了斜頸, 要你交錢按摩, 那很可能是騙錢的了, 要再找一家靠譜的醫院進行檢查。

先天性斜頸的寶寶, 有10-20%的寶寶同時還可能患有髖關節發育不良, 所以醫生可能除了需要頸部檢查之外, 同時還需要進行髖關節的X線或者B超檢查, 以確定是否伴有髖關節的發育不良。

寶寶斜頸的原因

在我們人體連接胸骨、鎖骨和耳後乳突的地方有一塊肌肉, 叫做胸鎖乳突肌。 大部分寶寶發生斜頸是因為這塊肌肉出現了問題,

Advertisiment
導致肌肉縮短, 以至於寶寶的頭偏向肌肉較短的一側。

圖中的寶寶就是左側胸鎖乳突肌縮短了, 導致寶寶頭總是偏向左側。

寶寶斜頸大部分是先天的。 雖然目前原因並不十分明確, 但很多醫生認為, 可能和胎兒在子宮內的體位(如臀位)有關。 也可能是在出生的時候, 因受到牽拉導致肌肉損傷, 然後組織通過形成瘢痕來恢復, 從而導致胸鎖乳突肌縮短。 另外, 先天性斜頸也具有一定的家族傾向。

除此之外, 斜頸還可能是後天獲得性的, 原因有很多種:

呼吸道和軟組織感染, 比如咽後膿腫;

頸靜脈血栓性靜脈炎

頸椎損傷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肌肉損傷或者炎症

眼睛問題

寶寶斜頸應該怎麼辦?

不同原因導致的斜頸,

Advertisiment
治療方法肯定也有區別。 如果是先天性肌肉問題導致的斜頸, 那麼進行肌肉牽拉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而如果是頸椎損傷導致的, 牽拉治療又是絕對禁止的。 所以, 對於寶寶斜頸, 要由專業的醫生對其原因進行判斷, 然後選擇治療方法。 但是那種上來就讓你交錢做推拿、按摩的, 基本都是不太靠譜的。

如果寶寶確定是由於肌肉原因導致的斜頸, 媽媽可以在家按照下面的方法, 在家給寶寶做練習, 簡單方便又有效:

方法一:豎直牽拉

1. 按壓住寶寶的右側肩膀

2.將你的胳膊跨過寶寶頭頂

3.將寶寶的頭往左側拉, 直到耳朵接觸到左側肩膀。 保持這個姿勢10秒鐘

再來看一下連貫性動作:

方法二:旋轉牽拉

1.用一隻手按壓住寶寶的左肩

2.另一隻手將寶寶的臉向右側推

3.推動旋轉90°,下巴接近右側肩膀尖端為宜,保持10秒鐘。

再來看一下連貫性動作:

備註:視頻中是個右側斜頸的寶寶,也就是右側胸鎖乳突肌較短,導致寶寶頭總是偏向右側。那麼要將寶寶頭往左側牽拉;而在旋轉頸部的過程中,頭是要向右側旋轉的。同樣的,如果寶寶是左側斜頸,那麼頭要向右側拉,向左側做旋轉。

也就是說,當做豎直牽拉的時候,頭要向健康的一側拉;做旋轉牽拉的時候,頭要向患側旋轉。方向一定不要搞錯哦。媽媽們也可以自己歪一歪、轉一轉脖子,感受一下肌肉的牽拉,就知道該往一邊拉和轉了。

這種鍛煉可以每天做4-5次,每次大概1-2分鐘,每次給寶寶換尿布的時間是個不錯的操作時機。

這種被動的伸展運動,比較適合小寶寶,不會太反抗。可是隨著寶寶長大,可能很難再這樣任由我們擺佈了。那麼下面這些方法,能夠讓寶寶更配合一些:

讓寶寶坐在你的腿上,按壓寶寶的肩部,避免他旋轉身體,然後在患側用他感興趣的玩具或者物體來吸引他轉頭。(左側斜頸寶寶的旋轉牽拉大法)

如果做豎直牽拉,可以像下面這樣,媽媽抱著寶寶向他的患側倒,寶寶為了保持自己身體的平衡,會反射性的向相反的方向傾斜,從而達到伸展他患側肌肉的目的。(右側斜頸寶寶的豎直牽拉大法)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過改變寶寶周圍的環境,來牽拉寶寶患側的肌肉。比如將寶寶放在嬰兒床或者尿布台的時候,可以把它健康的一側靠近牆壁,患側靠著外面可以看到東西的一側,以便他為了看到房間的東西而轉頭達到牽拉肌肉的目的。舉個例子,寶寶是左側斜頸,也就是頭總是往左側偏,那麼就把寶寶的右側靠著牆壁放,讓他能夠從左側旋轉頭部,看到他想看的東西。

再比如平時跟寶寶玩耍的時候,也可以通過玩具來吸引寶寶做頸部肌肉的牽拉運動。如果寶寶只喜歡吃媽媽右側乳☆禁☆房,那就經常讓寶寶練習吃左側乳☆禁☆房的奶。另外,對斜頸的寶寶來說,趴著玩也是非常重要得,可以增強頸部肌肉。

通常來說,治療的越早,效果越明顯,治癒率也越高。根據研究,3個月之前開始治療,幾乎全部康復,3-6個月開始治療,治癒率在75%,如果在6-18個月才開始治療,治癒的可能性只有30%。對於18個月以上的寶寶,就直接建議手術治療了,因為再進行伸展運動,效果也非常差了。所以如果懷疑寶寶斜頸,一定要儘早檢查治療哦。

另外,如果這種鍛煉4-6周之後依然沒有效果,就建議到醫院尋找相關的醫生進行治療了。

2.另一隻手將寶寶的臉向右側推

3.推動旋轉90°,下巴接近右側肩膀尖端為宜,保持10秒鐘。

再來看一下連貫性動作:

備註:視頻中是個右側斜頸的寶寶,也就是右側胸鎖乳突肌較短,導致寶寶頭總是偏向右側。那麼要將寶寶頭往左側牽拉;而在旋轉頸部的過程中,頭是要向右側旋轉的。同樣的,如果寶寶是左側斜頸,那麼頭要向右側拉,向左側做旋轉。

也就是說,當做豎直牽拉的時候,頭要向健康的一側拉;做旋轉牽拉的時候,頭要向患側旋轉。方向一定不要搞錯哦。媽媽們也可以自己歪一歪、轉一轉脖子,感受一下肌肉的牽拉,就知道該往一邊拉和轉了。

這種鍛煉可以每天做4-5次,每次大概1-2分鐘,每次給寶寶換尿布的時間是個不錯的操作時機。

這種被動的伸展運動,比較適合小寶寶,不會太反抗。可是隨著寶寶長大,可能很難再這樣任由我們擺佈了。那麼下面這些方法,能夠讓寶寶更配合一些:

讓寶寶坐在你的腿上,按壓寶寶的肩部,避免他旋轉身體,然後在患側用他感興趣的玩具或者物體來吸引他轉頭。(左側斜頸寶寶的旋轉牽拉大法)

如果做豎直牽拉,可以像下面這樣,媽媽抱著寶寶向他的患側倒,寶寶為了保持自己身體的平衡,會反射性的向相反的方向傾斜,從而達到伸展他患側肌肉的目的。(右側斜頸寶寶的豎直牽拉大法)

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過改變寶寶周圍的環境,來牽拉寶寶患側的肌肉。比如將寶寶放在嬰兒床或者尿布台的時候,可以把它健康的一側靠近牆壁,患側靠著外面可以看到東西的一側,以便他為了看到房間的東西而轉頭達到牽拉肌肉的目的。舉個例子,寶寶是左側斜頸,也就是頭總是往左側偏,那麼就把寶寶的右側靠著牆壁放,讓他能夠從左側旋轉頭部,看到他想看的東西。

再比如平時跟寶寶玩耍的時候,也可以通過玩具來吸引寶寶做頸部肌肉的牽拉運動。如果寶寶只喜歡吃媽媽右側乳☆禁☆房,那就經常讓寶寶練習吃左側乳☆禁☆房的奶。另外,對斜頸的寶寶來說,趴著玩也是非常重要得,可以增強頸部肌肉。

通常來說,治療的越早,效果越明顯,治癒率也越高。根據研究,3個月之前開始治療,幾乎全部康復,3-6個月開始治療,治癒率在75%,如果在6-18個月才開始治療,治癒的可能性只有30%。對於18個月以上的寶寶,就直接建議手術治療了,因為再進行伸展運動,效果也非常差了。所以如果懷疑寶寶斜頸,一定要儘早檢查治療哦。

另外,如果這種鍛煉4-6周之後依然沒有效果,就建議到醫院尋找相關的醫生進行治療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