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餵養有8招 吃出寶寶好身體

由母乳開始, 寶寶從此進入的漫長的營養之路, 母乳餵養是寶寶“吃飯”的開始, 到了4-6個月, 又開始添加輔食。 寶寶的成長經歷總是跟各種營養打交道, 如何餵養對寶寶健康的身體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所以今天小編就給新媽們支招, 讓寶寶吃出好身體, 茁壯成長。

媽媽餵養招數大解

餵養第一招:母乳和輔食強強聯合 我們現在提倡給寶寶進行母乳餵養, 母乳餵養的優點不容置疑, 母乳可滿足4—6個月以前嬰兒所需的營養素。 然而4—6個月以後, 其所含鐵質、葉酸、維生素、鈣等營養素就顯得相對不足, 若不適時補充其他食物,

Advertisiment
即輔食, 孩子不僅長不好, 而且有患貧血、佝僂病等疾患的可能。

餵養第二招:主食和零食一個都不能少 有些媽咪們會覺得如果吃了零食, 就會影響寶寶攝入主食, 讓寶寶不愛吃飯。 其實, 主食重要, 零食的作用也是不可小覷。

根據一份調查資料顯示, 孩子從零食中獲得的熱量達到身體所需熱量的20%, 獲取維生素與礦物質占總攝取量的15%, 由此可見零食是孩子所需熱量與養分的重要補充, 零食和主食哪樣都不能缺少, 關鍵是要懂得把握孰輕孰重。

餵養第三招:不要用價格衡量營養 “貴的才是好的”是許多人的想法, 當關係到寶寶的營養時, 這更是變成了真理, 但是媽媽們要牢記一點:價格高≠營養豐富。

實際上,

Advertisiment
像日常的奶、蛋、肉、豆類、果蔬及糧食才是寶寶生長發育最必需的食物, 不過它們的價格並不昂貴呀。 奶、蛋所含蛋白質的氨基酸組成與人類細胞組織的氨基酸很接近, 消化吸收利用率高。 肉食則含有豐富的鐵、鋅等微量元素, 其營養價值遠遠超過許多高價的食品。

輔食餵養方式

所以為寶寶選食物應該看寶寶的身體是否需要以及是否能夠消化吸收, 不是貴的就合適。

餵養第四招:水果蔬菜兩不誤 一般來說, 寶寶都是比較喜歡吃甜甜的水果, 拒絕蔬菜, 尤其是綠葉蔬菜。 有些媽咪見了, 覺得水果和蔬菜差不多, 單吃水果也一樣, 就不勉強寶寶吃蔬菜。 其實, 其中差別可大了。

水果和蔬菜的營養並不等同, 實際上, 蔬菜比水果對寶寶的發育更為重要。

Advertisiment
當然, 水果也有蔬菜所沒有的保健優勢, 故兩者應兼顧, 互相補充, 不可偏頗, 更不能互相取代。

餵養第五招:食物也要軟硬兼施 欠缺經驗的爸媽們擔心寶寶的牙齒和咀嚼能力善未發育完善, 所以很少給他們吃硬的食物, 取而代之是軟食物或者嚼爛的食物。 爸媽們可犯了一個錯, 其實硬食物能夠鍛煉寶寶。

醫學專家告訴我們:嬰兒出生後, 其頜骨與牙齦就已發育到一定程度, 足以咀嚼半固體食物。 乳牙萌出後, 更應吃些富含纖維、有—定硬度的食物, 如水果、餅乾等有—定硬度的食物, 以增加寶寶的咀嚼頻率, 並通過咀嚼動作牽動寶寶的面肌及眼肌的運動, 這樣有利於加速寶寶血液迴圈和頜骨與面骨的發育,

Advertisiment
對健腦和美容均有益。

餵養第六招:葷素要巧妙搭配 葷食雖然營養豐富, 口感也好, 但脂肪含量高, 故應予以限制, 不能多吃。 家長在給寶寶配餐時, 可做到肉、菜兼顧, 葷素搭配。

水果蔬菜兩不誤

餵養第七招:進食之余別忘喝水 大部分的爸媽都比較關注寶寶的進食, 而忽視了寶寶的喝水問題, 別忘了寶貝們喝水也是餵養的一部分。 實際上, 年齡越小, 身體對水的需求就相對越多。 所以在每餐之間, 爸媽應該讓寶寶喝下一定量的白開水。

餵養第八招:吃飯也要看情緒 沒錯, 小編就是要告訴爸媽:給寶寶挑食物有時候也要跟著他們的情緒走, 這可不是說小寶貝鬧情緒不吃飯, 就真不讓他們吃飯了。 實際上,

Advertisiment
食物和寶寶們的情緒有千絲萬縷的聯繫。

例如, 吃甜食過多寶寶易動、愛哭、好發脾氣, 飲果汁過多的寶寶易怒甚至好打架, 吃鹽過多的寶寶易反應遲鈍、貪睡。

另一方面, 缺乏某類營養素也會對寶寶的情緒產生影響。 例如缺乏維生素的寶寶易孤僻、抑鬱、表情淡漠, 缺鈣寶寶易手腳抽動、夜間磨牙, 缺鋅則易精神渙散、注意力不集中, 缺鐵容易記憶力差、思維遲鈍, 等等。

這些表現爸媽們不妨記下來, 平常要多留心。

小編總結:爸媽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因為寶寶不吃奶而就此罷手, 尋找一下原因吧:可能是寶寶不喜歡這個款式的奶嘴, 或是還留戀媽媽的乳☆禁☆頭、不適應用奶瓶吃奶, 或是寶寶近期身體不適, 或是因為其他食物吃多了, 吃不下奶了,也有可能是寶寶不喜歡這種奶粉。

吃不下奶了,也有可能是寶寶不喜歡這種奶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