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骨折後的食療護理方法

寶寶骨折之後, 因生長發育較快, 在骨折癒合期, 很需要配合適當的食療, 對於促進骨折的癒合, 加強肌肉筋脈的恢復, 以及傷癒後的功能鍛煉, 都可收到很好的輔助治療效果。
(1)大骨紅棗湯
適用範圍:幼兒時期的寶寶
材料:動物骨(長骨或脊骨, 豬、牛、羊均可)250克, 紅棗15~20枚, 生薑數片, 水適量。
做法:將骨頭洗淨搗碎, 與紅棗、生薑同置瓦煲內, 加水適量。 武火燒開, 後以文火燒2小時以上。 湯成之後調味即成。 讓寶寶午晚餐時飲用, 連服5~7天。
功效:動物骨中含有豐富的鈣, 髓質中海含有多種營養成分, 有益髓生骨的作用;紅棗補中益血。

Advertisiment
本湯有益髓養血、助骨生長的功效。 在骨折經對位固定治療的早期階段, 有促進骨折癒合、早日形成骨痂的作用。
注意事項:骨頭需在涼水時放入, 切勿待水燒開時才放入骨頭, 選用動物骨, 以新鮮為佳, 冰凍者次之。 各類動物骨可根據嬰兒體質寒熱而選擇。 一般豬骨性平, 牛骨偏溫, 羊骨性熱。

(2)桃仁雞蛋
適用範圍:幼兒時期的寶寶
材料:桃仁5粒, 雞蛋1個, 麵粉、水適量。
做法:將桃仁炒熟退衣, 研碎待用, 將雞蛋豎起, 在頂端輕敲一小洞, 然後將桃仁末裝入蛋內, 用小竹簽攪拌, 用麵粉封口。 用黃泥裹蛋, 炭火中煨熟, 用火煨有困難, 用燒開的鹽水浸熟亦可。 每日一個, 連食3~5天。
功效:桃仁為活血化瘀的常用中藥, 與蛋同用, 不但增加營養,

Advertisiment
還可減輕桃仁潤腸輕瀉的作用。 用於骨折後患處瘀腫未消, 或重定後局部腫痛者。 有較好的消腫散瘀功效, 又適宜嬰兒食用, 如果寶寶受傷局部無瘀無腫, 不宜食用。 忌與油膩之物同時食用。 體弱貧血的寶寶慎用。
(3)千斤牛筋湯
適用範圍:幼兒時期的寶寶
材料:千斤拔50克, 牛筋250克, 水、生薑適量, 紅腫數枚。
做法:將牛筋剔除白膜, 洗淨切段, 與千斤拔同置鍋內, 加紅棗、生薑, 放適量水同煲2~4小時, 調味後即成。 做佐餐湯水飲用, 以晚餐食用為好。 湯渣因嬰兒不易消化, 可以不食。 不拘時日。
功效:千斤拔有補氣血、壯筋骨、舒筋活絡、祛風利濕的功效;與牛筋同用, 增強其補氣血、壯筋骨的作用。 對骨折復位, 骨痂形成後, 並開始做功能鍛煉的階段,
Advertisiment
有促進功能恢復的作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