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寶寶骨骼發育了 何時可站立?

寶寶過早學會站立, 就會對他的骨骼發育造成影響, 甚至波及他以後的身高。 為此, 父母必須明確寶寶骨骼發育的集中時期, 瞭解學站立的正常階段, 才不至於在不當的時候教他走路。

幼兒骨骼發育的3大關鍵時期

寶寶骨骼發育了, 何時可站立?

一、頭顱骨發育:

根據頭圍大小、前、後囟及骨縫閉合情況, 來衡量顱骨的發育。

前囟:為頂骨和額骨邊緣形成的菱形間隙。 前囟對邊中點連線的長度在出生時約1.5~2cm, 6個月變小, 1~1.5歲時閉合。

後囟:頂骨與枕骨邊緣形成的三角形間隙。 出生時很小或已閉合, 至遲於生後6-8周閉合。

Advertisiment

顱骨縫:出生時尚分離, 約於3-4 個月時閉合。

囟門和骨縫的閉合反應顱骨骨化過程。

前囟檢查在兒科臨床很重要, 早閉或過小見於小頭畸形;遲閉、過大見於佝僂病、克汀病;前囟飽滿常示顱內壓增高, 見於腦積水、腦炎、腦膜炎、腦腫瘤等;前囟凹陷見於脫水、極度消瘦小兒。

寶寶骨骼發育了, 何時可站立?

二、脊柱的發育:

脊柱的增長反映脊椎骨的發育, 出生後第一年脊柱增長較下肢快, 1歲以後則落後於下肢的增長。

3個月會抬頭, 脊柱形成第一個彎曲(頸前凸;);6個月會坐, 脊柱形成第二個彎曲(胸後凸);1歲會走, 脊柱形成第三個彎曲(腰前凸)。 至6-7歲時韌帶發育後, 這些彎曲才固定。 坐、立、行姿勢不正及骨骼病變可引起脊柱發育異常或造成畸形。

Advertisiment

三、骨化中心的發育:

一般攝左手X線片瞭解腕部骨化中心情況以瞭解骨骼發育情況:正常嬰兒在出生4-6個月出現2 個骨化中心(頭骨及鉤骨), 3歲時出現4個骨化中心(三角骨、下橈骨骺);6歲時7個(月骨、大、小多角骨);8歲時9個(舟骨, 下尺骨骺);10歲時出齊10個(豆狀骨)。 故1-9歲腕部骨化中心的數目約為其歲數加1.患呆小病、生長激素缺乏症、腎小管酸中毒等時骨齡明顯落後, 先天性腎上腺皮質增生症、中樞性性☆禁☆早☆禁☆熟時骨骼發育過快, 出現早熟。

寶寶骨骼發育了, 何時可站立?

嬰兒寶寶何時可以站立了?

嬰兒一般在10~12個月間開始站立, 而一個雄心大、身體輕的孩子, 7個月時便可站起。

個別小兒一歲後才能站起, 但其他各方面看來都很健康。

Advertisiment
其中有些孩子是因為身體比較肥胖、性子也不急。 有些則似乎是由於雙腿協調能力形成較慢所致, 對於這種小兒, 只要醫生查無疾病, 本人其他方面健康, 反應靈敏, 就沒有必要擔心。

不少嬰兒初學站立時, 站起來就不會坐下, 結果可憐巴巴地一站半天, 累得狂呼亂叫, 狼狽至極。

父母心痛寶寶, 掰開他緊握在圍欄上的小手, 這才放他重新坐下。 可是, 小兒是不記前嫌的, 只見他騰地一下又站了起來。 這一回只過了幾分鐘, 他就哭開了。 對此, 父母可趁孩子還坐著時, 給他玩點特別有吸引力的玩具, 也可延長出戶兜車的時間。 同時安心等待, 過一周孩子或許就會坐了。 你看他, 雙手憑欄, 小心翼翼, 終於把屁股放了下去, 放到一半時,

Advertisiment
手拉住了又停下, 猶豫良久, 這才坐下。

其後幾周, 小兒開始用手扶著移步, 先是雙手, 後是單手, 最後憑藉已有的平衡力脫手而立。 幾秒鐘過去了, 他是那樣專注, 他是在為明天起步做準備呢!

相關用戶問答